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祥 蔣小齊
(江蘇省南京江北人民醫院,江蘇南京210048)
外傷后癲癇是顱腦損傷后常見的嚴重并發癥之一,尤以早期癲癇(2周以內)多見,臨床常采用預防性治療可以有效減少早期癲癇的發生率。筆者以醒腦靜注射液聯合丙戊酸鈉(VPA)預防性治療外傷后早期癲癇,取得滿意療效?,F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南京江北人民醫院神經外科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腦外傷后患者60例,均符合如下診斷標準:(1)有頭部外傷史;(2)外傷以前無癲癇史(不包括手術后癲癇);(3)影像學檢查可發現顱內血腫、顱骨骨折等情況;(3)發作時腦電圖異常。其中男性49例,女性11例;年齡19~53歲。平均(29.00±14.00)歲;影像學檢查均有腦挫裂傷,神志處于淺昏迷至清醒之間,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評分9~15分,腦挫裂傷出血均于傷后4周內完全吸收,入院行肝功能檢查均未見異常。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8例與治療組32例。兩組年齡、性別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使用VPA緩釋片(杭州賽諾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近似推薦劑量15 mg/kg,即500 mg,早晚2次口服,從外傷后24 h內開始服用,連續服用1月,后改為500 mg,每日1次,再服用1月。治療組用VPA 500 mg,每日1次口服,同時予醒腦靜注射液(濟民可信藥業公司生產)20 mL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滴,每日1次,聯用1個月后,同樣改服VPA 500 mg,每日1次,再服用1個月。服藥前均進行肝功能檢查,2月后復查肝功能。
1.3 療效標準無癲癇發作為完全控制;癲癇發作1~2次為未完全控制;癲癇發作>2次或頻繁發作為未控制。
1.4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結果 示治療組總控制率優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2.2 兩組肝功能情況比較見表2。結果 示治療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谷氨酰轉肽酶(γGT)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AST(U/L)ALT(U/L)γGT(U/L)TBIL(μmol/L)治療組治療前17.1±4.5(n=32)治療后18.6±4.9對照組治療前16.5±5.1 18.8±5.5 17.4±5.8 19.1±6.2 21.2±7.229.8±12.4 25.7±16.9△51.4±27.3△22.6±8.536.3±16.1(n=28)治療后23.3±7.6 37.7±12.859.2±27.196.1±52.4
外傷性癲癇列繼發性癲癇中發病率第1位,外傷后早期癲癇發生率占外傷性癲癇的4%~25%[1]。其詳細機制雖至今未定論,目前認為[2],顱腦損傷后血糖和有氧代謝發生變化,腦血流量下降,興奮性氨基酸、鉀離子、乳酸等神經生化物質改變,致神經細胞膜上離子通道密度和分布上的變化,誘發癲癇。實驗表明[3],外傷誘導腦損傷反應中,過氧化反應起著重要作用,并且氧化反應產生自由基等產物參與因素已為學者所共識。Murri[4]認為預防用藥是有用的,并建議在外傷最初2個月內小劑量預防應用鎮靜劑,也可阻止癲癇發作。Scherhout[5]對2036例預防治療進行了系統性地回顧分析,結果 表明早期預防治療,降低了早期發作,但對晚期發作無效,所以早期預防用藥十分必要。目前VPA為神經外科臨床常用的抗癲癇藥物之一,但血藥濃度偏低時療效不佳,偏高時導致藥物性肝損害等毒副作用增加。醒腦靜注射液的主要成份為:麝香、梔子、郁金、冰片,其功效為豁痰開竅、行氣活血。醒腦靜注射液在腦出血、腦梗死等疾病的治療中有著顯著的治療作用,王萬鐵等[6]曾將醒腦靜注射液應用治療腦缺血-再灌注的動物模型,結果 發現該藥可顯著降低腦組織自由基水平并提高SOD含量,對神經元起著較明顯的保護作用,可能在降低自由基、減輕或阻斷癲癇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筆者的臨床觀察表明,在VPA預防治療基礎上,應用醒腦靜可顯著提高外傷后早期癲癇的預防效果,并可以可以減少VPA的劑量,避免毒副反應的發生,安全性高。
[1] 王忠誠,趙元立.加強顱腦外傷臨床基礎研究提倡規范化治療[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1,17(3):133-134.
[2] Berg S,Hovda DA,Shalmon E,et al.Cerebral hyperglyc-olysis following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humans:a positionemissiontomography study[J].J Neuro-surg,1997,86:241.
[3] Willmore LJ.Posttraumaticepilepsy.Incidence and prop-hylaxis.Acta Neurochir Suppl(Wien)1990;50(38):225-227.
[4] Murri L,Arrigo A,bonuccelli U,et al.Phenobarbital in the prophylaxis of late posttraumatic sezures[J].Ital J Neurol Sci,1992,13(9):755.
[5] Scherhout G,Roberts I.Prophylactic antiepilepticagen-tsafter headinjury:a systematic review[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98,64:108.
[6] 王萬鐵,陳壽權,王衛,等.醒腦靜注射液對實驗性腦缺血及再灌注損傷中氧自由基水平的影響[J].中醫藥學刊,2004,22(3):43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