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青
眼瞼帶狀皰疹是由水豆-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較為嚴重的一側眼瞼皮膚病。患側皮膚皰疹、局部疼痛明顯、痊愈后遺留瘢痕、色素沉著而影響美觀,部分患者遺留疼痛,若累及眼球和眼附屬器的病變時可引起:結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繼發性青光眼及眼外肌麻痹等,臨床上應高度重視。筆者從2000年至2011年用紫金錠外敷聯合西醫抗病毒、營養支持治療眼瞼帶狀皰疹病人31例,取得良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門診病人27例,住院病人4例,共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齡17~81歲,55歲以上17例(約占55%);發病就診時間2~6天,平均發病就診時間3.5天;療程4~15天、平均6天。所有患者發病前均有全身不適,疲倦乏力,發燒等癥狀,繼而在病變區出現陣發性劇烈針刺樣疼痛或風吹痛、觸痛,逐漸出現皮膚潮紅、腫脹及簇狀皰疹、皰疹分布不越過顏面中線。31例中18例屬三叉神經眼支受累,皰疹分布于單側上瞼、鼻根鼻背、額及頭部皮膚(多在前部頭皮區域);13例屬三叉神經眼支及上頜支受累,皰疹分布除有眼支分布區域外加下瞼、鼻翼、面頰部、上唇皮膚;1例屬眼、上、下頜支均受累,皰疹分布于單側頭至顏面部皮膚(前部頭皮、額、眼瞼、鼻及上下唇皮膚)。并發結膜角膜炎2例,角膜炎5例,虹膜睫狀體炎4例,虹膜睫狀體炎合并繼發性青光眼2例。
1.2療效判斷標準
痊愈:7天內皮膚皰疹干涸結痂或遺留色素沉著及瘢痕,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有效:7天內大部分皮疹水泡干涸結痂,疼痛減輕;無效:7天內皮疹水泡及疼痛均無改善或加重[2]。
1.3治療方法
取外用紫金錠(廣州敬修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用溫開水調成糊狀,涂于皮膚皰疹處(注意勿入眼內),每日3次,口服阿昔洛韋片0.2每日5次抗病毒,重者加病毒唑10mg/Kg/日分2次靜滴,Vit B1100mg+Vit B120.5mg im qd營養支持。并發角膜炎、虹膜睫體炎時予以復方托品卡胺眼液散瞳qd,0.1%阿昔洛韋眼液qid~q1h、雙氯芬酸鈉眼液qid點眼以抗病毒、抗炎,角膜炎者局部左氧氟沙星眼液qid點眼,防止繼發感染及貝復舒眼液qid點眼促進角膜上皮修復。糖皮質激素僅在角膜基質炎、葡萄膜炎或繼發青光眼時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qid點眼,但應注意病情惡化的副作用[1]。繼發青光眼者給予0.5%噻嗎心安眼液Bid點眼降眼壓藥液,監測眼壓,調整用藥。
1.4結果
31例中痊愈24例(77.4%),療程4~7天,平均5天;好轉7例(22.4%),這7例中有3例并發角膜炎、2例并發虹膜睫狀體炎、2例繼發青光眼,療程7天。
眼瞼帶狀皰疹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該病毒具有嗜皮膚性和嗜神經性,一旦侵入三叉神經節中保持終身潛伏狀態。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或其他外界刺激誘導下,病毒被激活而發病,所以本病多見于年老體弱者。本組病例驗證了其典型變化是多在三叉神經第1支,少見第3支分布的區域發生[2],也有同在第1支、第2支分布的區域發生,較少見3支并發。伴有炎性成簇皰疹,限于一側不越顏面中線[3],還可引起結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狀體炎及繼發青光眼等等。本病中醫稱“風赤瘡痍”,病因多為脾胃濕熱蘊積,外感風熱毒邪上攻于目所致[4]。紫金錠方中:山慈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為君藥;穿心蓮,清熱解毒為臣藥;五倍子、紅大戟、千金子、朱砂、雄黃、冰片、三七,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消腫收濕、止痛,均為佐藥。諸藥合用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收斂、散瘀止痛作用。故用紫金錠外敷配合西藥抗病毒及對癥治療,能使皮膚皰疹消退及干涸結痂更快、止痛更明顯,療程更短。紫金錠藥源廣,價格低,外用無刺激無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所以值得在臨床治療中加以推廣。
[1] 李鳳鳴.眼科全書.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384.
[2] 陳霞琳.李德勝蛇藥聯合啊昔洛韋治療眼瞼帶狀皰疹17例.中國臨床研究,2010,2(23):160.
[3] 李鳳鳴.眼科全書.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004.
[4] 成都中醫學院.中醫眼科.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