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福俊
高血壓是老年人群中最為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如不加以重視給予及時治療,控制血壓在正常值內,將很有可能引發一系列其他心腦血管疾病。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采用替米沙坦治療高血壓老年患者135例,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共135例,均為我院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符合世衛組織和國際高血壓聯盟1999年制定頒布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其中男76例,女59例,年齡59~83歲,平均62.6歲,病程2~14年,平均病程8.5年。收縮壓144~179 mm Hg,平均163.1 mm Hg;舒張壓90~117 mm Hg,平均97.5 mm Hg。通過全面詳細檢查可排除繼發性高血壓,以及合并急性腦梗死、心肌梗死等其他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藥物禁忌證者。
1.2 治療方法 治療前兩周停用正在服用的所有降壓藥物。患者口服替米沙坦片,初始劑量為40 mg/d,1次/d。堅持測量血壓2次/d,如未能達到標準水平,加大用藥量至80 mg/d。8周為一個療程。
1.3 測量血壓 血壓測量均由同一名醫師完成操作,使用水銀血壓計進行測量。患者坐位,測量部位為右肢上臂肱動脈。每次測量三次,以三次平均值為準確值。
1.4 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舒張壓下降超過10 mm Hg并恢復至正常范圍內,或舒張壓下降超過20 mm Hg;有效:舒張壓下降不足10 mm Hg并恢復至正常范圍內,或舒張壓下降10~19 mm Hg,或收縮壓下降超過30 mm Hg;無效:舒張壓和收縮壓下降均未到達以上標準。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血壓值以()表示,以t檢驗,P<0.05表明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135例中,顯效56例,有效70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93.3%。療程結束后,收縮壓由(163.1±5.7)mm Hg下降為(137.2±4.5)mm Hg;舒張壓由(97.5±4.6)mm Hg下降為(82.3±3.2)mm Hg。收縮壓與舒張壓下降幅度明顯,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期間,有10例不良反應報告,其中咳嗽5例,頭暈2例,皮疹2例、乏力1例。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問題的日益嚴峻以及高血壓發病率的逐年上升,如何選擇理想的老年降壓藥物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高血壓的病因比較復雜,在眾多因素的作用下引起患者心血管結構和功能發生病變,嚴重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特別是老年患者大多伴有脂肪和糖代謝功能缺陷,以及心、腦和腎等各個重要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質性變化[1]。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降壓藥物品種多種多樣,治療效果參差不齊。由于有的降壓藥長時間服用后不僅療效不可靠,而且會對血脂和血糖的代謝造成影響。替米沙坦作為一種新型降壓藥,是一種特異性血管緊張素中ATⅠ型受體的拮抗劑,藥物的降低效果得到了人們的肯定[2]。同時替米沙坦有利于改善左心室的功能和腎臟的功能,即使長時間服用患者的耐受力也比較好[3]。患者口服方法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充分,正常的食物攝入不影響藥物作用發揮,生物利用度好,具有緩和、持久的降壓療效。在本組資料中,總有效率達到93.3%,不良反應發生率7.4%。因此,替米沙坦治療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療效明顯,副作用小,值得推廣應用。
[1]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89-239.
[2]尹麗俊.替米沙坦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徐州醫學院學報,2010,30(5):328-329.
[3]王現青,張連仲,牛振民,等.替米沙坦對高血壓患者左室舒張功能的影響.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2004,2(11):895-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