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 電子電氣工程系,湖北 武漢 430050)
船舶發電機組的勵磁普遍采用相復勵恒壓裝置。在相復勵的調試方面,存在著一定的難度,而調試質量直接關系到發電機的電壓調整精度。本文以典型的電磁疊加相復勵恒壓裝置為例,介紹其調試方法。
典型電路見圖1。

圖1 電磁疊加相復勵裝置典型電路
簡單地認為發電機端電壓Ug與勵磁電流IL呈正比關系,調壓的實質就是調整IL。勵磁電流的表達式[1]為


圖2 勵磁電流的矢端關系
為方便調試,在移相電抗器LC與發電機G之間接進三相隔離開關QS和電壓表V,見圖3[2]。

圖3 空載調試電路接法
調試開始前電壓繞組W1和輸出繞組W2匝數可取推薦值、電流繞組W3短接不用、電抗器LC繞組取最大值;移相電抗器的氣隙至3 mm待調。調試流程見圖4。
調試要點:①諧振起壓點;②相復勵的自勵分量的大小。
當空載試車正常后,恢復W3繞組接線,用“水電阻”作為負載,純電阻負載調試流程見圖5。

圖4 空載調試流程

圖5 負載調試流程
重點是調試相復勵的復勵分量。
在上述從空載到滿載調試過程中,原動機的轉速最好為1.5~2.0 Hz,并力求各機組一致。如果超過2.5 Hz,則需要整定調速器。
首先要核對電流繞組W3與電壓繞組W1的極性是否協調。讓發電機承擔cosφ=0的少量(純感性)負載,勵磁電流IL應隨感負載的增加而增加來維持發電機端電壓Ug基本不變。如果Ug急劇下降,則說明極性接反,應更正。


圖6 電流繞組校對矢量關系
接下來進行感性負載調試。在casφ=0.8條件下,按照圖5給出的程序進行加載檢驗調壓精度。一般發電機在cosφ=1.0時,U=f(I)外特性曲線是上翹的,而cosφ=0.8時的U=f(I)是下降的,功率因數越低,下降得越厲害。所以在外特性調整后,用cosφ≤0.4負載來校對,調試要點是調整相位補償能力,確保靜態電壓調整率在規定范圍內。調試好的發電機外特性見圖7。

圖7 發動機外特性
先做發電機突加、突減cosφ≤0.4的60%IN負載試驗,再做突加、突減cosφ=0.8的100%IN負載的試驗。用光電示波器拍攝電壓的波動過程,觀察記錄最大瞬時電壓變化值和穩定值,以及電壓波動后達±3%UN的恢復時間。用以考核原動機及調速器的性能,是否滿足規范[3]要求。當調壓裝置不帶電壓校正器時,對發電機的動態特性是無法調整的,只能調整調速器。完成之后,最后還要復核靜態電壓變化率,如果超過規定,還得再重新調整,直至符合要求為止。
改變W3的匝數,將改變勵磁的復勵分量Ii;改變W1匝數和LC匝數及間隙將改變勵磁的自勵分量Iu,同時也將改變諧振起壓點;改變W2匝數則既改變Iu也改變Ii。調試時往往需要多次反
復調試,這將給調試帶來一定的復雜性,需要在實踐中總結提煉。
[1] 王文義.船舶電站[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6.
[2] 阮礽忠.船舶電氣設備維修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3] 中國船級社,鋼質海船入級規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