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姬玉
吉林省琿春市婦幼保健所兒??疲?琿春 133300
新生疾病篩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減少出生缺陷的三級預防措施之一。《母嬰保健法》及其實施辦法已明確規定醫療保健機構應逐步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并將其列入母嬰保健技術服務項目。我市自2009年開始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建立以省為篩查中心,我市婦幼保健所為分中心,市醫院和礦務局總醫院為采血機構的篩查網絡。截止2011年12月31日已篩查新生兒3056人次。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經驗,也發現了一些問題?,F把我市新篩工作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簡述如下。
1.1 篩查率低 篩查率可以反應我市新篩開展情況,是新篩中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只有保證足夠高的篩查率,才能有效地把患兒篩查出來,通過及時治療,避免智殘的發生,從而達到篩查目的。目前我市篩查率還相當低,其主要原因:許多足月順產新生兒住院時間不足72小時;宣傳不到位;新篩工作者沒有充分認識到新篩的重要性,沒有盡到應有的告知義務;許多家長抱僥幸心里;利益分配不合理,未能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等。針對以上問題,應加大宣傳力度,贏得社會廣泛支持,通過多種媒體進行宣傳,作到家喻戶曉。搞好培訓工作,既要搞好業務培訓使新篩工作人員掌握嫻熟的技術,也要注重思想認識和法律意識的培訓,使每一位新生兒依法享有權利;使家長認識到新篩的重要性。對于各種原因 (早產兒、低體重兒、提前出院)沒有采血者,應通知其家長20天內到接產單位采血,可提高篩查率。
1.2 采血卡片填寫不規范 采血卡片填寫存在缺項、漏項、字跡不工整等現象,給可疑患兒的召回、隨訪帶來難度。填卡人員應經過統一培訓,合格后才能上崗,應以高度的責任心,認真填寫卡片中的每一項,尤其是聯系地址和聯系電話以及其他的相關資料,確保給臨床診斷提供參考和能順利地找到可疑患兒,并要求填卡人簽名以示負責。
1.3 血樣的采集 血樣采集不規范是篩查漏診的主要原因之一。①采血時間:采血應嚴格限制在新生兒出生72h后、7天之內,并充分哺乳6次以上,最遲不宜超過出生后20天。若提前采血,由于生產過程和外界寒冷刺激使新生兒血液內促甲狀腺激素 (TSH)一過性增高,使新生兒甲狀腺功能低下癥 (CH)假陽性率升高,增大復查量,同時也增加了家長的心理負擔;由于哺乳不足,體內沒有足夠的蛋白供給,從而使苯丙氨酸 (Phe)在體內達不到診斷水平,而導致苯丙酮尿癥 (PKU)漏診。采血過遲,使患兒不能盡早得到治療,必將影響患兒的神經發育。②采血部位和手法:以新生兒足跟內或外側為采血點,切不可在足跟正中采血,以防傷及跟骨,導致骨髓炎。采血前應充分按摩或熱敷足跟,以保證足跟有良好的血液循環,充分按摩或熱敷是保證采血成功的重要環節。為減輕創傷,針刺深度以小于3mm為宜,不可過深以免傷及骨組織,但也不可過淺,否則采不到足夠的血量。應棄去第1滴血,在針刺點周圍較大范圍內擠壓,形成足夠大的血滴時,用濾紙輕輕接觸血滴,使血液自然滲入濾紙,切不可使濾紙接觸足跟皮膚,而使血滴因擠壓擴展,影響含量。③采血濾紙:采血濾紙的選擇非常重要,既要保證采血濾紙滲透性好、滲透均勻、血樣易于洗脫,又要保證洗脫血樣后濾紙保存完整,便于與洗脫分離。為保證實驗的一致性,要求血樣采集、標準品以及室內、外質控品等所用濾紙均一致。采血濾紙應防潮、防霉、防污染,不可在濾紙的采血部位畫標志,用手接觸,影響濾紙的滲透性。
1.4 血片質量 血片不合格是實驗室最常遇到的問題,表現為血斑過小、濾紙正反兩面浸透不一致、血液凝固、血滴重疊、血斑污染等,影響實驗結果。采血人員應認真學習采血技術規范,多實踐,掌握嫻熟的采血技術,并嚴格遵照采血技術規范操作。采血卡片應在室溫條件下,自然晾干 (3~4h),晾干后放入塑料袋封口2~8℃冰箱保存。血片驗收應嚴格遵循驗收程序實行雙簽字制度,同時實行從采血單位到婦幼保健所,從婦幼保健所到省新篩中心的雙級驗收制度。對于不合格的血片堅決退回,并要求重新采血,杜絕血樣驗收中的僥幸心理和人情關系。
1.5 確診和治療 突出的問題是確診和治療拖延時間過長、治療效果不佳、不能作到定期隨訪和對生化指標及體征的動態監測,對于篩查出和高苯丙氨酸血癥,應盡早確診,注意鑒別經典PKU和四氫生物喋呤缺乏癥。對于確診的CH患兒應做甲狀腺B超,了解甲狀腺的位置和大小。定期測定FT3、FT4和骨齡,以便調整用藥劑量。甲低和PKU的治療原則均是一旦確診,立即治療,治療越早,效果越好。目前對PKU的治療主要是用無Phe或低Phe奶粉喂養患兒,乳兒期特別是新生兒期治療奶粉的調乳濃度不能過高,同時強調兩次喂奶之間喂水,以補充充足的水分。由于市售的無Phe或低Phe奶粉價格昂貴使許多家庭難以承擔,以致使治療中斷。建議從新篩收費中提出一定比例作為救助金,用于救助家庭貧困的患兒。同時爭取政府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捐助,以保證患兒得到治療。
新生兒疾病篩查是由多個單位參與多環節的系統工程,從標本采集、標本保存、標本遞送、實驗室分析、確診、治療到隨訪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都將影響結果的判斷,造成漏診和誤診從而引起法律糾紛。鑒于新篩工作的多環節、質量要求高等特點,我市制定了各環節的操作常規。新篩工作者,應有高度的責任心,嚴格地遵照操作常規,對重點步驟采取簽名制度,以便明確責任,保證篩查質量,為提高我國出生人口素質作出貢獻。以下幾點是新生兒篩查工作的有力保障:①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②制定相應的法規和規章;③明確各接生單位和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的責任,做好血片采集、保存、遞送、實驗分析、確診、治療、隨防等多種環節工作,并做好宣傳教育工作;④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多種宣傳媒體對新生兒疾病篩查進行宣傳;⑤增強服務意識,醫務人員應盡職盡責,以人為本,認真地工作,搞好篩查、診斷、治療等各項服務;⑥抓好各環節的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