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協動態
2011年12月28日,中國科協機關黨委召開中國科協機關、直屬單位出席黨的十八大代表和中央直屬機關黨代表會議代表選舉工作部署會,機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黨委(總支、支部)書記、組織委員、選舉工作辦公室成員等近50人參加了會議。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機關黨委書記王春法傳達了中央和中直工委關于做好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的精神,中國科協黨組對此次選舉工作十分重視,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工作方案。他強調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做好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充分認識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在工作進行中要堅持標準、選好選優;要注意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嚴守相關程序規定,逐級遴選、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各部門、單位黨組織要切實加強領導,保證選舉工作的順利進行,要做好宣傳工作,為十八大召開營造良好氛圍。

12月27日,全國學會黨建工作經驗交流會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中國抗癌協會黨支部等8個學會黨組織的代表分別圍繞著結對共建、為民服務、自身建設等主題交流了開展“黨建強會”特色活動和調研工作的主要成果,總結了工作經驗和體會。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組織實施,獲得“黨建強會”特色活動支持的學會黨組織的積極性明顯增強,黨員的工作熱情得到激發,學會社會影響力顯著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活動目的,贏得了學會領導和群眾的一致好評。會議還對10名2011年度全國學會優秀黨建通訊員進行了表彰。
為貫徹落實中央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和中直工委關于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做好群眾評議工作的要求,2011年12月28日,中國科協機關黨委召開會議對在各部門、各直屬單位黨組織中開展群眾評議工作進行布署。王春法同志在會上講話。他指出,開展群眾評議是堅持群眾路線、加強聯系服務基層群眾、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措施之一,各部門、直屬單位黨組織要高度重視,要認真學習中央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印發的《關于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情況進行群眾評議的指導意見》和中直工委印發的《關于對中直機關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情況進行群眾評議的實施意見》兩個文件的精神,認真做好群眾評議工作,扎實推進創先爭優活動。王守東同志具體布置了工作任務。他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做好創先爭優活動總結,以適當方式向參與評議的黨員、群眾通報創先爭優活動情況;二是評議的結果要以適當方式向黨員、群眾和服務對象反饋,并在一定范圍公布;三是對群眾評議中反映出來的問題,要制定整改措施,及時整改落實。
2011年12月16-17日,河北省科協“八大”召開期間,750名代表肩負著全省科技工作者的期望和重托,濟濟一堂,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共商河北省“十二五”時期科技和科協事業發展大計。河北省科協“七大”以來的五年,多項工作得到中國科協的高度贊揚:發揮科技和人才優勢,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取得了新成效;全面落實《科學素質綱要》,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實現了新跨越;做好新形勢下人才工作,為科技工作者服務邁出新步伐;切實加強自身建設,服務能力有了新提高。
12月30日,遼寧省科協七屆五次全委會在沈陽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遼寧省科協七屆五次全委會工作報告和變更常委委員的報告。會議要求,遼寧省各級科協組織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國科協“八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的主題,團結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助推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增強服務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全面加強科協組織自身建設,為加快建設富庶文明幸福新遼寧作出新貢獻。
2011年12月2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1-2015年)的通知》,對“十二五”期間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階段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等方面進行安排部署。《實施方案》提出,“十二五”時期廣東省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將繼續堅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工作方針,堅持大聯合、大協作的工作機制,堅持服務民生、面向基層的工作原則,緊緊圍繞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促進創新創造、建設幸福廣東的工作主題,深入實施《科學素質綱要》,加強科學技術教育、傳播與普及,不斷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預計到2015年,廣東省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將超過5%。結合科教進社區、衛生科技進社區、全民健康科技行動、社區科普大講堂等活動以及社區科普益民計劃,建立社區科普志愿者隊伍。依托大學、科研機構、科普組織、科普場館、科技團體、社區科普大學等,建設社區科普人才培訓基地。鼓勵學校、科研機構、企業、科技社團、科普場館、科普教育基地等企業事業單位和部隊的專業人才積極參與社區科普活動,建立社區科普人才隊伍交流協作機制。推動建立地方科普志愿者協會、科普志愿者服務站等組織,為科普志愿者施展才能提供服務平臺。
12月27日,江西省委書記蘇榮對省科協報送的《關于加快我省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決策咨詢專報》2011第9期)作出重要批示:“供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農業農村工作時參考,很有啟示。”近年來,江西省科協圍繞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組織所屬團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發揮專業特長和學科優勢,積極開展決策咨詢工作。在工作實踐中,江西省科協著力強化決策咨詢課題研究和《決策咨詢專報》平臺。從2009年開始,省科協每年落實專項經費用于資助10個左右決策咨詢重點課題項目的研究。這些課題的研究報告為提煉建議、編輯《決策咨詢專報》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同時,充分利用省科協及所屬團體學術交流、學術研討活動形成的學術成果,經過精心提練,形成決策建議,努力把科技工作者的個體智慧凝聚上升為有組織的集體智慧。經過幾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具有科協鮮明特色的決策咨詢與建言獻策新模式,省科協系統的決策咨詢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2011年12月29日,重慶市科協主辦的重慶市科技界新春座談會舉行,與會院士、專家、科技界人士圍繞“以科技創新的戰略引領經濟發展”這一主題,進行了交流座談。重慶市政府將著力打造四大平臺:一是企業注資平臺。未來技術進步的主力軍要靠企業,重慶市政府已下達剛性指標,未來五年全市企業要拿出1000億元投入研發,平均每年200億元,這樣全市每年的研發費用會占到GDP的2%以上,趕上全國平均水平。二是創業投資平臺。三是投融資平臺。四是產學研平臺,即科研部門、大專院校和企業之間合力形成的產學研平臺。

從2008年開始,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實施“社區科普益民計劃”,四年時間成效斐然。2008-2011年,北京市科協與市財政局聯合實施“社區科普益民計劃”,每年投入1300萬元,共獎勵優秀科普社區358個,占全市社區總數的13.4%,獎勵優秀基層科普場館90個、優秀社區科普宣傳員820名,戶外科普園18個,涵蓋了社會參與、支持社區科普工作的各個方面,市財政局委托的績效考評專家對益民計劃實施情況進行了績效考評,結果評定為優秀。北京市“社區科普益民計劃”的獎補經費70%以上用于科普設施建設,據初步統計,“十一五”期間,新建和完善社區科普活動室263個,購置科普硬件設施、科普展教品24000余件;通過社會招、邀標方式,形成6個系列13個主題131種戶外科普園地產品;新建、改建、擴建科普畫廊4000多延米,增加科普圖書36萬余冊。建立了200多支10人以上的科普志愿者隊伍,開展科普宣傳活動4000多次,受益人數達300多萬人,比益民計劃實施前增長1倍以上,達到了科普益民的目的。率先推出“社區科普益民計劃”建立完善政策保障機制;典型帶動效應顯著,公眾享受身邊科普服務;社會各界熱情高漲,大聯合大協作工作格局形成;科技工作者深入社區,科普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學習國外先進經驗,戶外科普園地建設扎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