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娥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人民醫院疼痛科,湖北 松滋 434200
CT引導下腰椎間盤突出癥介入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
劉金娥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人民醫院疼痛科,湖北 松滋 434200
目的:分析CT導引下微創臭氧介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微創介入臭氧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80例,治療3~12個月進行隨訪,根據改良的Macnab療效評判標準進行評價。結果:治愈31例,有效36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83.75%,無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結論:CT導引下微創臭氧介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好,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臭氧;CT導引;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以腰痛、坐骨神經痛為只要臨床表現,臨床上反復發作。CT引導下臭氧治療已經在國外廣泛應用。我院自2007年1月采用此技術,應用CT引導在椎間盤內、椎間盤外注射臭氧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80例,取得了理想的療效,現將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80例患者,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齡26~68歲,平均45.2歲;病程最長6年,最短1個月,平均11.2個月;病變平面:L3~4間隙18例、L4~5間隙41例、L5~S1間隙21例;單節段38例,雙節段42例。術前均經過絕對臥床休息、牽引、推拿按摩、理療等非手術治療,但是效果不明顯,而選擇了此方法治療。所有患者均有相應的臨床癥狀,并經過TC或MRI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均無椎體滑脫、骨性椎管狹窄、黃韌帶肥厚及凝血功能障礙等。
1.2 方法術前對操作間進行常規的紫外線消毒。將臭氧發生器(山東淄博月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醫德康牌CHY-11-B型臭氧發生器)與醫用氧氣瓶(北方氧氣公司生產)連接,注射前調整氧氣的輸出量為4L/分鐘,臭氧的輸出濃度為60μg/L,按下臭氧輸出鍵,聞到魚腥味時用10ml注射器收集臭氧。患者取俯臥位,下腹墊氣枕,對L3~4間隙、L4~5間隙、L5~S1間隙行CT掃描,確定突出的部位,測量穿刺點與椎間盤的距離、設定進針角度與深度(脊正中線旁開6~10cm,角度多是與腰背平面呈30~45°角),在皮膚上做好標記。常規消毒皮膚,鋪洞巾,采用1%的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使用21號穿刺針,在側后方“安全三角區”進入椎間盤,經CT掃面確定進針位置,滿意后行注射操作。將抽取好的10ml臭氧向椎間盤髓核腔內反復注射,直到CT掃描觀察臭氧分布滿意,對于神經明顯增粗的患者,將針尖達神經根旁注入臭氧及5mg地塞米松,再次行CT掃描,觀察溶解情況后拔針,局部穿刺點貼創可貼。多椎間盤突出的患者,按照上述的方法行另一椎間盤注射。對于癥狀嚴重,或者1次療效不佳者,過1月后可行第二次治療。治療后囑患者臥床休息2周,在腰圍保護下逐漸離床活動,出院后3月內禁止參加重體力勞動。
1.3 療效標準根據改良的Macnab療效評判標準[1]進行評價:臨床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恢復工作能力,體能活動好,無神經根損傷;有效:工作能力基本恢復,偶有腰痛或者腿痛,服止痛藥后緩解,對其無依賴性,體能活動好,無神經根損傷;無效:臨床癥狀無緩解,無工作能力,不能停用止痛藥,身體活動受限,神經根損傷體征陽性。
2.1 臨床療效經過治療后,所有患者的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緩解,術前癥狀嚴重者,術后疼痛緩解顯著,但是1月后,個別患者癥狀反復,行第2次治療。對所有的患者進行12~24個月的電話隨訪,治愈31例,有效36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83.75%。
2.2 不良反應本組無不良反應,這與國內外相關的文獻報道相一致,但是要嚴格無菌操作,防治椎間盤感染;穿刺時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神經根;注射時要按節奏感逐漸加壓,防治纖維環破裂發生。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因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表現的一種綜合征[2]。髓核最主要的大分子結構為蛋白多糖,其帶負電荷,吸正電荷到髓核基質內,使髓核質內滲透壓升高,致使椎間盤內壓力增高而引起一系列的癥狀[3]。臭氧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機制為:①氧化作用:臭氧具有不穩定特性和很強的氧化能力[4]。臭氧濃度為60μg/ml時能夠充分氧化分解髓核內蛋白質、多糖大分子聚合物,髓核被氧化后體積逐漸縮小、固縮,對神經根的壓迫消失;纖維環完全破裂時溢出的髓核可以引起神經根和免疫性炎癥。神經根周圍注射合適濃度的臭氧后可以氧化神經根表面及周圍的髓核結構,消除其化學刺激性和免疫源性而對神經根及硬膜結構無任何損傷。在構成椎間盤的組織結構中,髓核中的蛋白多糖含量最高,達到髓核干重的40%~60%,而臭氧可以特異性氧化蛋白多糖,對纖維環和軟骨終板作用甚小;②抗炎作用:通過拮抗炎癥反應中的免疫因子釋放、擴張血管、改善靜脈回流、減輕神經根水腫及粘連,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③抑制免疫反應:纖維環斷裂后釋放的糖蛋白和β2蛋白等作為抗原物質,使機體產生免疫反應,臭氧具有抑制免疫的作用[5];④鎮痛作用:神經末梢因被炎癥因子和突出髓核所釋放的化學物質(如SP、PLA2等)激活而產生疼痛。臭氧的強氧化作用能迅速使上述炎性化學物質失活而達到鎮痛作用。
目前對于介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還有經皮切吸術、膠原酶注射術、激光氣化治療術,各家報道的療效不一,筆者認為臭氧注射術有以下優點:創傷小、感染率低、術后不良反應及并發癥少、操作簡便、成本低等,并且療效顯著。隨著普及應用,術者的經驗積累,對適應癥的選擇及穿刺方法的改進,療效會進一步的提高,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1] 任芹,萬燕杰,等.CT引導下經惻隱窩行突出物內外溶盤術治療腰椎鍵盤突出癥[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27(4):326-327.
[2] 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第七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49.
[3] 王翔奕,黃迅,等.腰椎間盤突出癥臭氧治療與保護治療的療效比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9,17(19):1514-1515.
[4] 王勇,袁偉東.CT引導下臭氧介入治療97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0,18(5):48-49.
[5] 孫士永,閔建強,等.CT引導下經皮穿刺臭氧消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頸腰痛雜志,2009,30(3):280-281.
R681.5+3
A
1007-8517(2012)15-0109-02
201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