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春麗 郁舒妍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左右,僅次于子宮頸癌,且發病日趨年輕化,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好發于未生育、晚生育或未哺乳者、有卵巢或子宮癌病史者、家族有乳腺癌史者等人群。目前,乳腺癌的治療仍以手術為主,化療為輔。做好乳腺癌患者手術后的護理,是保證患者安全度過手術關,提高手術成功率,保證術后生活質量的關鍵。現將對我院乳腺科56例乳腺癌患者的術后護理體會總結報告如下。
本組56例患者,均為已婚女性。年齡26~59歲,均行手術治療,經病理活檢確診為乳腺癌。其中行乳腺改良根治術19例,乳腺癌根治術20例,乳腺癌擴大根治術17例。
2.1體位 手術后根據麻醉方式選擇臥位,麻醉未清醒前,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分泌物堵塞呼吸道發生窒息。患者清醒、血壓平穩后取半臥位,盡量偏向健側,減少對患側的壓迫,有利于呼吸和引流。
2.2病情觀察 注意血壓、心率的變化,嚴密觀察呼吸變化,有無胸悶、呼吸困難,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協助處理。由于手術范圍大,創傷重,麻醉清醒后會感到手術切口和引流管處疼痛,嚴重者可出現潮氣量下降,呼吸頻率加快。應根據疼痛的原因,采取相對措施,適量應用止痛劑。
2.3傷口護理 保持敷料清潔、干燥。如果滲濕,表示切口出血較多,應及時報告醫生更換敷料,必要時采取對應措施。注意觀察切口有無紅腫、化膿,有無皮瓣壞死、發黑等。乳房切除術后需用胸帶加壓包扎,松緊要適度,以消滅死腔,使皮瓣或所植皮與胸壁緊貼,有利于傷口愈合[3]。如包扎過緊,可引起皮瓣及術側上肢的血液循環障礙;包扎過松,易出現皮瓣下積液,致使皮瓣與胸壁分離,不利愈合。應定時調整繃帶的松緊度,以能容納1根手指、維持正常血運、不影響呼吸為宜。密切觀察傷口及患側上肢末梢的血運,若患者感到患側肢體局部腫脹、麻木、皮溫低、顏色發紺、脈搏捫不清,提示包扎過緊,應及時報告醫生調整局部敷料的松緊度。嚴禁在患側上肢測血壓、抽血、做靜脈或皮下注射。指導患者保護患側上肢,抬高并制動,以防腋窩皮瓣滑動而影響愈合,避免患肢下垂過久。
2.4引流管的護理 由于手術創傷比較大,需放置引流管吸出創面積血、積液,促進傷口愈合。應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滑脫,并置其于術野最低處,避免過度牽拉、折疊、壓迫引流管,每1小時擠壓引流管一次,每日更換負壓器,并保持無菌及適宜的負壓。注意觀察引流液顏色、性質、量。一般術后第1天引流量平均為100 ml左右,呈紅色,以后顏色及量逐漸變淡、減少。若短期內引流量驟增或10 h引流量超過120 ml,且為全血性,即可能有活動性出血,需及時處理。若引流管堵塞,應立即用50 ml注射器抽吸后,注入8~10 ml無菌生理鹽水,使引流通暢。術后4~5 d創面無積液,或每日引流量少于10~15 ml,用手指壓傷口周圍皮膚無空虛感,即可拔管。拔管時注意給患者保暖,拔管后指導患者勿過度活動上肢,以免牽拉皮瓣,造成皮下積液[4]。
2.5患側肢體功能鍛煉 為減少疤痕攣縮影響患側肢體功能,故術后患者功能鍛煉非常重要。術后第1~2天保持肩關節制動,活動手指及腕部,可做伸指、握拳、屈腕等動作,以防術后出血及皮下積液。術后第3~4天可進行上肢肌肉的等長收縮,在協助下進行患側上肢屈肘、伸臂、上舉等動作,逐漸過渡到肩關節的范圍前屈、后伸運動,上舉與頭相平。術后5~7 d,患者可以坐起,用患側手洗臉、刷牙、進食等,用健側手托起患側的肘部做上舉動作,可超過頭部,盡量伸直;或用患側手觸摸對側肩部及同側耳。術后8~12 d可抬高患肢、手指爬墻、手臂搖擺、梳頭、旋轉、外展等鍛煉。不外展肩關節,不以患側肢體支撐自體。功能鍛煉時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如病情、年齡、體質、切口愈合等)進行,不要操之過急,應循序漸進。
2.6心理護理 乳腺癌根治術不同于其他癌癥手術,患者除面對惡性腫瘤對生命的威脅、術后的疼痛、不確定的疾病預后,更要面對術后乳房缺失所致的外形受損,影響美觀、影響夫妻間的關系,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因此,應針對患者的具體心理狀態,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干預。護士應具備較好的人文學科修養,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2],根據豐富的臨床經驗與其交談,做好解釋工作。介紹同種疾病成功的范例,并讓成功者介紹經驗,使患者了解乳腺癌的相關知識,認識到癌癥不等于死亡,并了解手術與其他治療的效果,了解自己疾病的發展,幫助患者控制感情,減輕抑郁,使患者在意識領域和認識水平上對其疾病和治療過程有進一步的理解。更要讓患者的審美觀發生改變,生命要比乳房的缺失重要得多,手術后也可以戴義乳或乳房重建。同時對其丈夫進行心理疏導,讓其丈夫認識手術后的身體形象改變,從而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通過對乳腺癌患者認真進行術后護理及康復指導,使患者積極配合,有效的避免了皮瓣壞死、皮下積液、積血、患肢腫脹、肩關節粘連等并發癥的發生,促進了切口愈合和肢體功能恢復,保證了手術的成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使其順利回歸家庭和社會。
[1]張聚梅.49例乳腺癌行根治術患者術后護理及康復指導體會.中國現代醫生,2009,46(24):143.
[2]楊艷華.乳腺癌圍手術期的護理與康復指導.中國當代醫藥,2011,18(3):110.
[3]吳素梅,周冬蘭.乳腺癌患者92例手術前后的護理體會.現代醫藥衛生,2011,27(4):588。
[4]樊柏,鄭加洪.乳腺癌術后引流管的護理.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0,13(11):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