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英 田 謐 林 艷
(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長春130021)
肝硬化為臨床常見疾病,肝硬化腹水則是肝硬化晚期出現的并發癥。2011年10月~2012年4月,我們以塌漬照射法治療了13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效果較滿意,現總結如下。
全部13例均為我院門診及住院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齡35~66歲,平均49.5歲;病程4~10年,平均7.6年。13例患者腎功能均在正常范圍。
西醫診斷標準[1]:①病史:有病毒性肝炎、長期大量飲酒史和藥物性肝損害等能夠導致肝硬化的基礎疾病病史。②癥狀:有肝功能減退及門靜脈高壓的臨床表現。③理化檢查:肝功能檢測可有血清白蛋白下降,血清膽紅素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表現;B超或CT檢查示肝硬化和腹腔積液。
中醫證候診斷標準[2]:肝郁脾虛型:以腹脹、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為主癥,以惡心嘔吐、煩躁抑郁、大便稀溏、舌質淡、脈弦或弦緩等為次癥。
低鹽、高蛋白飲食,并予復方氨基酸(15 AA)注射液250ml,每日1次靜點。
塌漬照射法:將大腹皮、桑白皮、車前子、茯苓、豬苓各15g,丹參、桃仁、紅花、赤芍等各5g,共研細末,用蜂蜜或食醋調成糊狀。囑患者排尿后取平臥位,暴露臍部。將已做成的藥膏均勻攤在紗布(規格6cm×6cm×0.5cm)正中,再將藥膏紗布貼于神闕穴。然后將電磁波治療器的燈頭置于神闕穴正上方30cm處,開始治療。每次20min,每日1次,20日為1個療程。
一般護理:首先護士應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知其塌漬照射法的治療目的、作用原理、治療效果及安全性,消除其緊張、恐懼、擔憂等心理,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其次,護士應做好臍周皮膚的檢查工作,觀察皮膚是否有紅腫、破損、傷口等情況。若有上述情況則不應做塌漬照射治療。最后,創造舒適的治療環境,使患者保持放松狀態。
飲食護理:肝硬化腹水患者的飲食原則為:高熱量、富含維生素、富含礦物質、高蛋白質、低脂、少鹽或無鹽飲食。可補充維生素、糖類、牛肉、豬瘦肉、蛋類、魚類、乳制品、綠葉蔬菜等。忌油膩、辛辣食物,戒煙戒酒。
病情觀察: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調節電磁波治療器的溫度,密切注意患者的四大生命體征,注意是否出現過敏反應等。如出現上述情況,則立即通知醫生,對癥處理。
注意事項:治療前囑患者稍多飲水,且不可在空腹或飯后30min內即行該治療方法,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療效判定標準[3]:顯效:B超檢查提示腹水完全消退,癥狀、體征完全消失,肝功能正常;有效:B超檢查提示腹水明顯減少,癥狀、體征明顯緩解,肝功能改善;無效:B超檢查提示腹水不減或增多,癥狀、體征未改善或加重,肝功能未見改善。
結果:本組13例患者,顯效4例(30.77%),有效7例(53.85%),無效2例(15.38%),總有效率84.62%。
神闕穴位于臍中,系任脈之經穴,其可治療虛證、腹脹、腹痛、瀉利等證。本研究選擇的治療方法是以中醫傳統塌漬法與現代電磁波的磁效應和熱效應相結合,具有減少炎性滲出、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擴張汗腺、加快病理產物排泄、促進腹水消退等作用。方中大腹皮、桑白皮、車前子、茯苓、豬苓等可健脾行氣,疏肝利水;丹參、桃仁、紅花、赤芍等活血化瘀。綜上可見,在神闕穴行塌漬照射法具有調理脾胃、疏肝行氣、利水之功效。
在塌漬照射法治療肝硬化腹水的過程中,護士提供合理、正確、適當的護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治療前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心理調節及飲食護理,不僅可以使患者對本病有充分的認識,積極配合治療。又可消除不良情緒,有利于疾病的治療,飲食方面的指導則可避免患者攝入不宜的飲食而加重病情。在行塌漬照射治療時,檢查臍周皮膚的情況,調整電磁波治療器適宜的溫度,關注患者病情的變化,可避免發生意外事件,提高該療法的安全性。
綜上,以塌漬照射法治療肝硬化腹水,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可取得滿意效果,且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值得推廣應用。
[1]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 .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448-452.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47.
[3]李秀河,侯曉.灸藥并用,溫陽行氣治療肝硬化腹水腹脹觀察.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