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儀
(廣東省東莞市中醫院,廣東東莞523000)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醫院逐漸形成了人多、走動多、醫療設備多、侵入性操作多等環境特點。細菌、病毒隨著各類傳播途徑對醫院環境有一定的交叉污染,因此加強醫院室內空氣質量控制是預防醫院內感染的重要環節。目前,醫院內常用的空氣消毒方法 雖有多種,但各有利弊。常用的紫外線燈消毒需要求人員離開消毒現場,這為有臥床患者及輸液治療患者的病室消毒帶來了較大困難;室內使用紫外線時患者和家屬被要求同處于樓道內,極易造成二次交叉感染。空氣消毒機使用時允許人員走動,但對于面積大、人流密集的地方如滴注室、候診廳等地方需安裝多個,價格昂貴、投入較大。化學消毒劑熏蒸或噴灑因其本身具有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對人體和設備造成損害,存在有一定的缺陷。大量文獻提示利用具有殺菌作用中藥消毒空氣不會產生像紫外線、空氣消毒機、化學消毒劑那樣的缺點,因此,人們迫切希望能從天然中藥中研制出消毒作用強、無不良反應、使用方便的中藥空氣消毒劑。許多學者利用某些中草藥的抗細菌、抗病毒功用,在空氣消毒方面進行了探索,并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筆者就近5年來中藥在空氣消毒方面的應用總結如下。
經空氣傳播致病微生物引發的傳染病多屬中醫學“疫病”、“溫病”范疇,盡管疾病種類多樣,表現復雜,但按其病因性質卻可分為濕、熱和寒三大類。對抗疫病重在預防,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曾曰“夫疫為穢濁之氣,古人所以飲芳香、采蘭草,以襲芬芳之氣也,重滌穢也”。因此,中藥消毒劑主要以清熱、除濕、祛風為法則,故以芳香化濕、燥濕祛風、清熱解毒三類為主。
1.1 芳香化濕類中藥常見的芳香化濕中藥如藿香、艾葉、蒼術、佩蘭、厚樸等,有芳香辟濁化濕的作用,可除四時穢濁之氣,是中醫治療溫病的主要藥物。
1.2 燥濕祛風類中藥常見的燥濕祛風中藥如白芷、蛇床子、苦參、細辛等。很多實驗研究都顯示這些藥物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人型結核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1.3 清熱解毒類中藥常見的清熱解毒中藥有金銀花、黃芩、板藍根、大青葉等,現代研究表明,多數具有抗菌抑菌作用和抗病毒作用。
2.1.1 中藥煙熏法從殷商時期開始各代醫家陸續研究了很多通過熏燒藥物的方式以預防疫病的方法 。如太乙流金方、虎頭殺鬼方等都是預防傳染病的方劑。時至今天,白芷、石菖蒲、蒼術和艾葉等仍是用于熏燒的空氣消毒藥物。(1)單味中藥煙熏法。李瑞紅等[1]通過觀察自然通風、動態空氣消毒機和艾條熏蒸3種不同的方法 進行空氣消毒,并對流感發病率調查。結果 發現,艾條熏蒸組與動態空氣消毒機組的上呼吸道感染發病率無顯著差異,但流感發病率艾條熏蒸組為0,動態空氣消毒機組為1.92%,有顯著性差異。顯示空氣消毒能夠有效的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發病率,艾條熏蒸空氣消毒對流感預防效果更明顯,便于社會和家庭推廣。王運利等[2]采用沉降法進行采樣和培養,對蒼術煙熏劑的消毒效果進行了現場消毒試驗,并與紫外線消毒效果對照。結果 顯示兩種消毒方法 在不同時間點空氣細菌總數或降低率比較,有顯著差異;從而發現中藥蒼術煙熏消毒法的消毒效果明顯優于紫外線照射消毒法。蘇麗霞[3]用95%乙醇充分浸泡中藥蒼術后再煙熏,通過使用不同劑量和時間后檢測其殺菌效果,并與甲醛熏蒸及紫外線照射法比較。結果 顯示蒼術1000 mg/m3煙熏6 h與蒼術1500 mg/m3煙熏4 h,既可達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又符合治療室菌落數≤500 cfu/m3;蒼術1500 mg/m3煙熏6 h,符合導管室的菌落數≤200 cfu/m3的醫院衛生學標準;從而發現蒼術1500 mg/m3煙熏6 h用于導管室空氣消毒效果符合醫院衛生學標準,且與甲醛熏蒸及紫外線照射法消毒效果相當。(2)復合中藥煙熏法。郭艷玲等[4]用蒼術、艾葉在有人及無人的狀態下對室內空氣的煙熏消毒,并與紫外線消毒法進行比較。結果 發現蒼術、艾葉煙熏對空氣消毒效果在關閉門窗無人活動狀態下效果更佳,與紫外線空氣消毒法相當。崔麗文等[5]將蒼術、艾葉以1∶1混合后用95%酒精浸泡后點燃,關閉門窗熏蒸20 min,用沉降法計算其熏蒸前、后的殺菌率。結果 顯示:消毒后空氣菌落數明顯減少,殺菌率100%,達到控感指標。提示艾葉、蒼術是一種新的健康有效的理想的空氣消毒替代品。
