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琦 劉子航 盧泰山
(河南省周口市中醫院,466000)
白癜風是皮膚科臨床常見的、病因不明的、以局部色素脫失為特征的皮膚病。我院應用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聯合姜薟二白丸口服治療白癜風,經過臨床應用觀察,取得顯著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60例患者均來自我院2011年1~9月的皮膚科門診,年齡8~56歲,性別不限,臨床病變為局限型和散發型,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2例,對照組28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發病部位上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有患者近1個月內均未接受過光療或其他系統用藥治療。
兩組患者均給予口服姜薟二白丸(本院制劑中心生產),每日3次,每次6g。
治療組采用NB—UVB治療儀(上海希格瑪高新技術有限公司生產,波長311nm)照射,按照儀器的操作說明書,起始量均為0.4J/cm2,每次增加劑量0.1~0.3J/cm2(無或輕度紅斑),紅斑明顯肉眼可辨者不增加劑量,中、重度紅斑凈減前次劑量的10%~20%。累計最高單次劑量為3.0J/cm2,隔日1次,每次照射時患者和操作人員戴紫外光防護鏡,并對其生殖器部位遮蓋保護。對照組不給予NB—UVB照射。兩組均3個月為1個療程。
療效判定標準:痊愈:為皮損完全消退,恢復正常膚色;顯效:為白斑部分消退或縮小,恢復膚色的面積占皮損>50%;有效:為白斑部分消退或縮小,恢復膚色的面積占皮損面積≥10%而≤50%;無效:為白斑無變化或縮小,恢復正常膚色面積<10%。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治療總例數×100%。
治療組32例,痊愈10例,顯效12例,有效6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68.75%。對照組28例,痊愈3例,顯效6例,有效9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32.14%。兩組總有效率經統計學處理P<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不良反應:治療過程中無1例患者因不良反應而終止治療,也無患者出現光毒反應。僅6例患者出現輕度瘙癢,給予對癥處理癥狀消失。
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病因不明的局部色素脫失,影響美容,易診難治。本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明了,近年來通過臨床、組織病理、病理生理、遺傳、生化、免疫等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自身免疫、黑細胞自身破壞及神經化學因子等學說[1]。UVB照射可促進人角質形成細胞(KC)釋放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它是黑素細胞的有絲分裂原;UVB還促進KC分泌內皮素—1,引起黑素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同時UVB的免疫抑制作用能使移行及增殖的黑素細胞免遭破壞[2]。中醫學認為,白癜風由氣滯血瘀,血不滋養肌膚而成[3]。姜薟二白丸由姜黃、豨薟草、補骨脂、白芷、白蒺藜、何首烏、紅花、丹參、旱蓮草、黃芪等組成,具有疏肝理氣、補益肝腎、活血通絡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丹參、白蒺藜等能使酪氨酸酶的活性增高[4]。旱蓮草、何首烏、黃芪等補肝腎,益精血,提高免疫功能,顯著增加血中酪氨酸酶的活性,促進多巴胺水平增高,促進色素形成[5]。補骨脂中含有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等物質,能提高皮膚對紫外線的敏感性,增強紫外線抑制表皮中的硫基,增強酪氨酸活性,加速黑素體的生成和轉移,使脫色素性病變恢復正常。白芷中含有呋喃香豆類物質,能提高對紫外線的敏感性,促進黑色素細胞的代謝,加速黑素體的形成。兩者合用可更好地提高療效,縮短治療周期。
[1]趙辨.臨床皮膚病學.南京: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047.
[2]Castanedo-CazaresJP,Lepe V ,Moncada B.Repigmentation of chronic vitiligo lesions by followin g,tacrdimus plus ultraviolet-B-narrow-band.Photodermatol Photoimmunol Photomed,2003,19(1):35-36.
[3]顧伯華.實用中醫外科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523.
[4]許愛娥,王遂泉,周渭珩.常用中藥對酷氨酸酶的激活作用.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1998,31(1):48.
[5]程史紅,高銀花,唐鴻珊.祛白片治療白癜風療效觀察 .皮膚病與性病,1999,2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