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娟, 王林
過 敏 性 紫 癜 (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關節炎或關節痛、腹痛、胃腸道出血及腎炎為主要臨床表現。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發病誘因與上呼吸道感染有關[1]。大多數預后良好,部分腎臟受累者預后較差。因此,預防腎損害在本病的治療過程中顯得非常重要。本病屬中醫學“血證”范疇,與中醫古籍中所記載的“葡萄疫”“肌衄”“紫癜風”等有相似之處。為探討中藥對本病腎損害的預防作用,筆者采用清熱解表法,選用口服銀翹止血湯加減,與靜脈滴注肝素對照,觀察腎損害的發生率,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07-01/2010-12安陽市中醫院兒科住院的過敏性紫癜患兒106例,其中男48例,女58例,年齡最小5歲,最大13歲。按入院先后順序依次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男26例,女27例,平均年齡9.32±4.14歲;對照組男22例,女31例,平均年齡8.64±3.64歲,兩組患兒一般情況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1990年美國風濕病學會制定的過敏性紫癜診斷標準。詳見《實用兒科學》第七版修訂[2]。
1.2.2 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病癥診療標準與方劑選用》[3]中紫癜病風熱傷絡證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1)符合過敏性紫癜的西醫診斷標準;(2)符合中醫診斷標準并辨證為風熱傷絡證;(3)年齡在3~14歲;(4)入組前無腎損害;(5)未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6)家長同意作為觀察對象者。
1.4 排除標準 (1)各種原因不能使用肝素者;(2)各種原因不能堅持口服中藥者;(3)并發其他疾病者;(4)病情加重必須使用免疫抑制劑者;(5)家長不配合治療者;(6)醫生認為必須終止觀察者。
1.5 治療方法 基礎治療相同,均可靜脈滴注抗生素和/或清熱解毒類中成藥,可口服維生素C、蘆丁及抗過敏藥物。伴腹型和/或關節型可用激素,腹型治療期間停用肝素和中藥。對照組予肝素(天津生物化學制藥有限公司生產)100~120IU/(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中靜脈滴注,連用7~14d;治療組口服銀翹止血湯加減(以清熱解表,涼血活血為治療原則)。基礎方:金銀花,連翹,荊芥,牛蒡子,當歸,川芎,赤芍,丹參,生地,茜草,白茅根,藕節,大薊,小薊,甘草。可根據病情加減,用量根據年齡調整,療程為1個月。
1.6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紫癜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療效判定標準。尿常規始終正常者被定義為腎臟無受累,尿常規出現血尿和/或蛋白尿并除外其他疾病引起者為腎臟受累[4]。
1.7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出現腎損害7例(13.21%),對照組10例(18.87%),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631,P=0.427>0.05)。
3 討論
文獻報道小劑量肝素靜脈滴注可以預防過敏性紫癜腎損害的發生[4]。肝素除抗凝作用外,小劑量肝素還有修復腎小球濾過結構的陰電荷屏障、對抗炎癥介質和各種毒素、增強巨噬系統功能、抗補體、降低內皮細胞通透性、抑制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等多種藥效作用[4,5]。本院自1996年開始使用并逐步總結,認同上述觀點。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口服中藥的過敏性紫癜患兒中,腎損害的發生率也不高。為研究中藥對過敏性紫癜腎損害的預防作用,采用口服中藥與靜脈滴注肝素相對照的方法,選擇了臨床上最常見的證型風熱傷絡證[1],以清熱解表、涼血活血為治法,自擬銀翹止血湯為基礎加減,觀察兩組腎損害的發生率。結果顯示治療組和對照組腎損害發生率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中藥銀翹止血湯與肝素相似,有預防兒童過敏性紫癜腎損害的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顯示:金銀花具有廣泛的抗炎、抑菌、抗病毒、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對急性炎癥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還可增強免疫功能,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等[6];連翹含三萜皂苷、維生素P及少量揮發油。連翹在體外的抑菌作用與金銀花大體相似。維生素P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7]。荊芥具有解熱鎮痛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止血作用等[8]。生地水提液有降壓、鎮靜、抗炎、抗過敏作用;地黃具有促進機體淋巴母細胞的轉化、增加T淋巴細胞數量的作用,并能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功能,可調節免疫[7]。當歸有明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9]。丹參能改善微循環,擴張血管,改善血液流變性,降低血液黏度,具有改善腎功能,保護缺血性腎損傷的作用[7]。白茅根能顯著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7]。因此中藥銀翹止血湯對過敏性紫癜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臨床觀察及文獻報道證實多數HSP患兒在發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風熱傷絡證是過敏性紫癜最常見證型[1]。采用清熱解表、涼血活血法治療過敏性紫癜,可以預防腎損害的發生。
[1]王林,盧書芳.148例兒童過敏性紫癜回顧性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0,2(4):315-316.
[2]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689-690.
[3]戴慎.中醫病證診療標準與方劑選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10.
[4]何艷燕,潘偉,宋紅梅,等.肝素預防過敏性紫癜性腎炎腎損害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兒科雜志,2002,2(2):99-101.
[5]馬越.小劑量肝素預防過敏性紫癜性腎炎腎損害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7,1(11):41.
[6]趙菊宏.金銀花的藥理學研究和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0,8(32):195-196.
[7]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122,167,377,343.
[8]周麗娜.荊芥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J].中醫藥學刊,2004,22(10):1935-1936.
[9]鄧春霞,葉春生.當歸對血液與循環系統作用的藥理研究概況[J].湖北中醫雜志,2000,22(5):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