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特約通訊員孫兆軍) 據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消息,目前我國葡萄栽培面積達55.2萬hm2,總產量達843萬t,葡萄面積年均增加2萬hm2。以現有的發展勢頭,再過7~10年,中國葡萄面積將達到66.67萬hm2,產量將突破1000萬t,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葡萄生產國。
據了解,葡萄栽培的高效益是葡萄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尤其是設施葡萄能使光熱資源增值,使水、土、肥資源減耗,一年兩熟、立體種植使設施葡萄成為高光合產能產業。當前,設施葡萄作為工業化與現代農業及高效農業結合的產物,正在成為葡萄產業邁向現代農業的核心推廣技術。設施葡萄還推動了我國葡萄品種世界化、栽培標準化和區域化。20世紀90年代,美國紅地球葡萄大量進入中國市場,使“紅提葡萄”家喻戶曉,推動了紅地球葡萄在我國的發展,并為我國培育了一個龐大的葡萄鮮食內需市場。加之觀光葡萄產業的價格拉動、設施葡萄的推動以及物流產業的發展,使葡萄產業成為內需拉動發展且基本未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的產業。
據介紹,我國葡萄產業快速發展的另外一個推動力來自觀光葡萄產業迅速崛起。觀光葡萄園的興起是城市化進程加快、生態城市建設和城市人生活質量、理念提高的產物。葡萄可延遲采收長達兩個月之久,加之設施栽培與一年多收技術,可基本實現四季有鮮果;葡萄為蔓生,少占地,可裝飾路、溪、池、停車場、娛樂、餐飲、屋頂等場所的上部空間,既改善了休閑環境,又挖掘了土地資源。
葡萄的觀光園、采摘園、葡萄小酒莊、鄉土餐飲、娛樂休閑、農產品物流等產業正大力推動二三產業的發展,促使農民向第三產業轉移,不僅增加了單位土地勞動力的容納量,而且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