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周華富
長期以來,浙江省十分重視利用海水淡化技術解決沿海地區淡水資源不足問題,浙江大學、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國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等科研機構一直致力于海水淡化技術及裝備的研究。1997年在舟山誕生了我國首個民用海水淡化工程——嵊泗日產500噸海水淡化工程。2005年,浙江又成立了“省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協調小組”,協調推進全省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浙江海水淡化產業有了一定的基礎。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建成海水淡化裝置23套,總產水能力達11萬立方米/日左右,約占全國總產能的1/6,其中日產萬噸級及以上的海水淡化裝置共3套。同時,海水淡化裝備制造業也蓬勃發展,目前全省共有從事膜產品、泵、能量回收裝置、過濾器、管道、閥門和自動化儀表等海水淡化技術裝備制造和加工企業200余家,形成了一批工程設計、系統集成、工程施工及服務企業,涌現出了一批以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為代表的在海水淡化領域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國家級海水淡化技術裝備制造基地落戶杭州。
進入“十二五”時期,浙江邁入了海洋經濟時代。2011年3月,國務院批準浙江建設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海洋經濟成為浙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2011年6月,國務院批準設立舟山群島新區,這是我國首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也是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和重慶兩江后第四個國家級新區。隨著浙江海洋經濟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沿海地區逐步成為浙江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但隨之而來的是這些地區淡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日益激化。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決定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大力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緩解我國沿海缺水地區和海島水資源短缺,保障水資源持續利用,這為浙江發展海水淡化產業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浙江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突出“兩大目標”、做到“四個進一步強化”,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助推海洋經濟發展戰略,促進浙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浙江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突出“兩大目標”、做到“四個進一步強化”,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
一是加快建設一批海水淡化重大示范工程,滿足沿海地區快速增長的淡水需求。建設海水淡化工程將有效緩解海島及沿海地區水資源緊缺的矛盾,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戰略影響。要加快推進普陀六橫10萬噸/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化工程、大唐烏沙山電廠10萬噸/日海水淡化項目、浙能六橫電廠2.4萬噸/日海水淡化配套項目和三門電廠2萬噸/日海水淡化工程等一批重大海水淡化在建項目,并圍繞發展需求規劃建設一批重大海水淡化項目,力爭到“十二五”末全省海水淡化裝置總產水能力超50萬立方米/日,為沿海地區的居民生活和海洋經濟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二是打造海水淡化裝備基地,培育具有領先技術和市場優勢的海水淡化戰略性新興產業。浙江海水淡化裝備制造業起步較早,已有一定的基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裝備制造業和推進海水淡化裝備制造基地建設是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又一重大任務。全省要以杭州、湖州兩個產業集聚區為重點打造裝備制造基地,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增長極。杭州通過建設國家級海水淡化技術研發與裝備制造基地,按照“一個平臺、兩個聯盟”的方式,以海水淡化技術研發、產品制造和系統集成為中心,聯合上下游關鍵設備制造單位建立海水淡化產業聯盟、聯合著名高校、企業建立技術創新聯盟,提升產業水平,努力打造出技術領先、產業領航、品種最多、服務最優、規模最大的海水淡化產業基地;湖州以膜法水處理設備制造循環經濟試點基地為平臺,通過人才引進、技術引進和裝備引進,強化膜分離技術與裝備等主導產業,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和產品為先導,以“大院、大所、大企業”為依托,以膜材料及組件和膜法水處理工程應用為核心,建設集膜法水處理材料及設備制造、膜法水處理利用技術研發、技術集成、工程及服務為一體的膜法海水淡化和水處理裝備制造產業聚聚區。
進一步強化組織協調。發展海水淡化產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相關政府部門、各相關地區的齊抓共管和互相配合。要進一步加強“省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協調小組”的工作力度和組織協調作用,省發改委負責做好綜合協調和指導推動工作,科技、經信、財政、環保、建設、水利、衛生、稅務、質檢、能源、海洋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工作,舟山、溫州、臺州、嘉興等沿海地區要積極利用海水淡化技術來保障淡水資源供應,杭州、湖州等市要發揮競爭優勢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裝備產業。要組織協調全省各種力量,形成共同推進海水淡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推動海洋經濟戰略順利實施的良好局面。

6月26日,浙江省發改委周華富副主任(右一)陪同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宏俊一行調研藍星(杭州)膜有限公司海水淡化技術裝備制造基地。
進一步強化規劃引導。發展海水淡化產業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各級政府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海水淡化產業發展是省政府印發的《浙江省循環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和《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省發改委牽頭編制《浙江省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納入了浙江省“十二五”規劃體系,是指導全省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同時,根據《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的要求,編制實施《浙江省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專項實施方案》,把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與海洋經濟戰略緊密結合起來。
進一步強化政策扶持。發展海水淡化產業是一項戰略目標,需要出臺鼓勵政策扶持支持。按照省領導的批示要求,啟動海水淡化產業發展政策的調研起草工作。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省貫徹落實國務院《意見》的具體政策措施,在財稅、價格、金融等方面采取扶持政策,鼓勵在沿海缺水地區采用海水淡化水替代普通淡水,支持海水淡化裝備產業做強做大。
進一步強化試點示范。海水淡化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試點示范是加快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有效載體。要認真執行國家發改委《關于開展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結合浙江實際,在海水淡化城市、園區、海島、工程、裝備制造基地以及海水淡化水進入市政供水系統等方面進行試點示范,取得經驗后,全面推廣。特別是要圍繞國家舟山群島新區和國家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在舟山、寧波、溫州、臺州等沿海城市打造一批海島型試點示范城市和產業園區,依托國家海水淡化技術裝備制造基地的競爭優勢在杭州和湖州地區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裝備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