2.2.1 藥液熏蒸法(1)藥液自然揮發法。王桂芝等[6]將中藥蒼術按1∶2比例浸泡于95%乙醇里72 h,取其浸泡液,按房間體積2 mL/m3倒入彎盤內燃燒后開窗通風,采用平皿法檢測消毒前后細菌數,并與紫外線消毒作比較。結果 發現兩組的空氣消毒效果無明顯差異。提示中藥蒼術較紫外線無刺激性、安全系數高,更適用于有人病房的空氣消毒。(2)加熱熏蒸法。王清娥等[7]采用細辛等數味中藥煮沸熏蒸消毒與紫外線燈消毒法,對病房進行空氣消毒,比較消毒效果;同時了解患者對兩種消毒方法 的接受情況。結果 顯示兩組消毒后細菌菌落數無顯著差異,患者對中藥煮沸熏蒸消毒法接受程度明顯優于紫外線消毒法。徐旭紅等[8]將香薷、荊芥、桂枝等揮發油以電熱揮散法進行空氣消毒,并與紫外線組及空白組對照。結果 發現香薷、桂枝、連翹揮發油揮散劑空間消毒效果與紫外線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荊芥、蒼術揮發油空間抗菌效果弱于紫外線組,但強于空白組。顯示香薷、桂枝、連翹揮發油電熱揮散劑具有較強的消毒作用,是有效的新型空氣消毒劑。李長蘭[9]用細辛、桂枝等9味中藥按一定的比例煎成湯劑,煮沸熏蒸進行空氣消毒,分別在消毒前、不同的熏蒸時間及紫外線照射前后進行采樣監測。結果 發現中藥消毒60 min比較適宜,與紫外線照射消毒效果基本相同,且能維持更長消毒時間。紀志芳等[10]比較中藥熏蒸(香薷、桂枝、連翹、公丁香)和紫外線兩種方法 對血液科有人病房空氣消毒后對白血病化療后粒細胞缺乏患者感染率的影響。結果 顯示應用中藥熏蒸消毒法的患者感染率低于紫外線消毒法。
2.2.2 噴霧法(1)藥液噴霧法。王建中等[11]用丁香、艾葉、蒼術、白芷、石菖蒲等中藥制成香葉中藥空氣消毒劑,將其噴灑消毒空間,并與84消毒液消毒對比。結果 顯示前者噴霧60 min時對空氣中細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殺滅程度分別達到71.8%和87.8%,效果優于4%的84消毒液,為開發一種新型綠色環保、高效保健的純中藥空氣消毒劑提供了佐證。胡捷等[12]借助氣溶膠噴霧機將復方香艾液呈氣溶膠狀噴灑到流動采血車內,同時用三氯異氰尿酸(健之素)溶液作對照,分別于消毒前、消毒后不同時段按沉降法取樣,進行細菌培養,觀察兩種消毒方法 對采血車內空氣消毒的效果及維持時間。結果 顯示兩種消毒劑均有良好的消毒效果,維持時間相當。發現復方香艾液氣溶膠具有和三氯異氰尿酸氣溶膠相同的消毒效果,能有效防治采血車空氣中細菌污染。(2)加濕器噴霧法。齊會玲等[13]將艾葉、蒼術、佩蘭、桂枝、藿香等按5∶5∶3∶3∶3進行配方,煎取湯劑,關閉門窗,用加濕器持續消毒1 h,停止時間約30 min。同時監測消毒前后室內濕度、消毒效果和被患者的接受情況,與紫外線消毒組對比。結果 顯示,與消毒前比較,兩組的病房空氣中菌落數降低,有顯著差異,效果相當,且消毒后6 h中藥組消毒效果仍在。消毒前后病房空氣濕度結果 顯示,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并且大多數患者可以接受中藥消毒,感覺消毒后空氣中彌散的中藥味道芳香宜人,感覺很舒服。吳愛須等[14]將黃芩、黃連、金銀花、大青葉、貫眾、荊芥加80%乙醇浸漬后壓榨法過濾。將配制好的10%中藥消毒液用加濕器噴霧消毒空間30 min,并與紫外線照射組對比。結果 顯示:中藥噴霧及紫外線照射消毒后及消毒后30、90 min分別與消毒前空氣監測數據(菌落總數)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兩種方法 效果相同。
近年來,由于全球都著眼于環保產品與無公害產品,中藥消毒劑恰恰具有使用安全、氣味芳香、對人體無害、效果理想、對物品無腐蝕作用,更適合在人員密度大,易污染的環境中使用等優勢,所以中藥消毒劑的開發也頗受青睞。在其研制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在劑型上也越來越先進。中藥熏煙法作為中醫古代傳統的空氣消毒方法 是有效果的,但此法使藥物燃后成炭,煙霧微粒飄浮于空氣中又污染了空氣,且還刺激呼吸道黏膜,存在一定弊端。雖然煙霧容易引起不適,但近5年來也有不少臨床試驗都是沿用此法,考慮主要與取材方便、經濟、大眾認知度較高等有關系。
