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寬帶中國歧路
分食又一個萬億投資機會?打破寬帶壟斷契機?
一份被業內稱為“寬帶中國戰略”的頂層方案設計正在醞釀。但因通信基礎設施究竟哪些屬于公共服務,哪些屬于市場服務——前者應由國家負責,后者應由企業負責——這一定位問題尚未厘清,巨額投資難以分解落實,方案設計因此推進緩慢。盡管業內爭論激烈,“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已成定局。而前有“金字號”工程和鐵路“跨越式發展”,后有“三網融合”,很多“國家戰略”要么在部門利益沖突中陷入僵局,或者各行其是,或者不了了之;要么就變成部門或企業從政府圈錢、個人從中尋租的概念。“寬帶中國戰略”如何避免這種結局?

如果蘋果“i”上汽車
也許這是iCar的開始
喬布斯去世的時候,曾有人預言蘋果的“改變世界”將會停止。4月26日,蘋果新CEO蒂姆·庫克和意大利知名汽車生產商法拉利總裁蒙特澤莫羅的一次長達兩個小時的密談,粉碎了這個預言。業界由此陷入瘋狂猜想中:也許那一直隱藏在幕后的蘋果牌汽車“iCar”即將走到臺前?作為工業之王,汽車業代表著工業產品設計和制造的最高水平。喬布斯的確曾經考慮過涉足汽車業,如果不是互聯網泡沫破裂讓他的資產極度縮水,他很可能就投資了。如果你了解喬布斯對“Scooter”的強烈興趣,你就會明白:如果他沒有去世,那么蘋果“i”上汽車,是遲早的事。

農產品工業化之殤
今天的中國,生產出安全可靠的農產品,似乎成了一種奢望
自三鹿事件以來的幾年里,從底層消費者曠日持久的訴訟、公共輿論聲勢浩大的批判、國家領導人三番五次的痛心疾首到行政部門耗資巨大的監管體系,食品安全問題可以說早有全民共識,但為何不僅不見好轉,反倒愈演愈烈?就中國而言,發展主義導向下的工業化進程加速,包括了在農業和食物生產領域激進地推進工業化。以效益最大化為唯一目標的農業越來越失去自然屬性,扭曲變形得與工業無異,其負外部性甚至超過工業。于是,農村成了劣質工業品的傾銷地,城市成了有毒農產品的大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