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萍
高齡股骨頸骨折關節置換術后預防肺部感染的護理體會
袁文萍
目的 探討高齡股骨頸骨折關節置換術后預防肺部感染患者的護理方法。方法 回顧我科69例高齡股骨頸骨折關節置換術患者的臨床病歷,總結基礎護理、呼吸道護理、口腔護理、早期鍛煉和伴隨疾病護理等綜合護理措施。結果 69例高齡股骨頸骨折關節置換術后合并肺部感染2例,肺部感染發生率2.90%,感染患者均經積極的對癥治療和綜合護理措施得到有效控制。結論 基礎護理、呼吸道護理、口腔護理、早期鍛煉和伴隨疾病護理等預防性肺部感染措施能夠降低術后肺部感染的發生率,在保障患者手術質量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高齡;股骨頸骨折;髖關節置換;肺部感染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骨折患者的機體逐漸發生退行性病變,大多合并一種或多種慢性疾病,這些因素使得機體的免疫力相對較低,在行創傷性手術后易并發肺部感染[1]。本研究回顧我科69例高齡股骨頸骨折關節置換術患者的臨床病歷,總結有效的預防肺部感染護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資料來源于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間行股骨頸骨折關節置換術患者的臨床資料,經臨床癥狀、體征、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符合呂厚山著《人工關節外科學》[2]中關于股骨頸骨折關節置換術的適應證標準。本研究組共69例患者,其中男42例,女27例;年齡在61~79歲之間,平均(68.6±2.5)歲;行全髖關節置換術31例,人工股骨頭置換38例;伴發高血壓23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14例,嚴重營養不良8例,前列腺疾病5例,其他疾病3例。
早期、適量、聯合、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并發肺部感染的治療關鍵。術后,常規采取持續給氧、開放靜脈通道、糾正電解質紊亂等支持療法。在無法確定病原菌時,遵醫囑給予廣譜和耐藥菌少的抗生素,然后根據實驗室檢查采取針對性用藥。一般情況下,早期以靜脈滴注三代頭孢類藥物為主,以期提高治療濃度和降低老年患者肝腎的損傷。根據病情發展需要聯用其他類抗生素,配合沐舒坦等化痰類藥物,必要情況下給予口腔或鼻腔吸痰。
1.3.1 基礎護理 術后,護理人員常規給予心電監護,動態監測并記錄呼吸、脈搏、血壓、體溫以及血氧飽和度等變化,密切觀察患者主動咯痰情況,及時完善肺部聽診和實驗室等相關檢查,防止血氧飽和度過低或感染加重而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
1.3.2 呼吸道護理 通暢的呼吸道是預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在老年術后患者清除痰液無力和神經系統反應遲鈍等情況下,在患者大腦清醒的時候采取半臥位或側臥位進食,宜流質或稠糊狀軟食為主,必要情況下行鼻飼飲食,特別要注意患者誤食誤吸影響呼吸道暢通;囑咐并指導家屬每隔2 h給患者翻身扣背1次,尤其要注意翻身和扣背的方法與技巧,確保翻身扣背的效果。必要情況下,可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需要給予經口腔或鼻腔吸痰,吸痰時動作要柔和,勿帶負壓進吸痰管,注意每次吸痰時間不能超過15 s,以防止機體缺氧和二次損傷呼吸道。
本研究69例高齡股骨頸骨折關節置換術后合并肺部感染2例,肺部感染發生率2.90%,感染患者均經積極的對癥治療和綜合護理措施得到有效控制。
肺部感染是老年股骨頸骨折關節置換術患者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手術療效和后期康復,進而給患者和家屬造成心理上、經濟上和生活上的負擔。本研究在常規抗感染和支持治療的基礎上,配合預防性肺部感染措施,肺部感染發生率2.90%,明顯低于王月蘭等[4]人研究。因此,本研究認為,基礎護理為抗感染治療提供了參考依據,呼吸道護理為提高了肺部感染的治療率,口腔護理降低了口腔細菌下行引起肺部感染的發生率,早期鍛煉對于預防和治療肺部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隨疾病護理在保障患者手術質量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值得臨床護理繼續研究和推廣。
[1]賈春霞,王淑朋,馮冬華.高齡股骨頸骨折關節置換術后合并肺部感染的護理.河南中醫,2008,28(8):96-97.
[2]呂厚山.人工關節外科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150.
[3]鄧藝.老年股骨頸骨折術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當代護士(專科版),2011,(3):106-108.
[4]王月蘭,張芳.老年股骨頸骨折術后早期活動對肺部感染的預防.臨床肺科雜志,2009,14(8):1114.
453002 河南省新鄉市第二人民醫院骨二科
1.3.3 口腔護理 科學的口腔護理能夠預防細菌性肺炎的發生率[3]。遵醫囑,護理人員定期以生理鹽水棉球給患者做口腔護理和牙齒護理,2次/d,囑咐患者在飯前和飯后漱口,同時生理鹽水30rnl加沐舒坦2支霧化吸入,4~8次/d,降低細菌通過口腔感染的幾率。
1.3.4 早期鍛煉 麻醉消失后,護理人員在康復醫師的指導下開展肢體鍛煉,早期對足踝關節、股四頭肌肌群和臀大肌肌群等的運動,術后第1 d去半臥位抬高上身呈45°,術后第2 d做下肢伸展和直腿抬高鍛煉,術后第3 d指導患者坐起,做一些簡單的床邊活動,術后2周在家屬的幫助下適當增加戶外活動,鍛煉期間配合呼吸運動能夠有效增進肺泡功能,促進下肢血液回流,從而降低肺部感染的發病率。
1.3.5 伴隨疾病護理 術前,護理人員要全面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積極治療伴隨疾病,根據患者的伴隨疾病不同給予不同的護理措施:高血壓患者定期測量血壓變化,按時按量服用降壓類藥物;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按照血糖值控制胰島素用量,根據自身情況科學制定飲食計劃,必要情況下給予胰島素泵輸注胰島素;老年冠心病患者一般對手術的顧慮較大,極易引起手術恐懼癥,因此,術前和術后的健康宣教尤其重要,定期復查心電圖。遵醫囑,對癥護理其他伴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