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小四 李忠強
糖尿病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療效觀察
閆小四 李忠強
目的 探討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糖尿病患者白內障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選擇對50例(60眼)糖尿病白內障患者(糖尿病組)與50例(60眼)非糖尿病白內障患者(非糖尿病組)行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觀察術后的視力及并發癥。結果 糖尿病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及視力恢復情況與非糖尿病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結論 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糖尿病白內障是安全可行的,且療效好。
糖尿病;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
隨著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步上升,糖尿病性白內障比例也在不斷增加,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由于糖尿病患者組織修復及抵抗力降低,易引起各種并發癥發生,其手術治療一直是眼科醫生及患者顧慮的問題。我科2007年2月至2011年12月對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行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取得滿意的療效,現總結如下。
選擇我院2007年2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糖尿病白內障患者(糖尿病組)50例(60眼)和非糖尿病白內障患者(非糖尿病組)50例(60眼),其中男52例62眼,女48例58眼,年齡24~68歲,平均54.8歲,病程2~5年,視力0.05~0.4。糖尿病史6個月~13年,平均6.5年。糖尿病組與非糖尿病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晶狀體核硬度分級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
作穹窿為基底的結膜瓣,鞏膜隧道切口長約5.5ram,內切口深入角膜緣內1 mm,于9點角膜緣內lmm做輔助切口,前房注入Healo,截囊針連續環形撕囊,囊袋內超聲乳化吸出晶狀體核,自動抽吸吸除殘留皮質,前房注入Healo,將人工晶體植入囊袋內,吸出前房粘彈劑,注入BSS液,結膜切口電凝閉合,術畢結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rag,慶大霉素1萬U。所有手術在日本Topcnoms-85型手術顯微鏡下進行,超聲乳化儀采用美國Healastar-2001型。②手術方法:每日采用典殊眼液Qid滴眼,復方托品卡胺眼液活動瞳孔。術后第3天進行視力、裂隙燈、眼底檢查,進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級,并復查空腹血糖,根據血糖情況降糖治療。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3.0處理數據,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糖尿病組:術后視力≥0.8者有12眼,占20%,0.6~0.4者有 42眼,占 70%。≤0.3者有 6眼,占10%;非糖尿病組:術后視力≥0.8者有12眼,占20%,0.6~0.4者有45眼,占65%。≤0.3者有3眼,占5%;兩組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
糖尿病組:角膜水腫21眼,占35%,纖維素性滲出6眼,占10%,后囊混濁3眼,占5%;非糖尿病組:角膜水腫18眼,占30%,纖維素性滲出9眼,占15%,后囊混濁2眼,占3.3%;兩組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
糖尿病是一種由多種原因引起糖代謝紊亂的內分泌疾病和慢性炎癥反應性疾病。糖尿病性白內障是糖尿病最為常見的并發癥。糖尿病性白內障的發病機制主要是長期高血糖激活醛糖還原酶,多元醇通路活性增加,引起山梨醇在晶狀體細胞內聚集,造成細胞內高滲狀態,將細胞外的水分吸入胞內,導致晶狀體纖維細胞腫脹、變性,最后發生混濁。在以往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曾被列為人工晶體植入術的禁忌證。
糖尿病患者手術危險主要為誘發酮癥酸中毒,手術作為一種外來刺激,可以促使機體釋放各種代謝紊亂物質[1]。手術對于正常群體及糖尿病患者均可發生應激性高,但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管通透性大,房水中致炎因子多,會加重炎癥反應。易發生前房出血、創口愈合延緩、感染等手術并發癥,故以后者更為顯著[2]。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因其切口小,手術時間短,對房水屏障破壞小,對患者的刺激性小,故術后通常不會引起嚴重的全身反應及局部炎癥反應。本組糖尿病白內障患者經過充分術前準備,加強圍術期血糖監護、調控及術中、術后的科學治療,術后視力恢復、并發癥與非糖尿病組患者比較差異無顯著性。可見,糖尿病白內障患者的手術有很多危險因素,但在嚴格有效圍術期血糖監護、調控,加上技術嫻熟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明顯提高患者術后視力,改善生活質量。因此,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是治療糖尿病性白內障安全、有效方法。
[1]楊桂芳,李艷霞.糖尿病患者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風險探討.醫藥論壇雜志,2008,29(12):46-47.
[2]林靜君,周忠夏,李虹霓,等.白內障手術與血糖關系探討.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0,18(7):425-426.
062450 河北省河間市人民醫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