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金成
氣候資源優勢。彌勒縣地處滇中,位于北偉 23°50’~24°40’之間,屬于亞熱帶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7.3℃,日照充足,年有效積溫高達5 300℃以上),早春氣溫回升快,葡萄成熟早,比北方葡萄主產區提早成熟40~50天,搶占市場先機,市場空間大,且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積累,葡萄品質好,贏得了市場青睞。彌勒縣區域國土面積4 004 km2,水資源豐富,有利于葡萄栽培灌溉。
區位優勢。彌勒縣位于云南省東南部,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北大門,距省會昆明129 km、距州府蒙自126 km,自古就是紅河州北上昆明、南下兩廣的重要門戶,待已經開工的石(林)蒙(自)高速公路、云桂鐵路(廣西南寧至云南省昆明市)兩大動脈建成后,彌勒縣將成為云南連接兩廣并經廣西防城港出海、經河口國家一級口岸“出境”之最便捷的陸路通道,交通十分便利。
品種優勢。200多年前,法國傳教士將葡萄引入彌勒縣;上世紀50年代試驗規模化種植;經過幾十年的繁育種植,品種不斷優化,以玫瑰蜜、水晶為代表的彌勒葡萄,適應了彌陽、東風、新哨等地氣候種植,具有早熟,高產,抗病性強,果品色香味濃,口感好,既可鮮食又可釀酒和易栽培管理等特性,深受種植戶和消費者喜愛,2012年種植面積達2.86萬hm2,占葡萄種植總面積的65.2%。
技術優勢。彌勒葡萄栽培歷史悠久,迄今已有50多年的栽培史,栽培技術有了進一步提高,可實現一年定植,兩年豐產,為葡萄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彌勒縣,以云南紅葡萄酒莊為龍頭、云南紅品牌為主的高原葡萄酒產品體系基本建立,產品知名度遍及國內外。同時,帶動了東風莊園酒莊、龍緣酒莊、寶云酒莊、米軌時光酒莊、長石酒莊、神泉等6家葡萄酒加工企業的發展。產品有干紅、干白、葡萄烈酒、葡萄果汁等,為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產品價格有高檔、中檔、低檔,產品體系健全,遠銷國內外。
文化優勢。彌勒葡萄種植于盆地和丘陵,萬畝連片,造就了彌勒縣獨特的高原葡萄風光;絢爛的阿細民族文化和浪漫的葡萄酒莊文化相互交融,葡萄酒莊文化深厚;古樸的彌勒佛文化,寄寓未來,寄寓希望,使人流連忘返。2006年,彌勒葡萄釀制的 “云南紅葡萄酒”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云南紅干紅、干白葡萄酒和神泉、印象干紅葡萄酒取得本土70%的市場份額。并逐步取得了桂、川、閩、粵、湘、黔等部分市場份額,部分出口日本、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云南省彌勒縣自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規模化種植葡萄,80年代末,在省政府的號召下,打造綠色經濟強省,建設綠色昆河經濟帶,1998年縣政府出臺扶持政策發展葡萄產業,每667 m2貼息2 000元扶持農民發展葡萄,彌勒縣掀起發展葡萄產業的浪潮,云南高原葡萄酒業有限公司和云南神泉葡萄酒業有限公司先后入駐彌勒,帶動彌勒縣葡萄產業快速發展,2003年全縣葡萄種植面積達 0.27萬 hm2;2004年,由于受氣候、葡萄鮮食市場和紅酒市場的影響,葡萄種植面積大幅銳減,2005年,葡萄種植面積由2003年的0.27萬 hm2降至 2005年的 0.15萬 hm2。2009—2012年在葡萄鮮食市場價格的拉動下,在政府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在各級干部、科技人員及群眾的努力下,彌勒葡萄產業迅猛發展,2012年全縣葡萄種植面積達 0.39萬 hm2,產量 6.6萬 t,其中:純鮮食葡萄1.01萬hm2,純釀葡萄0.01萬hm2,鮮食釀酒兼用型葡萄 2.76萬hm2,產值3.5億元。
