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
(福建龍巖市新羅區(qū)農(nóng)業(yè)局,364000)
龍巖市早春甘藍品種對比試驗
黃鳳
(福建龍巖市新羅區(qū)農(nóng)業(yè)局,364000)
2010-2011年引進3個早春甘藍品種進行比較試驗,以美球品種作為對照,從產(chǎn)品的生育期、植物學性狀、產(chǎn)量及抗性等方面展開試驗,其中,TIARA性狀表現(xiàn)突出,適合在龍巖市新羅區(qū)種植,可進一步擴大試驗示范。
甘藍;品比試驗;性狀
甘藍是新羅區(qū)的主要蔬菜作物,常年種植面積達萬余畝。近幾年新羅區(qū)甘藍主要栽培品種單一,為篩選出既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又適合于福建龍巖早春種植的新品種,2010-2011年福建龍巖市新羅區(qū)農(nóng)業(yè)局蔬菜站引入了3個早春甘藍品種與當?shù)氐奶厣贩N美球進行品比試驗。
試驗地選在龍巖市新羅區(qū)紅坊泰華蔬菜基地的鋼架大棚內(nèi),海拔360 m,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區(qū),常年平均氣溫19.5℃,降雨量為1 710~1 900 mm,有效積溫6 900℃,土壤pH值6.5,砂質(zhì)壤土,肥力中上,耕作層厚度為25 cm,前作為瓜類蔬菜。
TIARA(意大利)、派羅(荷蘭)、美華(日本)、美球(中國),共4個品種,其中,以美球為對照,詳見表1。
每小區(qū)長6 m,寬1.75 m (含溝),小區(qū)面積10.5 m2,設(shè)4次重復(fù),隨機區(qū)組排列。各參試品種統(tǒng)一于2010年12月22日播種,2011年1月26日定植,株行距為35 cm×45 cm,每小區(qū)定植54株,折合667 m2種植3 430株。
參試種子均為精選商品袋裝種子。大田定植前7 d,機耕深翻土地,同時每667 m2撒施雞糞1 000 kg,并整成饅頭形畦,畦中間開溝,每667 m2施入東方紅復(fù)合肥(15-15-15)50 kg、過磷酸鈣30 kg,待菜苗成活后20 d定植,定植要選擇傍晚進行,定植后澆水定根。因為大棚長期用于種菜,土壤肥力足夠,后期不再追肥。菜苗成活后即用科佳(100 g/L氰霜唑懸浮劑)2 000倍液和福帥得 (500 g/L氟啶胺懸浮劑)2 000倍液防治根腫病和軟腐病。另外,每667 m2用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康寬)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蟲2~3次,用杜邦克露 (霜脲·錳鋅)500~700倍液噴霧殺菌防治。
收獲時每小區(qū)隨機選10個葉球考察植物學性狀,分小區(qū)收獲,并計算產(chǎn)量。

表1 參試早春甘藍品種的名稱及種子來源
由表2可以看出,參試的4個品種的播種期、出苗期、定植期相同;從收獲期來看,TIARA和派羅的收獲期較早,其余2個品種較遲;美球的生育期最長,從定植到收獲需要90 d,其次為美華,從定植到收獲需83 d,TIARA和派羅的較短,從定植到收獲需70 d。
從表3可知,美球植株最高,開展度最大,分別為31 cm和58 cm×58 cm,美華植株最矮,開展度最小,分別為27 cm和51 cm×51 cm。

表2 參試早春甘藍品種生育期比較
外葉數(shù)派羅和美球并列第一,為19片,其次為TIARA,17片,外葉數(shù)最少的是美華,11片。TIARA和美華的葉片為深綠色,其余2個品種的葉片為淺綠色;蠟粉則美華和美球較多,其他2個品種蠟粉較少。
球形方面,TIARA呈圓錐形,美華呈扁圓形,其余2個品種均為圓形;球高以派羅的最高,達15.1 cm,其次是TIARA,15.0 cm,最矮的是美華,為12.9 cm;球徑最大的是美華16.2 cm,其次是派羅,為14.6 cm,最小的是美球,為13.5 cm;派羅的中心柱最長,為9.1 cm,其次為美球,9.0 cm,最短的是美華,為8.2 cm;緊實度,TIARA為極緊,美球為緊,派羅和美華為較緊。
由表4可見,單球毛質(zhì)量和單球凈質(zhì)量最高的是TIARA,為1 844 g和1 280 g,其次是美球,分別為1 662 g和1 116 g,最低的是美華,分別為1 608 g和 1 054 g;凈菜率最高的是 TIARA,達69.4%,其次為美球,67.1%,最低的是派羅,為65.2%。
產(chǎn)量方面,667 m2產(chǎn)量最高的是TIARA,為4 226.56 kg,派羅居第二位,產(chǎn)量最低的是美華,各品種產(chǎn)量從高到低依次為TIARA>派羅>美球>美華。
由表4可以看出,區(qū)總球數(shù)最多的是TIARA,52個,最低的是美球,47個;抽薹率最高的是美球,為12.96%,其次是美華,為9.26%,最低的是TIARA,為3.70%;商品率最高的是TIARA,為96.30%,其次是派羅,為94.44%,最低的是美球,87.04%;各品種抗性排名從高到低依次為TIARA>派羅>美華>美球。
通過比較試驗可以看出,參試的4個早春甘藍品種中,TIARA和派羅生育期最短,能彌補早期市場供應(yīng),有利于生產(chǎn)者安排最佳的銷售時間,產(chǎn)生最大的經(jīng)濟效益;產(chǎn)量最高的是TIARA,每667 m2達到4 226.56 kg;商品性狀最好的也是TIRAR。綜合來看,TIRAR不僅外觀好,耐裂球,而且商品率及抗性都排在第一位,最適于在本地區(qū)生產(chǎn),可進一步擴大試驗示范。而派羅各方面略次于TIARA,但其生育期與TIARA相同,可作為特早熟品種進行進一步試驗栽培。美華由于株型及開展度偏小,可適當增加密度,以獲得最佳產(chǎn)量。
Comparison of Early-spring Cabbage Cultivars in Longyan City
HUANG Feng
(Xinluo Agricultural Bureau,Longyan,Fujian 364000)
Taking the cultivar Meiqiu as the control,the comparative experiment of three introduced early-spring cabbage cultivars was carried out during 2010-2011,and their growth periods,botanical characters,yields and resistance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ltivar TIARA performed well and was suitable for growing in Xinluo district, meanwhile we could expand the experiment demonstration of the cultivar TIARA.
Cabbage;Cultivar comparative test;Characters
10.3865/j.issn.1001-3547.2012.18.011
黃鳳(1984-),女,管理學、金融學雙學士學位,助理農(nóng)藝師,專業(yè)為蔬菜,電話:13685950030,E-mail:huangf1104@163.com
2012-06-19

表3 參試早春甘藍品種植物學性狀比較

表4 參試早春甘藍品種產(chǎn)量和抗性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