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學敏
(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中醫院,037400)
橈骨遠端骨折是上肢最常見的骨折,是指橈骨遠端關節面以上2~3cm以內的骨折[1],根據受傷姿勢和骨折移位不同可分為伸直型(Colles骨折)、屈曲型(Smith骨折)、背側緣和掌側緣(Barton骨折)4種類型,臨床以伸直型最多見。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我科采用手法整復塑形小夾板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患者457例,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本組457例,男173例,女284例;年齡9~84歲,平均55.7歲;左側235例,右側212例,雙側10例。骨折類型:Colles骨折376例,Smith骨折56例,Barton骨折25例。其中53例為粉碎性骨折。傷后至就診時間1h~1天。
1.手法復位與塑形小夾板固定:手法整復前均監測血壓,脈搏,不行麻醉。患者年輕取坐位或仰臥位,年齡偏大、體質虛者,采取硬板床平臥位。一助手雙手環握患肢前臂上部,另一助手一手握患肢拇指,一手握患肢手掌,兩助手對抗連續牽引1~2min,當感覺到有彈響感時,即將骨折斷端重疊或嵌插部牽開。對于Colles骨折,在持續牽引下,術者一手握著骨折近端尺側,另一手握著骨折遠端橈側,用力對抗擠壓,矯正橈偏畸形。然后術者雙手拇指放于骨折遠端背側,食、中、環指放于骨折遠端掌側,向背側加大成角,驟然反折屈腕尺偏,一手保持患肢的掌屈尺偏位,另一手手指觸摸骨折部位,檢查骨折復位情況。經X線透視確定復位滿意后,以定制塑形小夾板外固定,背側及橈側直型小夾板超腕關節,掌側尺側塑形小夾板外固定,不需加壓墊。如有游離骨塊,復位后加壓墊固定。
對于Smith骨折,在持續牽引下,術者用兩手拇指將骨折遠端由掌側向背側推擠,同時用食、中、環指將近端由背側向掌側擠壓。復位后術者用手掌握住骨折部固定。牽引手指的助手將腕關節緩緩背伸,使屈肌腱緊張,防止復位后骨折塊移位。經X線透視確定復位滿意后,行前臂背伸尺偏位定制塑形小夾板固定。
對于Barton骨折,在持續牽引下,將患肢輕度旋前,使其處于掌屈尺偏位,緩慢旋轉患肢遠端,使脫位的腕關節復位。對于掌側移位的Barton骨折,兩拇指擠壓骨折塊,使之復位,再將腕關節輕度掌屈,恢復關節面平整后將患肢以定制塑形小夾板固定于輕度掌屈尺偏位;對于背側移位的Barton骨折,兩拇指擠壓骨折塊,骨折復位后使腕關節輕度背伸,恢復關節面平整后,將患肢以定制塑形小夾板固定于輕度背伸尺偏位。
2.固定后處理:定制塑形小夾板固定后三角巾懸吊患肢于肘關節屈曲90°位,囑患者回家后行肩、肘、手指等關節功能鍛煉。內服中藥或中成藥,按骨折三期用藥原則用藥,調整小夾板,定期復診,4~6周后拍片復查,骨痂生長滿意后拆除定制塑形小夾板行患肢腕關節功能鍛煉。
療效評定標準:優:X線片示骨折愈合,解剖復位,腕關節及前臂旋轉功能正常,無疼痛,掌傾角10°~15°,尺偏角20°~25°。良:X線片示骨折愈合,功能復位,外觀無明顯畸形,掌傾角3°~6°,尺偏角13°~17°,腕關節及前臂旋轉功能正常,偶有疼痛;可:X線片示骨折愈合,骨折遠端輕度橈偏或背側移位,腕關節功能輕度受限,局部輕度疼痛,勞累后加重,掌傾角0°~2°,尺偏角10°~12°;差:骨折愈合,外觀畸形,腕關節功能受限,局部疼痛呈持續性,但能忍受。
療效評定結果:本組患者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3個月~1年,平均3~4個月。按上述標準評定療效,本組優376例,良63例,可8例,差10例。移位明顯者改為手術治療。
1.橈骨遠端骨折約占整個前臂骨折的75%,主要發生在兩個年齡組,即6~10歲和40~69歲。在50歲以上中老年人女性為男性的6~7倍。兒童橈骨遠端骨折發生于干骺端,很少累及關節面,大多為青枝骨折,容易復位。與此相反,老年人多伴有骨質疏松,易形成粉碎性骨折,關節面受損比例明顯增加。所以整復應注意糾正掌傾角和尺偏角恢復,解剖復位。否則會影響腕關節及手指功能。
2.橈骨遠端骨折的治療方法較多,目前主要有石膏外固定、夾板外固定、支具外固定、經皮穿針內固定、帶釘石膏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及切開復位內固定等。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時,應根據不同的骨折類型、骨折移位粉碎程度、軟組織損傷情況及患者年齡等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一般來說,穩定性骨折可采用閉合復位后外固定,如石膏、夾板或支具外固定[2];而不穩定性骨折在采用非手術療法治療無效后,可選擇經皮穿針、外固定支架或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
手法整復定制塑形小夾板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具有以下特點:①方法簡便,患者易接受;②取材方便,費用低廉,不需住院,可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③克服了管形石膏易導致和加重骨筋膜室綜合征的危險,同時克服了普通小夾板固定易松動、骨折易移位的缺陷;④手指各關節、肘關節、肩關節可以正常活動,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⑤免除了切開復位對局部造成2次損傷,對腕關節功能影響較小。
依據不同的骨折類型選取不同的固定方式是決定治療成敗的前提。對于Colles骨折,初始2~3周采用掌屈尺偏位定制塑形小夾板固定,使橈背側軟組織緊張,有利于保持骨折的恢復。對于Smith骨折,采用前臂屈伸尺偏位定制塑形小夾板外固定,使屈肌腱緊張,可防止復位后骨折塊移位。對于Colles骨折,掌屈尺偏位定制塑形小夾板固定,有利于腕關節功能恢復,而且可以防止因腫脹消退骨折再移位,起到較好的矯形作用。
定制塑形小夾板固定過程中應注意:①觀察患肢遠端血供情況,避免組織壞死;②在復位過程中,骨折處有較大血腫應適當抽吸,以防止因固定而導致骨折局部張力過大;③固定把握好松緊適宜的原則,避免骨筋膜室綜合征發生;④早期指導患者加強手指及肩、肘等關節的功能鍛煉。
歌訣:橈骨遠端伸直型,別名又叫科力氏[3]。
屈曲又叫史密氏,掌緣又叫巴爾通。
科力骨折最常見,餐叉槍刺畸形現。
常用牽抖來復位,橈背夾板超關節。
[1]陳孝平.外科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959-963.
[2]譚宗奎,陳莊洪.橈骨遠端骨折治療方式的選擇及治療中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中醫正骨,1997,9(5):52-53.
[3]鄧運明 .中醫骨傷科學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