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芬
骨科患者的基礎護理
王雅芬
骨科;基礎護理;素質;人性化
1.1 骨科患者病情特點 骨科患者多數發病急,病情重,是由意外傷害所致,特別突然,沒有任何心里準備及疾病知識,而且因為患者病情各不相同,愈合結果也難以確定。所以,新入院患者心理負擔及壓力非常嚴重。骨科患者突然由活動自如到活動受限,臥床,石膏外固定及手術等情況出現后,一時間難以承受事實,迫切希望自己早日康復及恢復自理能力。所以,極易表現出煩躁、焦慮、恐懼、激動、失眠等情緒變化。骨科患者還迫切想了解自己的手術情況,預后的康復情況及主治醫師的治療技術,對術后康復情況及并發癥都非常關注,同時也想自己要得到最佳治療和護理。
1.2 骨科患者的護理要點 耐心傾聽患者訴說,同情患者感受。患者入院后,應由專職護士向患者詳細介紹入院療區的情況,主治醫生,責任護士,使患者盡快適應住院環境,以最佳心里狀態接受治療。術前教育,向患者詳細介紹手術內容、目的、及備皮等注意事項,消除患者恐懼、焦慮心理,因為患者文化素質的不同,理解問題和接受問題能力也不同,所以對手術適應能力也不同,這就需要我們護士要用耐心和藹的太度與患者交談,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使患者在坦然、平靜、放松的最佳心態下接受手術治療,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因為,我們知道過度緊張會影響手術效果,如失血量大,血管收縮,血壓突然升高,疼痛敏感等。由此可見,我們護士對患者做好術前教育工作是多么的重要。術后主動與患者溝通,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盡可能滿足患者需要,尊重患者,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疼痛的信心,及時向醫生反映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情緒變化,必要時遵醫囑使用止痛藥緩解術后疼痛,安慰患者,對患者進行心理疏解。鼓勵患者術后多飲水,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便秘,按時翻身,拍背防止褥瘡等并發癥的發生,指導患者進行術后康復訓練,鼓勵患者早期可活動健康肢體和傷肢肌肉,觀察末梢循環情況,三周后可以做傷肢關節運動,有利于改善患肢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及關節僵直,提高患者自我活動能力。正確指導功能鍛煉,促進患肢功能恢復,爭取最佳治療效果。出院指導包括患者繼續治療,用藥治療,功能訓練方面及注意事項。組織專人對患者進行跟蹤隨訪。告知患者出院后復查時間,應付疾病變化的策略等。病情如有變化,隨時與醫生聯系。
2.1 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隨著醫學領域的發展,現如今患者對護理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所以護士應掌握豐富醫學知識,具備一定的骨科護理技術,技巧和高尚的護理道德,不斷鉆研護理業務,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積極主動,耐心細致的對待患者,使患者滿意我們的護理工作。因此,護士不僅要有過硬的業務技術水平,還要有優質的護理服務理念,不斷學習業務理論知識。通過護理查房,發現問題隨時解決,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學好三基訓練,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使自己具有豐富扎實的骨科護理專業知識,做一名合格的護理工作者。
2.2 提高健康教育知識及能力 健康教育是骨科患者最重要環節,包括:入院指導,疾病相關知識,心理健康,飲食,功能鍛煉,用藥指導,手術前注意事項,出院健康指導等,可實施集體教育,現身舉例說法教育,書面教育,制成通俗易懂的宣傳卡片制定成冊,使患者獲得感性認識。所以,合理指導骨科患者進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鍛煉是非常重要的,把健康教育貫穿整體護理中。這就需要我們護士要掌握不同的康復訓練方法,對待不同骨科患者實施不同的康復訓練方法,護士要根據患者術后各個時期的恢復情況不斷總結經驗注意效果評價。
2.3 加強護士職業道德教育 護士要有愛崗敬業,換位思考,勇于奉獻的精神,促使患者早日康復。護士在工作中,應時刻以患者為中心,一切為患者著想。對待患者態度一定要和藹可親,文雅大方,時刻以微笑面對患者,解除患者因病痛導致的情緒化,對于不能自理的患者,要給予關心、同情、體貼、照顧。幫助患者度過難關,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復,以實際行動做好護理工作。
2.4 掌握溝通技巧 護士應該耐心傾聽患者的談話,對患者談話及時作出反應,以鼓勵患者進一步訴說。同時,談話時間不宜過長,要以患者情緒所定。對于特殊患者如無聽力,可采用書寫方式及時溝通。建立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護理關系,這就要求我們護士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才能獲得患者真實資料與信息,滿足患者需要,使護理工作達到預期目的和效果。
隨著新的醫學模式的改變,護理的理念也在改變,“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是新型醫療模式的核心。這更說明護理工作中服務至上是多么重要。由于骨科患者大多數病程長。所以要把人性化護理工作融入到醫療護理的全過程中,使患者身心健康,感覺醫院像家一樣溫暖,以便使患者早日康復出院。
3.1 樹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患者進入病房后,告知患者入院須知,住院的各項規章制度,療區住院環境,探視時間,向患者詳細介紹。如需做輔助檢查,一定要聯系好輔助科室,告知檢查注意事項。然后,安全陪送患者做檢查。對患者提出要求,要給予及時耐心解決。
3.2 加強溝通 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溝通,良好的護患溝通不僅能縮短護患的距離,消除患者的陌生感,還能幫助患者產生戰勝疾病的信心。因此,要學會溝通技巧,根據不同的年齡,性別,職業和文化水平的不同,選用不同的語言方式,用親切的笑容,鼓勵和激勵語言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減輕患者負擔,起到配合治療的作用。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個人隱私,視患者如親人,換位思考,用親切熱情的態度,去對待患者。如患者主訴疼痛,護士要主動去安慰患者,同時,要了解患者病情,要注意疼痛的性質,部位及發展,患肢腫脹情況,末梢循環情況,指(趾)活動情況,感覺情況,耐心向患者解釋疼痛原因,讓他們心情放松,注意力轉移的方式增加戰勝疼痛的信心。堅持以護理基礎理論為指導,注意患者身體的感受,注意醫療護理的協調性。把“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和實踐貫穿臨床護理工作中,用愛心和責任心去關愛每一位骨科患者,使患者感到人性關懷。從而獲得安全感和滿足感,以實現護理優質化服務,讓患者真正滿意,使我們的護理質量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136200 吉林省遼源礦業集團總醫院
3.3 創造溫馨的護理環境 在患者住院期間一定要給患者創造一個良好,舒適,安靜,住院環境,保持床鋪平整,清潔,干燥。用我們的熱心,愛心無微不至的對待每一位患者,使患者減輕心理負擔和心理壓力,配合治療。如果是老年患者,在聽力所及范圍內可聽聽音樂。如果是兒童,可提供其喜歡的玩具病房。切記不要在患者面前談論比較敏感的話題,鼓勵患者互相交流,談心,爭取早日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