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浦北縣水果局(535300) 李鄂平
本刊訊 荔枝是欽州市委、市政府實施“特色農業提升工程”的八大特色優勢產業之一。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浦北縣農業、水果部門采取8項工作措施,力促荔枝產業發展升級。(1)規劃布局,促科學發展。組織編制《浦北縣荔枝產業發展規劃》,優化荔枝產業布局,指導和促進荔枝產業科學發展。(2)示范推廣,促標準生產。在2010年建設好農業部第一批標準果園的基礎上,今年又新建一批市級標準果園,使全縣的荔枝標準園增加至5個,面積達155.33 hm2,配套水肥一體化灌溉設施,通過標準化示范,輻射帶動荔枝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3)技術普及,促穩產豐產。根據不同物候期特點,技術人員深入全縣各主要產區開展指導,冬末春初重點抓好荔枝花穗催醒、壯花、防“沖梢”、壯花、疏花、短截花穗、病蟲害綜合防控等工作,盛花期重點抓好保花、壯花、促進著果等工作,謝花后重點抓好保果、壯果、病蟲害綜合防治、減少落果等工作。多次邀請華南農業大學、廣西大學、廣西農業科學院的專家,深入果園,開展現場培訓。全縣荔枝產區共舉辦技術培訓班10期,培訓1 500多人次。(4)品種推廣,促品好質優。重點選育和推廣豐產、穩產、早熟、地方特色突出的荔枝新品種,豐富荔枝種質資源庫,提高市場競爭力。荔枝新品種“北通紅”已通過了廣西專家組的品種命名審定,優質高產“妃子笑”荔枝在浦北白石水、小江、龍門等地得到大面積推廣。(5)高接換種,促結構優化。針對中熟品種比例過大,采收期集中,銷售壓力大等問題,近年來該縣通過實施高接換種,減少中熟品種比例,增加早熟、特晚熟和優質品種比例,促進荔枝產業結構優化。全縣共建設示范點8個,其中白石水鎮紅嶺村—新圩村—雙龍村—陳依村—良江村,白石水鎮至北通鎮的公路沿線建成萬畝荔枝高接換種示范長廊。(6)密閉改造,促著果。浦北荔枝大部分于上世紀90年代種植,當時種植密度較大,目前樹冠已交叉密閉。為此,全縣大力改造荔枝密閉果園,采取回縮修剪、間伐等措施,改善果園生態環境,增進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既減少生產成本,又提高著果率。(7)招商引資,促產業升級。欽州市農業、水果部門多次組織縣、區技術人員,到廣東省茂名、惠州、云浮等地,參觀考察荔枝加工企業,洽談合作事宜,并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同時,邀請多家有實力的公司考察當地荔枝加工業合作項目,通過招商,欽州市已初步建成荔枝酒類深加工企業2家、規模化荔枝干加工企業1家,有力地緩解了浦北荔枝市場銷售壓力,提高荔枝附加值。(8)流通服務,促荔枝增收。在資金、項目安排上,大力培育和扶持本地流通大戶和專業合作社,建成荔枝預冷保鮮庫2個。通過舉辦網上展覽會、果品訂貨會等活動,宣傳推介浦北荔枝,吸引更多外地客商,加盟國家荔枝龍眼產業體系,掌握全國荔枝產銷動態,指導荔枝生產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