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明
不同年齡反復咳嗽、喘息患兒過敏原分布特點分析
趙曉明
目的 總結不同年齡的咳嗽、喘息患兒過敏原分布特點。方法 將232例反復咳嗽、喘息患兒按照不同年齡組進行分類,并按照食入和吸入分別進行特異性IgE檢出率比較,總結過敏原的分布特點。結果 ~1歲組主要是食物過敏原,以牛奶為主,比例高達54.8%;~3歲組過敏原前3位依次為牛奶、雞蛋、牛羊肉;~6歲組過敏原前3位為牛奶、霉菌、塵螨。吸入過敏原逐漸增多;6歲以上組過敏原前3位依次為塵螨、牛奶、貓狗毛,主要以吸入過敏原為主,食入過敏原明顯減少。結論 不同年齡組食入、吸入過敏原檢出率不同,嬰兒多以牛奶為主,幼兒多以食入過敏原為主,學齡兒童多以吸入過敏原為主;特異性IgE檢測對哮喘的診斷與評估起著重要作用。
咳嗽; 喘息; 哮喘; 兒童
反復咳嗽、喘息是兒童呼吸道感染常見的臨床表現,病因多與病原微生物感染有關,包括病毒、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筆者發現此病除了與感染因素有關外,還與接觸過敏原有關。目前,臨床多采用過敏原檢測方式來協助診斷。通過篩查過敏原并進行針對性治療,可有效控制咳喘發作。為了解不同年齡段咳喘患兒過敏原情況,以便更好地指導臨床,現將遼陽市中心醫院兒科2010/2012過敏原檢測情況作統計并分析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0-04/2012-06在遼陽市中心醫院兒科門診、病房進行過敏原檢測的咳嗽、喘息患兒232例,按年齡分為:~1歲組42例,男30例,女12例;~3歲組76例,男48例,女28例;~6歲組72例,男50例,女22例;>6歲組42例,男22例,女20例。
1.2 診斷標準 采用德國 MEDIWISS Analytic Gmb H公司生產過敏原診斷試劑盒標注的診斷標準。0級:無(0.00~0.34IU/mL);1級:低(0.35~0.69IU/mL);2級:增加(0.70~3.49IU/mL);3級:顯著增加(3.50~17.49IU/mL);4級:高(17.50~49.90IU/mL);5級:較高(50.00~100.00IU/mL);6級:極高(>100.00IU/mL);0~1級為陰性,2~6級為陽性。
1.3 納入標準 (1)咳嗽、喘息>每次1周,發作次數>3次;(2)已停用糖皮質激素1周以上者;(3)年齡0~14歲。
1.4 排除標準 經臨床或影像學檢測明確為支氣管異物或肺結核。
1.5 儀器與試劑 過敏原診斷試劑盒及過敏原檢測儀均為德國MEDIWISS Analytic Gmb H公司生產。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年齡組吸入過敏原檢出率比較 見表1。
菌及貓狗毛在0~1歲組無一例檢出,在其他年齡組中均有檢出,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年齡組食物過敏原檢出率比較 見表2。
表1結果表明,塵螨是最常見的吸入過敏原,>6歲組檢出率最高,達61.9%,>6歲組與~3歲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6.349,P<0.05);霉

表2 不同年齡組食物過敏原檢出率比較[n(%)]
表2結果表明,0~1歲組主要是食物過敏原,無一例吸入過敏原。食物過敏以牛奶為主,比例高達54.76%;~3歲組過敏原前3位依次為牛奶、雞蛋、牛羊肉,仍然以食物過敏原為主;~6歲組過敏原前3位為牛奶、霉菌、塵螨,吸組過敏原逐漸增多;6歲以上組過敏原前3位依次為塵螨、牛奶、貓狗毛,主要以吸入過敏原為主,食入過敏原明顯減少,牛奶分布于各年齡組中。牛羊肉與雞蛋多在1~6歲兒童中檢出,0~1歲及>6歲組很少檢出,~6歲組與>6歲組牛羊肉檢出率上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8,P<0.05)。
