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范亞蘭 林先毅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北京10009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以氣流受限為特征的慢性炎癥性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病理因素以痰為主,若痰郁化熱或外感風熱,則成痰熱壅肺證,因此,COPD急性加重期以痰(瘀)熱壅肺為病機關鍵[1]。筆者在常規治療上加用大黃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之痰熱壅肺證患者,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擇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急診患者92例,臨床表現均為發熱,痰多痰鳴,痰黏或黃,咳嗽,胸悶氣促,舌紅,苔黃或膩,脈弦滑而數。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6例,治療組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齡39~75歲,平均(54.60±3.30)歲;病程4~20年,平均(15.10±6.20)年。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齡41~75歲,平均(57.50±4.10)歲;病程5~25年,平均(15.70±5.90)年。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病例選擇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全國高等醫藥院校教材《內科學》制定[2],全部病例均有慢性支氣管炎反復發作病史。診斷標準均符合(1)咳嗽、咯痰或伴喘息,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連續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2)如果每年發病持續時間不足3個月,則須有明確的客觀檢查依據,如X線改變或呼吸功能改變。(3)X線檢查:早期可無異常。出現異常時,常可見兩肺紋理增粗、紊亂,呈網狀或條索狀、斑點狀陰影,尤以下肺野較明顯。(4)血常規檢查:急性發作期或并發肺部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加。中醫診斷標準:(1)咳嗽氣促,痰多稠黃,煩熱口干;(2)舌質紅,苔黃膩;(3)脈滑數。排除標準:(1)經檢查證實由肺結核、腫瘤、肺膿腫、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塵肺、慢性鼻咽部疾患等所致的慢性咳喘患者;(2)慢性支氣管炎并發心功能不全者;(3)存在心血管及其他系統嚴重基礎疾病患者;(4)妊娠或哺乳期婦女;(5)過敏體質或對多種藥物過敏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用西醫常規綜合治療,(1)控制感染:用頭孢曲松鈉2.0 g(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入液靜滴,每日1次;(2)化痰藥選用沐舒坦(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有限公司生產)30 mg口服,每日3次;(3)喘息者予平喘藥氨茶堿250 mg入液靜滴,每日2次。治療組在西醫常規治療上加沖服大黃粉,每次5 g,每日2次。3 d為1個療程,連續用藥2個療程。觀察患者癥狀、體征變化,血清C反應蛋白(CRP)及排便情況。
1.4 療效標準顯效:咳、痰、喘等哮喘癥狀完全緩解或明顯好轉,兩肺哮鳴音消失或有少許哮鳴音。好轉:咳、痰、喘等癥狀有所緩解,兩肺哮鳴音減少不明顯。無效:咳、痰、喘等癥狀及肺部哮鳴音無改變,或癥狀加重[3]。每日至少排便1次視為排便通暢。
1.5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采用t檢驗及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治療后療效比較(n)
2.2 兩組血清CRP改善情況比較治療組治療前CRP異常40例,治療后恢復正常38例,總有效率95.00%;對照組治療前CRP異常41例,治療后恢復正常24例,總有效率58.54%,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治療后排便情況比較見表2。治療組排便通暢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治療后排便情況比較(n)
《靈樞·本樞》篇載“肺合大腸,大腸者,傳導之府”;《靈樞·經脈》篇曰“肺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大腸手陽明之脈……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表明兩者臟腑經絡表里相通,并在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等方面互相影響。臨床資料表明[4-5],COPD患者年齡偏高,大多為中老年,腸道功能衰退,故臨床表現除咳喘氣急,胸滿如塞,痰多不利等肺氣壅塞之證外,多伴發腹脹,便秘或大便不暢、厭食等胃腸道癥狀,且便秘與COPD患者胸悶氣喘和呼吸困難等癥狀加重、COPD的急性發作及并發癥的形成呈正相關關系。肺病實證用通腑法,即肺實瀉大腸,釜底抽薪之法,正是肺病急重癥“急則治其標”,速逐病邪,挫敗病勢,縮短病程的關鍵。大黃是通腑中藥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味,其味苦性寒,具有“蕩滌邪熱”,“平胃下氣”的作用。藥理研究表明,生大黃具有抗感染、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使氣道痙攣緩解,痰量減少而易咯出,可改善微循環,清除胃腸道內細菌和毒素,促使胃腸黏膜低氧狀態緩解,抑制腸道內細菌易位,阻止腸道內內毒素侵入血液[6]。
本研究說明常規西藥聯合早期使用大黃通腑治療COPD急性期(痰熱壅肺證)患者能明顯加強療效。但由于時間倉促,檢驗項目的 時間性問題,本研究僅進行了CRP的病例對照觀察,下一步可考慮擴大樣本數量,增加檢驗項目,對早期應用大黃治療的中遠期療效作進一步探討。
[1] 王至婉,李建生,王明航,等.基于文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證候要素分布規律的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8,23(4):325-327.
[2] 葉任高.內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5.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
[4] 韓鵬,許志強,李永峰,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的臨床研究[J].醫藥論壇雜志,2009,30(4):36-38.
[5] 崔紹艷.COPD老年患者便秘的原因及護理干預[J].中國城鄉企業醫生,2010,136(2):65-66.
[6] 陳武君.通腑調肺法在肺系病急重癥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1,26(1):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