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鄭軍 ●本報駐美國、日本、德國特約記者 李勇 李珍 青木 ●本報記者 馬俊
臺海兩岸未來將經歷什么樣的四年?兩岸協商會觸及敏感的政治性議題、甚至開啟政治談判嗎?大量國際媒體15日在報道臺灣選舉時迫不及待地提出它們的疑問。這是一種合乎邏輯的關注,在此前一天臺灣進行的“總統”大選中,國民黨的馬英九贏了,國際和島內媒體普遍認為他的勝利實際上是“九二共識的勝利”,是兩岸和平路線的勝利。美國、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的媒體大多用“長舒一口氣”來形容本國政府對臺灣此次選舉的態度。美國《新聞周刊》說,馬英九的勝選為美中關系掃除了一個潛在的刺激性因素。未來4年海峽兩岸保持持續穩定是可以預期的,但兩岸政治談判的問題則要復雜得多,偏綠的媒體15日已經在嚷嚷著“國家主權流失”、“大陸吞并臺灣”,馬英九15日也公開表示“他會以生命來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當然,臺灣并不是決定臺海走向的唯一玩家,臺灣東森新聞援引學者的分析說,大陸的崛起是擋不住的趨勢,臺灣只能在“北京和華盛頓的合作超過矛盾”的大環境下推動“外交和兩岸政策”。
外媒分析馬英九勝因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14日以51.6%的得票率擊敗對手民進黨的蔡英文、親民黨的宋楚瑜。馬英九的勝利比預期的要大,他的得票比蔡英文多了80萬,而在此前的預測中,國民黨認為只能贏對方40萬,而民進黨則認為自己會獲勝。在同時進行的臺灣“立委”選舉中,國民黨共獲得64個“立委”席次,在“立法院”仍保持過半數,但比上屆減少17席。民進黨獲得40席。
馬英九贏在什么地方?美國《新聞周刊》的分析認為,這場勝利是對馬英九改善兩岸關系努力的一次肯定。一個穩定的兩岸關系對于美中關系也是有利的,因為華盛頓正努力獲得北京領導人在遏制伊朗、朝鮮核計劃上的幫助,而馬英九的勝選為美中關系掃除一個潛在的刺激因素,還“意味著海峽兩岸將保持持續穩定,也意味著臺灣將不會是破壞穩定的一個重大因素”。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稱,馬英九勝選的原因與其說是他的個人魅力,還不如說是他的兩岸政策。他所堅持的兩岸政策在北京和華盛頓都獲得支持,而且也獲得在這個越來越全球化的世界尋求穩定與繁榮的臺灣選民的共鳴。過去60年里來兩岸一直存在軍事威脅和政治競爭,直到最近兩岸才轉變成了關鍵的商業伙伴,馬英九的勝利也被視做是北京的勝利。美國也歡迎馬英九獲勝,兩岸緊張關系大大降低,也實質性地降低了美國將不得不參與兩岸沖突的可能性,美國現在正努力修復經濟和同北京的穩定關系,在過去10年專注于伊拉克和阿富汗之后,美國現在重新接觸東亞。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雅各布說:“馬英九獲勝后,北京、華盛頓,甚至澳大利亞都長長舒了一口氣。”
歐洲媒體的評論也類似。德國《明鏡》周刊說,馬英九再次成為臺灣領導人,這是國民黨與大陸友好的勝利,是民眾對其大陸政策的肯定。馬英九成為兩岸和平穩定的代言人,而他的對手蔡英文從來就不是一個正確的答案,她會讓兩岸回到緊張關系。德國《時代周報》說,一場緊張的競爭結束了,臺灣人以驚人清醒的頭腦作出選擇,兩岸就像簽訂了一張穩定合同,兩岸友好的政策將繼續謹慎發展。
臺灣《聯合報》15日的社論稱,這是一場“支持九二共識”勝過“否定九二共識”的信任投票,現在“九二共識”已經經由選舉的“民主程序”成為多數選民背書的“臺灣共識”。臺灣《旺報》的社論說,馬英九贏了,這是“臺灣民主發展史上一場有意義的勝利”,從政治發展觀上說,是“和中”戰勝“仇中”;從兩岸關系角度來看,是“九二共識”的勝利。
臺灣《中國時報》的社論說,此次選舉中史無前例地有諸多企業主競相公開表態,呼吁支持能夠維系兩岸和平穩定的“九二共識”,這次大選不啻是對“九二共識”的一次公投,選民以選票展現的既是鼓勵現任者繼續朝對的方向努力,更提醒始終否定“九二共識”的民進黨,正視面對兩岸對話的重要,否則,相對封閉的兩岸政策將永遠是民進黨重新執政的關鍵阻力。
“大陸不會允許臺灣只坐收經濟成果”
環球網15日進行一項問題為“馬英九連任,你對兩岸統一信心是否增強了”的網絡調查,結果有61%的投票者給出否定答案,只有39%的人認為對兩岸統一的信心增強了。
對于大陸網民的心態,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15日告訴《環球時報》,在談及兩岸議題時,大陸民眾很容易聯想到和平統一問題上,希望馬英九能夠盡早推動統一進程。但相對于島內政局的現實,這樣的主張顯得激進。當前馬英九的首要任務是構建兩岸關系的基本格局。他認為,在此次選舉時,馬英九面對綠營指責他的目標是“終極統一”時進行全力反駁,并再三闡述他“不統、不獨、不武”的理念,大陸民眾看到這一幕自然會有些失望,但這不應該看做是對馬英九的不滿,而是對臺灣政局的不熟悉。
實際上,馬英九的獲勝,確實抬高了很多人對兩岸關系發展的期望值。臺灣《聯合報》說,在未來第二任期中,為兩岸建立可大可久的和平發展架構仍是馬英九的主要使命;而由于再無競選連任的羈絆,他尤其應當在重大政經課題上有大刀闊斧的作為,“替國家奠定長治久安的根基”。《旺報》則提出馬英九應重新建構大陸政策的論述基礎,宣傳并教育民眾接受“九二共識”,
環球時報201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