反復咳嗽、喘息在各個年齡段均有發作,嬰兒期咳喘發作多與感染有關,包括病毒、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大部分患兒在3歲后不再有咳喘發作。較大兒童咳喘發作多以接觸吸入性過敏原有關,包括塵螨、霉菌、動物毛屑、草類等,資料顯示過敏體質是哮喘的高危因素[1]。因此,對于反復咳喘患兒特異性IgE檢測對哮喘的診斷與評估起著重要作用。
不同年齡組食入過敏原與吸入過敏原檢出率不同,嬰兒多以牛奶為主,幼兒多以食入過敏原為主,學齡兒童多以吸入過敏原為主,總的過敏原陰性檢出率為18.96%,從年齡分布上呈逐年減少趨勢,>6歲組陰性檢出率為0。考慮可能因為嬰兒胃腸道功能弱,腸道屏障功能及消化酶的合成分泌功能尚不健全,食物性抗原經消化后抗原性不減弱,仍產生致敏作用,造成嬰兒對食物過敏發生率高;嬰兒戶外活動少,造成吸入性過敏比較低;兒童期胃腸道消化功能逐漸成熟及對過敏原逐漸耐受,同時戶外活動明顯增多,故食入過敏原減少而吸入過敏原增高[1]。~3歲組和~6歲組在食入過敏原和吸入過敏原均有較高檢出率,但食入過敏原檢出率明顯高于>6歲組;隨著年齡的增長,戶外活動增多,>6歲組吸入過敏原(塵螨)檢出率明顯增高。
兒童早期食物過敏可增加吸入變應原致敏的危險性,并可導致持續性喘息的發生,因此對于所有反復喘息懷疑哮喘的兒童,尤其無法配合進行肺功能檢測的學齡前兒童均推薦進行變應原皮膚點刺試驗或血清變應原特異性IgE測定,以了解患兒的過敏狀態,協助診斷哮喘,也有利于了解導致哮喘發生和加重的個體危險因素,有助于制定環境干預措施和確定變應原特異性免疫治療方案[2]。
牛奶作為最常見的過敏原,分布于各年齡組中。由于牛奶是嬰兒階段最主要食物,對于檢測出牛奶過敏的患兒,在治療喘息同時給予水解蛋白奶粉或停喂奶粉可取得較好效果。對于不同年齡段的患兒,針對食物過敏原可采取輪替、忌食方法;對吸入過敏原如塵螨、霉菌,可采取脫敏療法,勤通風,多曬洗被褥,清理房間等方法,均能較快取得療效,并能減少治療藥物需求量[3]。
臨床中發現,有些患兒有明確的對某種或某些食物過敏表現,但檢測時該種食物特異性IgE卻為陰性。本研究中0~1歲組未檢出任何物質過敏的為42.86%,對這些檢測陰性的患兒停喂奶粉或進食水解蛋白奶粉也可取得較好效果。食物引起的咳喘等表現應稱為食物的不良反應(或稱毒性反應),它包括由IgE介導的食物過敏和非IgE介導的食物不耐受,而食物不耐受也可引起咳喘癥狀,但不能用特異性IgE檢測方法檢測出來[4]。由此可見,特異性IgE檢測方法也有局限性,只能作為臨床診斷的一種輔助方式。通過臨床變應原測定及家長的日常生活觀察尋找變應原,盡可能避免或減少接觸危險因素,可以控制咳嗽、喘息癥狀并減少治療藥物需求量。
[1] 吳曉波,何勇.不同年齡組喘息患兒體外過敏原分析[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10,17(2):61-63.
[2]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兒童支氣管哮喘的診斷與防治指南(2008年修訂)[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10):745-750.
[3] 向莉.過敏原檢測在兒科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9,24(11):840-843.
[4] 張謙.血清特異性IgG用于診斷食物過敏的分析[J].北京醫學,2010,32(1):31-34.
111000遼寧 遼陽,遼陽市中心醫院兒科
趙曉明(1973-),男,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兒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E-mail:lyzxm163@163.com。
10.3969/j.issn.1674-3865.2012.06.025
R256.11
B
1674-3865(2012)06-0533-03
2012-10-30)
張小冬)
名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