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云鵬,申元英,張 文
(大理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云南 大理 671000)
畢業實習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是大學生從學校進入社會的過渡階段,是課堂教學和實際工作相結合的平臺,是學校教學的延續和發展。作為從學生角色轉變到社會人的重要環節,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畢業實習也顯得越來越重要[1]。通過畢業實習使學校和社會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可以減輕大學生對社會和工作的恐慌心理,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2]。隨著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的逐漸轉換,以預防為主已經逐漸成為醫學發展的主導方向,隨著我國加大對公共衛生的投入,預防醫學專業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為了解大學生對本專業實習的認識和態度,提高畢業實習的質量,筆者對某高校正在實習的預防醫學專業大學生進行調查,為本專業畢業實習的不斷完善提供理論依據。
研究對象系大理學院2006級、2007級、2008級正在實習單位進行畢業實習的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平均年齡23.14±2.31歲,共475人;男性212名,占44.6%;女性263名,占55.4%。
采用自編問卷進行調查,包括人口學基本情況、對畢業實習的認識和態度等內容。在現場調查前隨機抽50人預調查,檢驗問卷的可行性,及時修改存在的問題,然后對大理學院2006級、2007級、2008級正在實習單位進行畢業實習的預防醫學專業實習生進行普查,共475人。調查以個人為單位,問卷在調查員監督下完成,由調查對象自填,當場發卷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487份,回收問卷481份,回收率98.77%;有效問卷475份,有效率98.75%。
對數據進行核查和整理后,使用EpiData 3.0軟件建立數據庫,平行二次錄入有效數據,并導入SPSS 19.0軟件包進行相應的χ2檢驗,以α=0.05的檢驗水準進行統計推斷。
不同性別學生對自己所分配到的實習點的滿意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其中只有7.6%的男生和14.3%的女生對自己所分配的實習地點非常滿意;28.9%的男生和35.9%的女生感到滿意;37.1%的男生和35.0%的女生感到一般;18.3%的男生和11.0%的女生不滿意;8.1%的男生和 3.8%的女生非常不滿意(見表 1)。

表1 不同性別學生對自己所分配到的實習點滿意程度比較
不同性別的學生比較,畢業實習的目的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有37.0%的男生和44.9%的女生實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運用學過的知識,學以致用;11.4%的男生和 12.9%的女生是為了更早地了解社會;36.0%的男生和36.5%的女生是為今后就業做準備;15.6%的男生和5.7%的女生不知道為什么實習(見表2)。
不同性別學生對實習的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女生比起男生來更能以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本科畢業實習(P<0.05),希望通過一年的實習,能在就業競爭力、工作能力、交際能力、學習能力、適應能力等方面有所提升,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以及提高綜合素質(見表 3)。

表2 不同性別學生畢業實習目的比較

表3 不同性別學生畢業實習態度的比較
不同性別學生對自己所分配到的實習點的滿意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有18.3%的男生和11.0%的女生不滿意,8.1%的男生和3.8%的女生非常不滿意。說明有部分學生對本科畢業實習的意義不清晰,挑剔實習單位,沒有看到實習是為了把所學的醫學知識付諸實踐,實踐檢驗理論,理論指導實踐,在哪里實習都一樣。挑剔實習單位是很多大學生都有的心理。呂波[3]調查發現有45%的大學生在選擇實習單位時首先看實習單位的名氣,以及單位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其挑剔實習單位的原因主要有部分學生對畢業實習各環節缺乏正確的認識、學校的畢業實習指導工作不足、部分家長從小溺愛護犢等。
不同性別的學生比較,畢業實習的目的不同,差異有統計學差異。多數學生的畢業實習目的是明確的,但還是有15.6%的男生和5.7%的女生不知道為什么實習,且男生比女生嚴重,需要學校給予關注。畢業實習的目的有以下幾方面:(1)通過實習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堂學習與實際工作有一定的差距,學生未能得到實際工作的訓練,缺乏解決問題的膽略和經驗,找不到將基礎理論與實際問題相結合的切入點[4],需要通過畢業實習來學習和積累經驗。(2)通過實習彌補在校學習的不足。預防醫學是一個社會性很強的專業,畢業之后工作中面對的是社會人群,所以需要學習很多社會學知識,比如待人接物、做人處事等,而這些知識在學校里是學不到的,進入實習單位后會在實際工作中得到鍛煉。(3)通過實習尋找自身的不足。在實習中學生可以開闊眼界,了解用人單位的工作實際及需要,看到自己的不足,為自己找到努力的方向和目標。(4)通過實習了解用人單位的需求,為畢業后就業尋求更多的機會。
不同性別學生實習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女生比男生更能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畢業實習,希望通過實習來提高就業競爭力、工作能力、交際能力、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抗壓能力和綜合素質,希望通過實習發現不足,明確自我定位,了解社會需求,同時獲得更多的專業知識。在實習前期,學校要對學生進行動員,要求每個學生都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實習,并且在實習前加強醫學專業技能的訓練,因為在實際醫療衛生環境中,很多患者不愿意讓實習的學生看病,常常產生抵觸情緒,影響學生的實習。同時,在教師的幫助下做合理的實習安排,特別是要準備考研的同學。隨著大學生就業的日益嚴峻,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了考研,而考研復習與緊張繁忙的畢業實習常常沖突,如果處理不好二者的關系就會出現問題,比如認為實習影響了考研,就厭惡實習,逃班去看書,嚴重影響實習的效果。所以實習前學校有義務、有責任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實習的重要性,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就是能力本位的教育。學生在5年時間里要打好基礎,形成各種各樣必需的能力,由于實踐能力的考核具有組織上的難度,有關部門往往簡而化之,使學生更加不重視實踐。只有社會各界形成共識,強調對實習生實踐能力的考查,才能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畢業實習,切實提高實習質量[5]。
總之,在本次研究中有部分同學對自己分配到的實習地點感到不滿意,存在挑剔實習地點的現象,有部分學生實習目的不明確,在這些問題上男生比女生更突出,在對畢業實習的態度上也沒有女生積極,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視,在實習前充分考慮學生的意愿,讓他們在自己期望的地方實習,以免產生抵觸情緒影響實習質量。同時,在實習前,學校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讓學生明確實習的目的和意義,以積極、認真的態度對待畢業實習,為我國培養合格的預防醫學專業人才。
[1] 安萬明.大學生畢業實習調查報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24(8):143-143.
[2] 趙海超,趙海香.論高校教學實習在當代大學生培養中的作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0,(2):201-201.
[3] 呂 波.大學生畢業實習存在的問題分析[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2):50-52.
[4] 孫向榮,馬彥兵.畢業實習對促進大學生就業作用的研究[J].就業與創業,2010,(2):28-29.
[5] 李曼莉,林建鋒.醫學生畢業實習滿意度調查分析[J].西北醫學教育,2009,17(4):838-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