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艷梅
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煤電集團職工總醫院心內科,山西 太原
人工心臟起搏器是通過人工心臟起搏器發放脈沖電流通過導線和電極的傳導刺激心肌使之興奮和收縮,從而代替正常心臟起搏,以治療某些心律失常所致心臟功能障礙,對病竇綜合征患者植入心臟永久起搏器取得很好的療效。
(1)讓患者平臥位運回監護病房,采取24小時制動,立即做體表心電圖一份,術后48小時持續心電監護,密切觀察心率、脈搏、心律的變化,特別注意觀察心率和起搏頻率是否一致,并觀察有無各種心律失常,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2)體位:取平臥位或略向左側臥位,告訴病人臥床休息的重要性,告知病人勿用力咳嗽,以防電極脫落,臥床休息期間協助病人進行生活護理。(3)傷口護理:埋藏起搏器局部傷口,沙袋壓迫6~8小時,確定無出血后移開,按無菌原則定期更換敷料,術后第三天取平臥位,術側肢體適當活動,仍不宜抬高,七天內不宜洗澡,一般按術后七天拆線。(4)加強飲食生活護理:術后可正常進食,給予低鹽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飲食,注意蛋白質、維生素的攝入,以促進傷口愈合,同時攝入適當的纖維和水分,以保持大便通暢。(5)生活護理:術后患者臥床休息,術側肢體制動,因此要加強與患者溝通,以滿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在不影響患者休息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家屬探侍,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適當變換患者的體位,增加患者的舒適度。
(1)適當鍛煉:體力活動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避免過度勞累,術后三月內避免術側肢體劇烈活動和搬運重物,以防電極移位和囊袋出血,每天根據身體情況適當活動。(2)生活規律,戒煙酒,進食不宜過飽,情緒穩定,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囑其定時定量服藥。(3)告知病人起搏器設置頻率及使用年限,避開強磁場和高壓,囑病人一旦接觸某種環境或強磁場干擾時,立即離開現場。(4)教會患者自己數脈搏,每日清晨起來或靜坐15分鐘后,監測脈搏,了解起搏情況,若出現脈搏明顯過快和過慢或頭暈胸悶乏力等不適及時就診。(5)妥善保管起搏器卡,外出隨身攜帶,便于出現意外及時為就診提供信息。(6)定時隨訪,出院后每1~3月隨訪一次,穩定后每半年隨訪一次,以后按起搏器限定的年限縮短隨訪時間,若出現心悸、胸悶、頭暈或黑蒙及電池耗盡,使起搏器脈沖緩慢或出現呼吸困難時縮短就診時間,在電池耗盡前更換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