彌勒縣現有大小葡萄酒加工廠7個,年加工總量35 700 t,其中:云南紅葡萄酒廠年加工能力25 000 t;神泉葡萄酒廠年加工能力4 800 t;東風莊園葡萄酒廠年加工能力1 300 t;米軌時光葡萄酒廠年加工能力1 000 t;寶云酒莊年加工能力1 600 t;龍緣酒莊年加工能力1 000 t;長石酒莊年加工能力 1 000 t。2011年累計收購葡萄11 585.6 t,實現工業產值1.34億元;2012年,累計收購葡萄7 022 t,實現工業產值0.91億元,釀酒葡萄收購總量逐年萎縮。
兼用型葡萄種植面積迅速擴大,高端優質釀酒葡萄發展滯后。2009年,全縣葡萄種植面積 0.16萬 hm2,2010—2012年,在鮮食市場的拉動和政府葡萄觀光帶扶持政策的帶動下,葡萄產業快速發展,2012年,全縣葡萄種植面積達 0.39萬 hm2,3年新植葡萄面積0.23萬 hm2,增幅 141.7%,其中:鮮食釀酒兼用型葡萄種植面積為2.76萬hm2,純釀酒葡萄種植面積為0.01萬 hm2,鮮食 1.01 萬 hm2。
產量劇增而加工企業原料短缺。隨著面積增加、技術不斷創新和農藝措施的實施,釀酒葡萄產量空前增長,釀酒葡萄總產量2010年為2.79萬t,2011年為 4.29萬 t,2012年為 6.6萬 t,較2010年增2.89萬t,增長103.6%。加工業原料收購上:2010年收購總量為9000t,2011年收購總量為11 585.6 t,2012年收購總量為7 022 t。由于受鮮食市場的影響,鮮食價格遠遠高于釀酒原料收購價格,鮮食釀酒兼用收做釀酒原料僅為5 871.3 t,流向鮮食市場50 505.7 t,從而造成加工企業原料嚴重短缺。
紅酒加工企業出現兩極分化。大的紅酒加工企業加工萎縮,小酒莊加工迅速提升。目前,全縣有7家葡萄酒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35 700 t,其中:大型葡萄酒企業2家,年加工能力29 800 t,即:云南高原葡萄灑業公司25 000 t,神泉葡萄酒業公司4 800 t;小型葡萄酒加工企業5家,年加工能力5 900 t,即:紅河龍緣葡萄酒業有限公司1 000 t、彌勒縣東風寶云酒莊1 600 t、彌勒東風莊園葡萄酒業有限公司1 300 t、米軌時光葡萄酒莊1 000 t、彌勒縣長石酒莊有限公司1 000 t。云南紅和神泉兩家大型紅酒加工企業最高年葡萄收購總量為13 050 t,2011年葡萄收購總量為7 705 t,收購量萎縮40.95%。其中:云南紅酒廠2008年葡萄收購量達11 850 t,而2011年葡萄收購量僅為7 385 t,收購量萎縮37.3%,神泉酒廠2003年葡萄收購量達1 200 t,而2011年葡萄收購量僅為320 t,收購量萎縮73.3%;小酒莊2005年葡萄收購總量為1 000 t,2011年葡萄收購總量達3 900 t,增幅為290%。
行業資金不足,服務不到位。彌勒縣有葡萄種植戶11 269戶,加入協會的會員不足200戶,協會運轉缺乏資金、人員、技術、場地保證。
酒莊用地缺乏,規模小,融資困難。
酒莊用地多為臨時建設,無用地合法產權手續;除云南紅,其余企業加工規模小,缺乏文化和酒莊特色;資金短缺、融資難;市場占有能力弱,銷售地域小。
