陳海燕,張 強,葛光治
層流空氣凈化在3.0 T術中磁體間應用效果的觀察
陳海燕,張 強,葛光治
術中核磁;層流凈化;雙模方式
我院引進美國GE公司的3.0 T HDXT型號核磁儀,在開顱術中為患者提供快捷、精準、清晰的影像定位。工作中采用雙模方式的術中核磁檢查,即同時開展術中患者和普通患者的檢查,這是一種新的檢查方式。在此過程中,由于普通患者和工作人員的活動,導致空氣中的微粒量增加,降低了空氣質量,易造成傷口的感染,影響手術治療的效果[1],因此如何預防手術中開顱患者的感染成了至關重要的問題。我院在術中磁體間加裝了空氣層流凈化設備,以提高空氣潔凈度,降低術中開顱患者的感染風險,并制定了雙模方式核磁檢查工作制度和嚴格的工作流程。為觀察術中時磁體間的空氣質量如何,筆者選取2011-06至2011-12磁體間層流前后的空氣進行細菌培養,每月1次,檢測時間為7個月,取得了滿意效果。
1.1 一般情況 我院術中磁體間面積50 m2,高約3 m,磁體間與層流手術室相通,設電磁氣壓門相隔,門窗均封閉嚴密,通風條件良好,室內溫度18~22℃,濕度40% ~60%,空氣層流凈化進風口裝在天花板上,出風口在墻壁下緣,距地面20 cm。
1.2 方法
1.2.1 消毒方法 磁體間內物品、地面每天堅持表面清潔,磁體間空氣凈化設備為江蘇南京天加組合式空氣處理機組,機組型號 TAC1215CHW,送風量11 496 m3/h,供冷量203 kW,供熱量135 kW,頻率可達到500~600次/h。
1.2.2 采樣方法 選用9 cm普通瓊脂平板暴露法,將5個瓊脂皿分別放磁體檢查倉中央,線圈擺放架上,患者轉運床上,距地面高度80~100 cm,磁體間門口內側角地面,磁體間與手術間的門內側角地面,兩角處距墻30 cm。移去平皿蓋,暴露30 min,然后送細菌室,置于37℃溫箱內,孵育24 h,記錄5個平皿的平均菌落數(cfu/皿)。采樣時間分別為層流凈化前普通患者進行核磁檢查的隨機時間,和接到術中核磁即將開始關閉磁體間層流凈化30 min后的時間。
1.2.3 細菌計數 細菌菌落總數C=50 000 N/A×T,N為平均每個平皿的菌落數(cfu/皿),A為培養皿面積cm2,T為采樣時間[2]。
1.3 結果 磁體間層流前的空氣質量差(表1),層流凈化后的空氣細菌培養結果均為陰性,細菌菌落總數均為0,表示空氣質量最好。《消毒技術規范》明確規定了I類手術環境空氣消毒效果監測結果的判定標準為:空氣細菌菌落總數小于等于10 cfu/m3(或 0.2 cfu/皿)[3],層流凈化后的術中磁體間空氣質量能夠滿足手術中的要求。

表1 腦科醫院磁體間2011-06至2011-12層流前空氣培養結果
層流系統進行空氣凈化的原理是:將一切進入手術間的空氣包括新鮮空氣及再循環的空氣經高效過濾后,由天花板勻速流下,污染空氣由回風口過濾出術中磁體間,磁體間的氣壓始終高于周圍氣壓,使空氣只能單向流動,保證了磁體間空氣的潔凈度[4]。本次微生物學監測結果表明,我院術中磁體間層流凈化后的空氣達到了層流潔凈手術室要求的Ⅰ類環境,真正實現了動態空氣消毒,磁體間的空氣質量在雙模工作方式下能夠達到無菌要求,為開顱患者提供安全的術中核磁檢查環境。目前,我院術中頭顱核磁檢查已開展49例,無1例發生術后顱內感染。選用層流凈化氣流預防雙模方式術中核磁檢查時的感染是目前最先進最有效的方式,層流設備凈化后的術中磁體間空氣潔凈度達標,整個磁體區域處于潔凈氣流形成的主流區內,并能提供適宜的溫、濕度,創造一個清新、潔凈、舒適、細菌數低的與手術室空間相同的環境[5]。空氣層流凈化的術中磁體間對預防外源性感染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也非萬能,術中核磁室的工作人員一定嚴格執行雙模方式核磁檢查制度和工作流程,使雙模方式術中核磁檢查制度化,規范化,常規化,預防出現交叉感染,堅持每月測試層流磁體間環境空氣清潔度指標和細菌培養,對空氣微粒、噪音、溫濕度進行檢測,并將結果登記備案;定期檢測層流系統功能狀態,嚴格使用人責任制,做好維修記錄。
[1]晉云珍.層流系統對手術室空氣凈化的效果觀察[J].中國中醫藥咨詢,2011,3(7):10-11.
[2]余叔文.大氣污染生物監測法[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3:142-146.
[3]衛生部衛生法制與監察司.消毒技術規范[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2,176 -211.
[4]林 莉.淺談潔凈手術室的管理方法[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6,1(10):929-930.
[5]金寶玲,翟秀芳,胥冬梅.非層流與層流凈化手術室空氣質量的比較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4(7):540 -541.
R187
陳海燕,女,1974年出生。本科學歷,主管技師。主要從事臨床核磁共振檢查。
100007,北京軍區總醫院附屬八一腦科醫院核磁室
張 強,E-mail:zhangq1964@sina.com(2012-04-24收稿 2012-06-13修回)
(責任編輯 武建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