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衛紅
溫經湯加減治療宮寒血瘀型痛經38例
武衛紅
溫經湯;痛經;中醫藥療法
痛經系指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給患者身心帶來很大的痛苦。西醫治療以鎮痛為主,長期應用易產生依賴性[1],副作用較大。我院婦科門診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應用中醫藥療法,加減溫經湯治療宮寒痛經證患者38例取得很好療效,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共觀察38例,均為門診患者。均符合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七版《婦產科學》[2]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的痛經標準,排除器質性病變。臨床表現: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熱則痛減,經血量少,色黯有塊,畏寒肢冷,面色青,舌質黯,舌苔白,脈沉緊。
設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單日就診的患者為治療組,雙日就診的患者為對照組。治療組21例中,年齡最小15歲,年齡最大49歲,平均33.6歲,病史最短者9個月,最長者22年,平均8.6年;對照組17例,年齡最小17歲,年齡最大46歲,病史最短者13個月,最長者20年,平均9.2年。兩組臨床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溫經湯為基本方加減。基本方:吳茱萸9 g,川芎10 g,當歸10 g,芍藥6 g,人參6 g,桂枝6 g,牡丹皮 6 g,生姜 6 g,甘草 6 g,半夏 6 g,麥冬 10 g,阿膠 10 g。隨證加減:月經過少、色紫暗者,加桃仁10 g、雞血藤20 g;腰痛、身痛甚者,加獨活10 g、桑寄生10 g;腰膝酸軟、四肢畏寒去麥門冬,加制附子10 g;若乳房脹痛者,加絲瓜絡15 g,王不留行15 g;氣滯脹滿者加香附、烏藥以理氣消脹;漏下色淡不止者去丹皮加艾葉、炮姜以溫經止血;傍晚發熱甚者加銀柴胡、地骨皮以清虛熱。1劑/d,水煎2次,取汁約300 m l,早、晚飯前半小時溫服。服藥期間停用其他鎮痛藥物,忌濃茶、辛辣刺激食物。每次共服7劑,連服3個月經周期,停藥后觀察3個月經周期。對照組:口服芬必得,每次一粒,痛時服。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月經周期,治療期間不服用與治療本病主證有關的其他藥物,忌食辛辣、寒涼性食物,戒煙酒,保持心情愉快。
2.1 療效標準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進行療效評定:①治愈:經治療后癥狀消失,月經恢復正常,停藥后3個月無復發;②有效:癥狀減輕,不服止痛藥能堅持工作;③無效:服藥后癥狀無改善。
2.2結果治療組21例中,治愈15(71.43%)例,好轉4(19.05%)例,總有效率為90.48%;對照組17例中,治愈3(17.65%)例,好轉5(29.41%)例,總有效率為47.06%。兩組治愈率、總有效率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2.3 兩組復發率比較 對治愈者隨訪1年,治療組復發3例,復發率20.00%;對照組復發2例,復發率66.67%。兩組復發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
痛經是由于子宮肌痙攣性收縮,導致組織缺血而引起的。疼痛常呈痙攣性,有時很重,以至于需臥床數小時或數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給工作和學習帶來很多不便。治療上一般采取止痛劑、鎮靜劑、解痙劑等對癥治療,雖然可以即時止痛,但下次依然痛經,不能治本;另外西藥還會對人體的內分泌功能造成不良影響。祖國傳統醫學認為,痛經病位在子宮、沖任,以“不通則痛”為主要病機,以沖任虛寒、瘀血阻滯所致痛經較為常見。沖為血海,任主胞胎,二經皆起于小腹,與婦女月經關系密切。沖任虛寒,血凝氣滯,故漏下不止,或月經不調,或小腹冷痛,或久不受孕;瘀血阻滯,血不循經,沖任不固,故月經先期;血為寒滯,經脈不暢,故月經后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則濡潤不足,故唇口干燥,氣血凝滯,內阻于里,故少腹里急而腹滿。證屬虛實寒熱挾雜,故非純用祛瘀之法所宜,當以溫經散寒和養血祛瘀并用,使血得溫則行,血行瘀消,諸癥可愈。溫經湯中吳茱萸、桂枝、干姜溫經散寒,通血脈以止痛,為君藥。當歸、川芎、芍藥調經,活血祛瘀;牡丹皮祛瘀通經,并退虛熱,共為臣藥。阿膠、麥冬養陰潤燥而清虛熱,阿膠還能止血;人參、甘草益氣健脾,以資生血之源,并達統血之用,陽生陰長,氣旺血充;沖任二脈均與足陽明胃經相通,半夏能通降胃氣而散結,有助于祛瘀通經;生姜溫胃氣以助生化,共為佐藥。甘草又能調和諸藥,緩急止痛,兼為使藥。全方溫經散寒與養血化瘀并用,使血得溫而行,血行則瘀消,諸證可愈。沖任二脈,同起于胞中。胞宮屬腎所主,沖脈與腎經并行,與陽明脈相通,能調節十二經脈的氣血,“沖為血海”;任主胞胎,任脈在小腹部與足三陰經相會,能調節全身陰經,為“陰脈之海”。人體下焦受寒,沖任首受其寒,沖為血海,寒傷沖脈,則血海不能按時滿盈,因而經期后延,可見小腹冷痛,經色晦暗。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本方主要有鎮痛、抑菌、抗過敏、擴張血管、收縮子宮、增強耐力、促進造血、改變血液流變性等功能。我們采用溫經湯治療宮寒血瘀型痛經,經臨床驗證,對疼痛緩解好,治愈率高,復發率低,而且毒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薦使用。
[1]楊柳明,佘曉英.腹針艾灸穴位敷貼治療原發性痛經臨床觀察.中國社區醫師,2011,13(10):197.
[2]樂杰,等.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318.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61.
467000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