氣候因素制約葡萄銷售。彌勒葡萄成熟期分兩段:5月中旬至7月中旬以及6月上旬至7月中旬,此期間正逢盛雨期和病發高峰期,葡萄品質受到一定影響,特殊年份往往造成產量大幅減產和品質下降。
穩定的產業鏈連接機制尚未形成,兼用型葡萄產業十分脆弱。2012年,葡萄加工企業原料收購訂單為380戶,種植面積為243.33 hm2,占可釀酒種植面積的8.5%,其中 :云南紅酒廠原料收購訂單戶是 340多戶, 面積213.33 hm2,產量 4 500 t;龍緣酒莊原料收購訂單戶是40戶,面積23.33 hm2,產量 490 t。尚有 91.5%可釀酒原料尚未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穩定的產業鏈連接機制,兼用型葡萄一旦鮮食市場受阻,釀酒葡萄產業將受重創。
加快葡萄產業園區建設。加快葡萄產業與旅游產業的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相互帶動發展,打造集旅游觀光、品酒、餐飲為一體的產業集聚發展模式,挖掘紅酒文化,推動葡萄加工業朝多樣化、規模化、聚集化方向發展,以葡萄觀光大道建設為契機,加快建設“彌勒縣葡萄加工園區”項目建設,項目規劃地點:位于彌勒縣葡萄產業觀光帶的東風農場23隊云山莊園以北國有和新哨鎮土地67.23 hm2。 規劃建設內容:(1)建設獨具彌勒高原酒文化風情,集加工、旅游觀光為一體的小酒堡18座。(2)集中引進目前分散的葡萄烈酒、果酒生產廠進園區,建設標準化生產葡萄酒莊,每個酒莊面積為3.73 hm2(其中建設用地1.68 hm2,種植用地1.80 hm2, 公共用地0.27 hm2),集葡萄種植、餐飲、住宿、釀酒、觀光、銷售、娛樂、彌勒高原酒文化為一體,打造提升彌勒葡萄品牌。
加大酒莊建設項目資金扶持。對酒莊應從建設和項目兩個方面給予有力支持。小酒莊建設上要堅持一直以來形成的特色化、簡易化、擴大化的發展模式,不能苦等土地手續,貸款融資,建永久性建筑的思路。要加大對小酒莊建設資金支持。2011年對龍緣酒莊扶持60萬元,2012年對東風莊園扶持10萬元,繼續加大扶持力度扶持小酒莊發展。要加大對云南紅的扶持力度,對葡萄烈酒精深加工和葡萄果汁精深加工項目的扶持,加大酒莊建設力度。
加快高端釀酒原料基地建設。釀酒葡萄發展上,穩定傳統釀酒品種,積極發展高端釀酒品種,促進葡萄酒升級和轉化。在高端葡萄酒原料基地建設上政府和加工企業對種植戶給予一定資金的扶持,土地上幫助協調解決,企業與種植戶之間簽訂產品收購合同,讓種植戶吃下定心丸,形成 “企業 +基地 +農戶”的鏈接機制。
加快葡萄旅游業建設。以葡萄產業為資源,培育彌勒葡萄園生態觀光旅游和葡萄酒加工、品嘗體驗旅游。一是開發建設旅游觀光景點和旅游項目。結合葡萄莊園(酒堡)建設開發釀酒葡萄旅游觀光,葡萄酒手工釀制,葡萄酒品嘗展示,葡萄酒文化展示,體現釀酒葡萄工藝及其他相應服務設施 (如展示廳、旅游、飯店等)。二是開展以葡萄、葡萄酒為主體旅游活動。重點開發彌勒葡萄一日游項目,開通昆明到彌勒縣葡萄旅游專線,每年定期召開葡萄采摘節、葡萄酒節、品酒節、葡萄園消夏晚會、手工釀造葡萄酒、葡萄園藝體驗等文化活動,帶動葡萄旅游業的發展。
依托紅酒文化建設葡萄酒展示城。在葡萄酒市場培育建設上,結合高原葡萄酒城建設,在東風農場規劃建設葡萄酒批發市場;建設葡萄酒展示城,以展示全縣所有葡萄酒生產品牌。同時建設葡萄酒品嘗、葡萄酒文化、娛樂場所等配套設施。縣城主要道路,街面要設立有關葡萄、葡萄酒的雕塑和景點,以此吸引國內外客商認識欣賞彌勒葡萄酒,提高彌勒縣的知名度,促進葡萄加工業升級和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