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在北極地區的利益,北極理事會成員丹麥17日正式任命首位北極特使。請問北極理事會是個什么組織,所謂的“北極之爭”是什么?
廣州讀者 陳明斯
北極特使是丹麥專門行使北極特別使命的外交代表。北極理事會又稱為北極議會、北極委員會或北極協會,是一個高層次國際論壇,關注鄰近北極的政府和當地人所面臨的問題。該組織的歷史可追溯到1991年,當時8個鄰近北極的國家簽署了《北極環境保護策略》。1996年9月,北極理事會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正式成立,宗旨是保護北極地區的環境,促進該地區在經濟、社會和福利方面的持續發展。按照規定,北極理事會成員國外長會議每兩年舉行一次。
目前,北極理事會共有8個成員國,分別為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挪威、俄羅斯、瑞典和美國,主席國由8個成員國每兩年輪流擔任。此外,北極理事會還有6個常駐觀察員國,他們都是非北極國家,分別是法國、德國、荷蘭、波蘭、西班牙和英國。
北極理事會8個正式成員國擁有對一系列北極事務的決策權,與此相比,觀察員國的權利限制在只能參與科學研究或某些項目的財政資助等。近年來,北冰洋周邊的俄羅斯、加拿大、美國、丹麥和挪威等國都對沉睡在北極冰川下的豐富資源垂涎不已,圍繞北極地區資源的爭奪呈愈演愈烈之勢。▲(候 濤)
環球時報201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