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雪松 (吉林省人民醫院電診科,吉林 長春 130021)
高頻超聲在類風濕關節炎膝關節病變中的診斷價值
樸雪松 (吉林省人民醫院電診科,吉林 長春 130021)
高頻超聲;類風濕性關節炎;膝關節
類風濕關節炎(RA)是原因不明的以關節組織慢性炎癥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隨著增齡,發病率也會提高。發病者女性多見,是男性的2.5倍左右〔1〕,早期診斷和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的預后。但本病早期缺乏臨床特異性,診斷較困難。本文旨在探討高頻超聲及彩色多普勒(CDFI)、能量多普勒(CDE)在RA患者膝關節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本文收集2010~2011年在我院住院的RA患者38例,其中男9例,女29例;年齡20~65歲,平均(45±2.7)歲;病程3個月~12年,平均4.62年。
GE Logic 7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5~10 MHz。取坐位,充分暴露膝關節,將耦合劑涂抹于關節表面,開始進行檢查。膝關節屈曲30°~45°時,關節積液顯示最清晰〔2〕,同時觀察髕上囊滑膜有無增厚及滑膜血流信號分布情況。根據血流信號的分布情況將血流量分為3類:(1)血流豐富:可見較多樹枝狀及網狀血流;(2)血流量中等:可見較多點狀及短線狀血流;(3)少量血流:可見少量點狀血流〔3〕。然后將膝關節屈曲到90°,再在髕骨上緣橫向掃查,觀察股骨遠端骨關節面的軟骨超聲圖像,以及股骨內側髁、外側髁及髁間溝的軟骨圖像〔4〕。
有髕上囊積液的膝關節62個(81.58%),積液前后徑為4~30 mm。
有滑膜病變的膝關節60個(78.95%)。RA患者共有60個膝關節滑膜顯示不同程度的增厚,厚度為2.2~24 mm,以低回聲為主;與滑膜囊積液有清楚的分界,其厚薄不均,關節腔面粗糙、不平,有的可見類似絨毛狀結構向腔面突起。滑膜外的纖維層及周圍脂肪組織回聲增厚、增強。應用CDFI及CDE超聲觀察增厚滑膜內的血流情況,其中血流豐富21例,中等量31例,少量8例。
有軟骨改變的膝關節10個(13.16%)。股骨遠端骨關節面的軟骨以及股骨內側髁、外側髁以及髁間溝的軟骨回聲呈不均質狀增強,表面不光滑,嚴重者呈蟲蝕狀改變。
RA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病變為主要表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四肢大小關節均會受累,而膝關節是常被受累的大關節且易于檢查。RA基本的病理改變是滑膜炎癥反應,炎癥反復發作,血管翳侵蝕軟骨和骨組織,可導致關節結構破壞、畸形和功能喪失,最終失去勞動能力。常規的X線檢查可以清晰顯示RA患者病變膝關節的骨質改變,但對軟組織的分辨力較低,不能顯示滑膜增厚和少量的關節腔積液;磁共振可較清晰顯示滑膜增厚和關節腔積液,但價格昂貴,不適合進行重復性檢查。本研究采用高頻線陣探頭,具有較高的分辨力,可清晰顯示關節腔積液、滑膜厚度、股骨內髁及外髁軟骨厚度及光滑度,圖像顯示上優于單純X線檢查。
在實際臨床病例中,RA患者關節腔積液較少時往往難以確定,臨床檢查經常無陽性發現,易被遺漏。而高頻超聲對積液有很高的敏感性,可以探測到較少的關節腔積液。
滑膜病變是RA的早期病理改變,表現為滑膜的滲出和增生。在本研究中,RA患者中凡有滑膜增厚者均伴有關節腔積液。積液與增生的滑膜之間形成良好的反射界面,使滑膜增生的形態學改變更易于顯示。滑膜增厚時可清晰顯示并易于測量其厚度,滑膜表面的不光整及不規則突起也可清晰顯示。而血管翳形成是RA的另一種病理變化,滑膜血管的過度增生表現為增厚的滑膜上較多的血流信號,CDFI及CDE顯像模式下彩色血流呈點狀、條狀,有的交織成網,形成血管翳。膝關節內滑膜增生的血流信號易于被CDE或CDFI檢出,尤其是易于被CDE檢出;而Agostino等〔5〕認為,RA的CDE顯示出的血流信號與該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當病變侵犯骨組織時,可引起骨質破壞和增生。Aisen等〔6〕利用超聲掃查測量人體關節軟骨的厚度,可清晰地顯示股骨關節面軟骨的形態和破壞情況。本研究中部分RA患者股骨內髁及外髁軟骨低回聲帶變薄,回聲增強不均勻,前緣顯示模糊,部分嚴重病例軟骨下骨關節面呈蟲蝕狀改變,連續性中斷。可見,膝關節髕上囊積液通過高頻超聲可以獲得較高的診斷率,關節滑膜及軟骨病變也能很好地顯示出來。總之,高頻超聲具有無創性及特異性、敏感性均高的優點,是一種簡單快捷的輔助檢查,在膝關節檢查中能夠對病變膝關節積液、滑膜厚度、軟骨病變等做出早期診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值得推廣。
1 陳灝珠.內科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802-5.
2 郭瑞軍,王明花.膝關節超聲檢查手法及正常聲像圖〔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03;11(4):255.
3 李拾林,呂國榮.超聲觀察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肘關節病變〔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6;22(11):864.
4 王金銳,劉吉斌.肌肉骨骼系統超聲影像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92-3.
5 Agostino MA,Said-Nahal R,Hacquard-Bouder C,et al.Assessment of peripheral synthesitis in the spondylarthropathies by ultra-sonography combined with power Doppler:across-sectional study〔J〕.Arthritis Rheum,2003;48(2):523-33.
6 Aisen B,Henssg C,Honig W.References for determing the time of death by potassium in vitreous tumor〔J〕.Forensic Sci Int,1989;40(3):231-3.
R445.1
A
1005-9202(2012)23-5300-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3.107
樸雪松(1971-),女,碩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超聲診斷研究。
〔2012-08-02收稿 2012-08-23修回〕
(編輯 曲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