液態制劑使用法與煙熏法相比,因不含煙霧微粒而無大氣污染問題,生產工藝及設備簡單,產品成本較低,不僅具有消毒作用還具有濕化與清香空氣等效果,舒適度高,更為人們所接受,這些優點都是其他使用方法 所無法比美的,所以近5年的中藥空氣消毒劑發展都是以液態制劑為主,其發展更加迅速,應用也更加廣泛。中藥空氣消毒劑原本也有固態制劑使用法,例如制成藥片、藥膏自然揮發,制成燃香點燃,制成電蚊香片加熱散香等等。但由于制作工序相對比較復雜,制作成本較高,發展受到一定的制約。不過筆者認為,該法雖然有一定的弊端,但根據使用人群、環境、時間等不同的需要,用途也會越來越廣泛。
從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中藥作為空氣消毒劑有很大的優勢,但目前由于中藥價格飆升使制作成本過高、作用效果不夠穩定、持久;中藥散劑煙熏消毒,容易導致煙灰飄浮,煙霧易致人嗆咳不適等缺點使其發展受到了約束。筆者認為,理想的空氣消毒劑應該同時具有高效、低毒、無刺激等特點。這也成為今后研究中草藥空氣消毒劑的方向,今后通過加強中藥消毒劑劑型的改革和使用方法 的改進,使其有更好的依從性及經濟效益,必將產生良好的開發應用前景。
[1] 李瑞紅,蔣雪松.艾條熏蒸空氣消毒預防流感的臨床觀察[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8):1606-1607.
[2] 王運利,程曉玲,孫雪玲,等.中藥蒼術熏蒸法對室內空氣消毒效果觀察[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1,28(5):570-571.
[3] 蘇麗霞.中藥蒼術用于導管室空氣消毒的臨床觀察[J].護理研究,2007,21(7):1744-1745.
[4] 郭艷玲,劉亞茹.中藥蒼術、艾葉煙熏用于室內空氣消毒的效果觀察與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10,19(3):259-260.
[5] 崔麗文,周正蓮,陳琴,等.中藥在醫院空氣消毒的臨床應用[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9,30(10):38.
[6] 王桂芝,張素琴,古小瓊,等.蒼術浸泡液與紫外線照射法在有人病房中空氣消毒的對比[J].當代護士,2010,12月下旬刊:109-110.
[7] 王清娥,楊芳,田枚,等.冬季中藥煮沸熏蒸消毒兒科病房空氣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11):25-26.
[8] 徐旭紅,唐風雷,范正達,等.幾種中藥揮發油揮散劑空間抗菌作用的考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1):2618-2619.
[9] 李長蘭.中藥煮沸熏蒸在感染科病房空氣消毒效果觀察[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2,7,24(7):677-678.
[10] 紀志芳,王靜,郭素俠,等.有人病房的空氣消毒方法 對白血病患者醫院感染率的影響[J].醫學檢驗(中國衛生產業),2012,2(29):138.
[11] 王建中,陶志祥.香葉中藥空氣消毒劑研制及效果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9,27(8):1694-1695.
[12] 胡捷,江小工,楊常成,等.復方香艾液氣溶膠對特定空間的消毒效果觀察[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9(2):88-90.
[13] 齊會玲,何素娟,胡士俐,等.艾蘭方用于呼吸內科空氣消毒的效果觀察[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9):1979.
[14] 吳愛須,李彥平,吳愛華,等.外科病房空氣消毒方法 的比較研究[J].河北醫藥,2010,32(13):18l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