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用通
江蘇豐縣中醫院骨科,江蘇豐縣221700
股骨上段復雜骨折中股骨重建釘的臨床應用效果評價
王用通
江蘇豐縣中醫院骨科,江蘇豐縣221700
目的:探討股骨重建釘在股骨上段骨折中的應用研究。方法:對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股骨上段骨折患者35例,運用股骨重建釘固定進行治療,患者出院后均實施定期隨訪,隨訪長達半年至1年。按照韓一生等療效標準進行評價。結果:粗隆間骨折平均愈合時間為5~11周,粗隆下骨折平均愈合時間為7~15周。其中有29例達到一期愈合,占82.9%。結論:股骨上段骨折采用股骨重建釘是比較理想的治療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重建釘;股骨;骨折
股骨上段骨折(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是指股骨上段包括轉子下區的骨折,臨床中較為常見且復雜,往往會合并粗隆間或者股骨頸骨折[1]。股骨上段骨折的治療方法較多,效果也各有不同。我院從2009年1月開展股骨重建釘在治療股骨上段骨折的運用研究,獲得顯著治療效果,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院從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股骨上段骨折患者3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齡26~78歲,平均年齡46±7.1歲。左側骨折10例,右側骨折25例。骨折分型情況見表1?;颊咴谑軅?~9天實施手術。
1.2 手術方法患者仰臥常規消毒麻醉,在X線機引導下對位股骨粗隆間骨折,粗隆下骨折可行手術切口輔助對位,適當擴髓,置入重建釘,適當調整重建釘位置利于導絲插入,緩慢置入拉力螺釘,復查釘位,肢體著力點線情況,遠端在置入2枚鎖釘固定,術后早期下床活動,負重逐漸加大,切記操之過急。
1.3 評價標準35例患者出院后均實施定期隨訪,隨訪長達半年至1年,平均隨訪時間為7個月。運用韓一生等[1]療效標準進行評價。
粗隆間骨折愈合時間為5~11周,粗隆下骨折7~15周?;颊哂席熜гu價優26例,良9例,其中29例為一期愈合,占82.9%。所有患者未出現股骨頭壞死、骨質感染、螺釘斷裂等。
3.1 術式的選擇傳統的DHS固定法,極容易導致結合部位的受力不均,出現骨質的二次受傷,同時手術創傷較大,力學上受力不均勻,移位和畸形的發生率較高,采取股骨重建釘后,力學上趨于生理學角度,與重力線重合,加上拉力螺釘和鎖釘的協同,可以有效發揮堅固的力學固定效應[2]。同時手術創面小,受損的周圍軟組織少,利于骨折的恢復,重建釘小而且強度極高,安全系數高。
3.2 手術注意事項①盡量采取患者側臥位,開口處選在粗隆部,方便各種手術操作;②減少手術創面,閉合操作為首選,減少感染出血,對周圍軟組織尤其是骨膜和神經的保護;③穿釘的部位選擇宜在股骨縱軸延長線上,大粗隆頂點內緣和中后1/3交界處的梨狀窩,注意定位要精確否則容易導致對位難度加大,嚴重者可二次骨折;④擴髓時要注意力度的掌握,防止骨折碎塊對周圍組織的二次損傷[3];⑤保持螺釘釘入的角度,注意和重力線、下肢應力線協調一致,否則容易導致骨折處的旋轉分離。
3.3 螺釘固定強度的選擇螺釘入口處骨折幾率較高,要維持螺釘的牢度,有賴于股骨頭內骨質、股骨矩、外側骨皮質三者,而骨折粉碎度或影響到此三者,而重建釘的拉力螺釘和主釘的順滑緊扣,與骨折粉碎度關系不大,所以強調重建釘的早期使用,另外手術以后要囑患者盡快進行肢體活動,進行肢體功能訓練老年人因考慮到骨質疏松等問題,可以適當晚些時間活動。
所以,重建釘進行髓內固定手術,與傳統的鋼板固定相比,其強度性能更好,合并癥發生率也低,對于患者的創面損傷極小,對于Evans(Ⅲ、Ⅳ型)股骨粗隆間骨折,和Seinsheimer(Ⅱ、Ⅲ、Ⅳ型)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治療應為首選,但要注意的是,嚴重的骨質疏松患者應用時要進行詳細的評估。
[1]韓一生,趙廣義,金格勒,等.改良式Gamma釘治療股骨轉子間骨折遠期療效觀察和并發癥分析[J].中華骨科雜志,1998,18(6):347-350.
[2]王建輝,劉長貴.改良式PFN治療股骨轉子周圍骨折[J].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2,17(4):302.
[3]吳曉東,殷小軍,周正明.鎖定鋼板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應用[J].江蘇醫藥,2008,34:1290.
R274.1
A
1007-8517(2012)22-0126-01
201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