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永華 伊 飛
(山東省桓臺縣人民醫院,256400)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早期以感覺障礙為主,感覺肢體末端麻木,有踩棉感、蟻爬感、痛覺過敏等感覺異常。也可表現為酸痛、灼痛、針刺痛等,有時劇痛難以忍受,夜間加重,可為對稱,也可單發,一般下肢較上肢重。嚴重者可致肌肉萎縮、不完全性癱瘓、截肢,嚴重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關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病因和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臨床上主要針對其可能發病因素等進行干預治療,但療效并不十分滿意。近年來筆者應用針刺醒腦開竅法為主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50例,并與單純藥物治療48例相比較,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98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均為在本院就診的門診或住院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和對照組48例。治療組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最小41歲,最大79歲,平均64.4歲;病程最短0.6年,最長7年。對照組中男26例,女22例;年齡最小40歲,最大79歲,平均65.3歲;病程最短0.8年,最長7.6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參照《糖尿病及其并發癥中西醫診療學》[1]中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斷標準。
治療組:采用針刺醒腦開竅法為主治療[2]。針刺主穴取人中、內關、合谷、三陰交、風池、完骨。輔穴取尺澤、極泉、委中、上星、印堂。
具體操作如下:①雙側內關穴,直刺0.5~1寸,針下產生得氣感后采用捻轉提插結合瀉法1min;②人中穴(水溝)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雀啄法,以眼球濕潤或流淚為度;③雙側風池穴、雙側完骨穴均針向喉結,進針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頻率捻轉補法1min;④極泉穴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經上取穴,避開腋毛,直刺進針,用提插瀉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脹和抽動感為度;⑤尺澤穴屈肘成120°直刺1~1.5寸,采用提插法,使患側上肢抽動3次為度;⑥雙合谷穴針向三間穴方向透刺進針1~1.5寸,采用提插瀉法;⑦雙側三陰交穴,沿脛骨內側緣與皮膚呈45°,斜刺進針1~1.5寸,用提插手法補法,使患側下肢抽動3次為度;⑧雙側委中穴均直刺1~1.5寸,采用提插法,使患側上或下肢抽動3次為度;⑨上星穴、印堂穴采用雀啄法,捻轉提插結合瀉法1min。以上穴位施術強度均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其中人中、內關、合谷、三陰交、風池、完骨、上星、印堂留針30min。每星期治療5次,共治療4個星期后觀察療效。
對照組:口服彌可保,每次500μg,每日3次;維生素B1片10mg,每日3次,共服用4個星期后觀察療效。
療效評價標準:顯效:感覺異常、疼痛、麻木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淺感覺及肌腱反射明顯改善或基本恢復。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淺感覺及肌腱反射明顯改善。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變化或加重。
結果:治療組50例,顯效24例,有效2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2%;對照組50例,顯效19例,有效16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7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中醫稱為“消渴”病,情志不暢、飲食不節、勞倦內傷均可導致肝郁氣結,郁久化熱,肝火肆虐,胃火中燒,傷陰化燥而成消渴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屬于中醫“痹證”、“痿證”范疇,又可稱為“消渴病痹痿”。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中醫學認為是由于消渴病日久,臟腑虧損,因虛致實,病機為氣血虧虛,血運無力,脈道澀滯,導致瘀血阻絡,筋脈肌肉失去溫煦濡養而發為本病。對臟腑虧損的認識,醫家多從肝腎論治,從其臨床表現來看,其病機與瘀血關系密切。氣陰虧虛是本,瘀血阻滯、脈絡不通是標,氣虛血瘀貫穿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病程的早、中、晚各期,血瘀是其發病的病機關鍵。醒腦開竅針刺法是石學敏教授基于對中風病基本病理機制“竅閉神匿,神不導氣”而總結出的新型針刺方法。用此針法治療中風療效已得到多方證實,但是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方面未有嘗試,醒腦開竅法中這幾個腧穴都是靠近神經干的腧穴,再結合每個腧穴的針刺效應而達到相應效果。這幾個腧穴的針刺操作是通過對穴位局部相應神經干的適量刺激配合其他腧穴的針刺治療,借鑒其神經系統解剖生理知識,在部分腧穴的針刺操作中既刺穴,又刺經,共收開竅醒神、疏通經絡、逐瘀通脈、止痛之功。同時,針灸能夠調節胰島素和血糖水平,降血脂,改善微血管病變,以及促進損傷神經局部炎癥水腫的消退,加速局部變形、壞死、崩解產物的吸收。從而有效促進神經髓鞘及軸突的再生。本方法的技術特色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取穴方面,醒腦開竅法主穴取人中、內關、合谷、三陰交、風池、完骨等穴,可益氣活血、滋補肺腎治其本,輔穴取尺澤、極泉、委中等活血通絡止痛治其標。標本兼治,諸穴合用共收固本通絡止痛之效。其次,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嚴重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患者多伴有精神抑郁等神志改變,通過醒腦開竅針刺法開竅醒神、疏通經絡,可同時改善患者焦躁情緒,有效促進患者康復,也體現了《靈樞·本神》[3]“凡刺之法,必本于神”的“治神”思想。三是醒腦開竅法中這幾個腧穴都是靠近神經干的腧穴,既刺穴,又刺經,能夠有效促進神經髓鞘及軸突的再生。總之,針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機制可能是多方面的,或者是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針刺對患者的微循環、血液流變學等均有顯著調節作用。可見針刺治療的機制是非特異性的、多元性的。其調節氣血等作用可在多系統、多臟器、多層次水平上發揮作用,對機體的多種生理功能都具有調節作用。針刺醒腦開竅法為主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簡便、有效、不良反應小的優點。
[1]呂仁和.糖尿病及其并發癥中西醫診療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391.
[2]王啟才.針灸治療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68.
[3]傅景華.黃帝內經靈樞.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