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特約通訊員錢開勝) 11月14—15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廣西獼猴桃根腐病綜合防治技術行動研究與培訓”技術合作項目竣工研討會在項目區廣西樂業縣舉辦。聯合國糧農組織亞太局高級植保官員樸永范博士、國家農業部項目主管趙立軍等項目官員以及項目實施單位、合作機構的有關領導、專家,樂業縣有關部門領導、農民田間學校輔導員、農民學員代表等40多人出席了會議。
2010年11月,由聯合國糧農組織贈款資助的有關獼猴桃根腐病綜合防治技術合作項目正式啟動。這次項目研討會首先組織專家到樂業縣獼猴桃生產基地進行實地調查,對獼猴桃根腐病發生情況及成因進行了分析,項目有關專家做了病害診斷工作及綜合防治技術措施報告。
據有關專家透露,獼猴桃根腐病初步確定病原為鐮孢霉。該病發病時一般先為害根外部,再擴大到根尖、根頸,蔓延到莖干、藤蔓。在皮層和木質部間有白色菌絲層,造成皮層腐爛。后期為害木質部,逐漸腐爛,枝葉生長減弱變黃,直至植株死亡。據悉,兩年來,項目嚴格按照預定計劃開展了各項工作,重抓技術研究和人員培訓,現已取得顯著成效,較好地控制了獼猴桃根腐病發生蔓延,促進當地獼猴桃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