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重度前房積血(Ⅲ、Ⅳ度前房積血)可導致繼發性青光眼,角膜血染,角膜水腫,應及時手術治療。治療前房出血的手術方法有多種,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對15例重度前房積血患者,采用注入粘彈劑分離、排出凝血塊的方法,效果好,方法簡單,無并發癥,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齡10~65歲,平均37.5歲。15例中以拳擊傷最多為10例,碰撞傷3例,羽毛球、石塊等投擲傷2例。15例前房積血均占前房容量1/2以上,其中5例積血充滿整個前房。15例中伴有繼發性青光眼11例,最高眼壓為9.23kPa。角膜血染2例。視力:光感10例,眼前手動2例,0.04~0.06 3例。
1.2 手術方法 局麻后,用15°角膜穿刺刀,于12:00方位角膜緣內1 mm處作一較小穿刺口,再于6:00方位做以穹窿結膜為基底結膜瓣,長約5~6 mm,在角膜后界做一長約3 mm切口,為排血切口。用裝有粘彈劑的25號沖洗針頭在上方穿刺口處進入前房,沿著虹膜表面及房角,邊注粘彈劑邊緩慢前進,利用粘彈劑推壓、分離虹膜表面及房角的凝血塊,直到下方凝血塊游離后,將針頭退至入口處連續注入大量粘彈劑,將凝血塊擠壓向6:00切口處,同時助手用18號鈍針頭輕壓下方排血切口后唇,讓血液排出,如排出不暢可邊輕壓邊抽吸,若較大凝血塊嵌頓在切口處,可用無齒小鑷子伸入前房夾住血塊并慢慢左右擺動令其松脫,然后將其拉出切口,直至前房積血完全排出。此時術者在上方穿刺口處注人滅菌生理鹽水,排除粘彈劑,如出血較兇猛可將粘彈劑留在前房內,確定無出血后,間斷縫合6:00處角膜2~4針,結膜復位縫合,結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0 mg,地塞米松2.5 mg,包扎雙眼,術畢。
術后,視力明顯提高,15例患者術后均無出血,角膜內皮水腫及房水混濁約一周左右基本消退,一周后視力1.0以上者8例,0.5~0.8者4例,0.2~0.4者2例,0.1者1例。隨訪6~12個月,眼壓均正常。
前房積血多因眼外傷及內眼手術引起,主要是由于虹膜血管破裂所引起。大部分的外傷性前房積血通過正確護理和經藥物治療均能使前房積血完全消失而不留下不良后果,但一旦發生并發癥處理不當,不但導致失明還可使傷眼徹底毀壞。前房積血手術適應證為:①眼壓7.98 kPa,持續3 d;6.65 kPa持續5 d;6.0 kPa持續7 d;4.75 kPa持續14 d。②角膜血染及水腫。③血凝塊及積血時間延長。④出現血影細胞性青光眼[1]。治療前房積血的手術方法有多種,在選擇和應用時要根據患眼的積血變化,以及術者的經驗和設備作出決定。我們所選病例均為Ⅲ、Ⅳ度重度前房積血,無法行前房穿刺術,排出積血,我們采用前房注入粘彈劑來排出凝血塊。
粘彈劑是指具有一定彈性、無毒、無抗原性的透明大分子膠體物質。目前在臨床上普遍使用的粘彈劑有透明質酸鈉(Healon)、甲基纖維素、硫酸軟骨素及它們的混合劑。我們所選用的是Healon。粘彈劑在手術中作用是①保護角膜內皮,在角膜內皮形成一層保護膜,減少術中角膜內皮損失。②充填和晶體囊袋。③潤滑作用,有助手術順利進行,保護眼內組織免受檫傷。④分離組織。⑤推壓組織作用。⑥炎性產物包裹作用。⑦促進傷口愈合。⑧光學界面作用。⑨止血作用,粘彈劑可作為小出血點的止血劑,特別是在手術中發現前房出血或外面血自創口滲入前房,如有粘彈劑存在,不僅可以止血,還可使出血局限某一小范圍,被粘彈劑包繞的凝血十分易于吸收[2]。
我們正是利用粘彈劑分離積血與角膜內皮、房角、虹膜的粘連,利用其推壓、充填前房以排出凝血塊,同時保護角膜內皮、虹膜并止血。手術簡便、安全、有效。術后偶有一過性眼壓升高,一日后均正常,無再次升高。術后無再次出血,視力恢復較滿意,無其他不良反應,值得推廣。
[1]李紹珍,陳家祺,吳中耀,等.眼科手術學.第二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1:828.
[2]何守志.白內障及其現代手術治療:人民軍醫出版社,1993,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