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波
吉林省長白山保護開發區中心醫院,吉林 長白山 133613
慢性肺心病常因感染等因素引起急性發作而出現很多并發癥,促使病情進一步惡化,甚至死亡,所以要積極預防和治療并發癥是治療肺心病的重要環節。主要發生的并發癥有以下九種。
肺心病大多數為慢性氣管炎患者,在呼吸道分泌性IgA降低的情況下,其抗病毒及細菌的能力減弱;另外,老年肺心病患者其呼吸道組織大都有退行性改變,呼吸道防御能力減退,所以易引起肺部感染。如果不及時控制,可引起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多種并發癥。故應該積極控制感染,應給予足量、聯合、合理的抗炎治療。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尤其應注意觀察心律、脈搏和神志變化,防止感染性休克的發生。
大多是由于使用利尿劑不當或單純補充低滲液或無鹽液等所造成的。此外,患者久病后食欲較差,食鹽量較少,導致血鈉降低,血漿滲透壓下降,水分進入腦細胞內而引起腦細胞水腫。臨床上出現精神、神經癥狀,其輕、重程度與滲透壓降低程度有關。輕者倦怠、乏力,重者早期出現低血壓、皮膚彈性差,而后出現嗜睡、昏迷等。對此類患者除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外,同時禁用高滲糖類液體。神志清楚、能進食者可鼓勵其進食咸湯之類飲食,及時補充鈉。如昏迷不能進食者應根據血漿滲透壓情況,可靜脈補充高滲鹽水。但在輸液時滴速不宜太快,以免增加心臟負荷。
由于中、重度呼吸衰竭所致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和酸堿失衡等原因,引起腦組織PH下降而出現的神經、精神癥狀,稱為肺性腦病。在一般情況下癥狀與動脈二氧化碳分壓增高程度成正比。當PaO2上升至1.3kPa時,腦血流量可增加50%,當PaCO2為6.7kPa時,患者神志正常;而升至10kPa時,患者則出現神志恍惚。當升至12kPa時,患者則出現昏迷。在患者呼氣時幫助患者輕輕擠壓胸部以提高呼吸運動,促使體內潴留的二氧化碳盡量排出,隨時保持呼吸道通暢,有分泌物時應及時清除。
肺心病和冠心病均為中老年人多發病,兩者常伴存而稱為肺冠心。其臨床表現很復雜,且不典型,易誤診和漏診,其死亡率較單純肺心病者為高。護理此種患者的重點是勤觀察、早發現、早治療,防止猝死。因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者心肌長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再加上被較重的肺功能不全癥狀所掩蓋,故不易出現典型的心絞痛癥狀。如遇感染較重且基本控制,在氣道通暢情況下,患者自訴胸悶、憋氣,應考慮為肺冠心,及時做心電圖、血脂化驗等檢查,以利于盡早確診。如心電圖出現持久性心房顫動及室性早搏且不隨肺心病改善而好轉或消失者,應想到肺冠心的存在。如患者在夜間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伴咳泡沫痰或粉紅色泡沫痰、端坐位好轉者,應考慮到肺冠心的存在。但應想到肺心病由于肺部感染也可產生夜間呼吸困難加重,不能平臥,呈端坐呼吸。肺冠心應用西地蘭治療有效。而肺心病則控制感染后好轉,還應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防止低血鉀,及時發現和糾正心律紊亂,以防猝死。
多由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肺動脈高壓所致。表現為竇性心動過速、房性早搏及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偶爾有心房撲動,很少有心房顫動。肺心病心律失常多在急性期出現,穩定期消失。如出現持續性心房顫動、反復發作的室速、能排除其他原因者應考慮肺冠心的同時存在。故在護理中應注意觀察心律和脈律的變化,必要時進行心電監護。
肺心病并潰瘍者占17%~40%,較非肺心病者高3~6倍,但其發病機理仍未明確。目前認為缺氧、高碳酸血癥及循環瘀滯可使消化道粘膜糜爛壞死。也有學者認為高碳酸血癥時,胃壁細胞碳酸肝酶活性增加以及應用糖皮質激素使氫離子釋出增多,產生應激性潰瘍而出血。在護理中應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與病情變化,注意觀察其大便性質和量,有無潛血。對頑固性腹脹患者應想到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及早給予保護胃粘膜藥物,注意飲食調護,以保護胃粘膜。
由于缺氧、酸中毒、低滲血癥及嚴重感染等因素,引起毛細血管收縮、血流不暢、微循環瘀滯、血液呈高凝狀態而發生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出現血小板進行性下降,3p試驗陽性,纖維蛋白原定量,<2000mg/L.在護理應用中注意嚴密觀察患者有無出血傾,特別在應用肝素治療的過程中更要引起高度重視,同時應去除病因,加強基礎護理。
肺心病多數有阻塞性肺氣腫,經反復感染造成氣道狹窄,致使氣腫的肺泡進一步膨大,最后破裂,融合成大泡。當用力咳嗽或大笑時肺泡內壓力驟增而破裂形成氣胸。在護理中重點為排氣減壓,幫助肺部復張,并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當肺心病患者突然出現呼吸困難、喘憋,排除感染和心力衰竭后,應考慮自發性氣胸的可能,查體時患者氣管移位,患側胸廓飽滿,應立即抽氣減壓,以利于肺部早期復張,同時應積極控制感染。
肺心病急性發作期80%~90%患者發生酸堿失衡,以呼吸性酸中毒多見。堿中毒多位醫源性的,多在治療中發生。主要是因為機械呼吸過度通氣、應用呼吸興奮劑不當和強烈利尿劑等引起。臨床表現以興奮為主者多為堿中毒,應注意去除病因,及時補充酸性藥物;以抑制為主者多為酸中毒,應注意補充堿性液體,注意血氣和血液化學變化。
肺心病為一種多臟器損害的慢性病,可侵犯腎、腦、胃腸、血液系統,涉及的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同時器官衰竭的種類對病死率有很大影響,僅是心、肺衰竭,盡管多次發生,但大多數患者可以挽救,而合并腦、腎、肝衰竭后預后極差。所以在護理中應針對不同的并發癥,給予相應的治療、護理,進一步提高肺心病并發癥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