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近期報道,中國政府控股的石油生產企業通過收購身陷困境的能源企業和能源項目,并大膽進入之前很少有企業敢涉足的地區進行油氣開發,使得中國海外石油年產量大幅提高,據估計大致相當于世界第15大原油生產國挪威一年的總產量。
據美國《世界煉油商務文摘周刊》近期報道,美國能源信息署預測,今后20年間美國頁巖油總量可能翻一番。目前美國頁巖油產量占國內原油產量的12.5%,預計2035年將達到20%左右。
據美國《油氣雜志》7月2日報道,根據能源咨詢公司IHS開發的成本指數統計,2012年一季度上游油氣設施的建造和運營成本已接近歷史最高紀錄。IHS認為,不斷上漲的油價刺激了對油田設施和服務的需求。
據美國《油氣雜志》7月2日報道,根據加拿大石油生產商協會統計,2011年加拿大原油產量300萬桶/日,為世界第六大石油生產國。預計2030年加拿大原油產量將達到620萬桶/日,其中油砂油將達到500萬桶/日。
據美國《石油情報周刊》7月23日報道,俄羅斯原油出口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油出口約占俄羅斯日出口量一半的俄羅斯石油公司、蘇爾古特石油公司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等國有龍頭企業,將其大部分出口原油直接賣給殼牌、道達爾、雪佛龍等國際石油巨頭,這種直接銷售模式大大削弱了石油貿易商的作用。
據道瓊斯倫敦8月6日消息,殼牌公司首席財務官西蒙·亨利稱,受歐元區債務危機影響,公司決定撤回部分存在歐洲銀行的資金,并考慮購買美國國債或存入美國銀行。
據《橡膠與塑料新聞》日前報道,國際能源咨詢機構IHS公司最近發布研究報告稱,未來4年世界乙烯-丙烯彈性體(俗稱“乙丙橡膠”)需求將以接近5%的年均速度增長。該材料通常被用來制造汽車零部件,目前亞洲市場是其最大的市場之一。
據《世界煉油商務文摘周刊》8月13日報道,美國能源信息署最近表示,由于中西部地區干旱導致玉米減產,今年的美國乙醇產量預期已經調低,但預計到2013年下半年就能恢復。與此同時,巴西出口美國的乙醇量大增,到今年8月為止,巴西已出口乙醇1226.5萬桶,同比增加143%。
據美國《化學周刊》7月20日報道,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化工集團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石油化工綜合生產商之一,主要使用天然氣為原料,產品包括甲醇、乙二醇等。該公司計劃擴大尿素和石化產品產能,并且投入資金發展技術,以成為亞太地區的石化領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