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范 李 勇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PET-CT室,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重癥患者行PET-CT檢查相關風險因素分析
王麗范 李 勇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PET-CT室,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重癥患者;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CT);風險因素
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CT)作為尖端的分子影像設備,在疾病診斷、治療方案的制定、療效檢測和預后評估等方面的價值已廣為接受〔1〕。隨著檢查患者數量及類型的增加,部分病情較重身體情況復雜多變的患者成為PET-CT檢查的主要人群。如何在較長時間的檢查過程中保證重癥患者安全、順利地完成檢查,成為PET-CT醫護人員首要的工作任務。本文主要分析PET-CT檢查過程中各個環節存在的風險因素,以便采取相應措施的規避風險。
選取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行PET-CT檢查的重癥患者52例,男35例,女17例,平均年齡75歲,體重35~90 kg。其中高熱待查、咳嗽、消瘦、胸水、腹水、心包積液、骨骼疼痛及相關腫瘤指標增高的患者25例(48.0%),結腸癌、胃癌、乳腺癌、肺癌、膀胱癌術后局部復發,心包轉移、肝轉移,后腹膜淋巴結轉移患者12例(23.0%),占位病變鑒別良惡性及是否轉移合并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9例(17.3%)。75~80歲高齡患者合并高血壓、冠心病6例(11.5%)。
52例重癥患者中45例安全、順利完成PET-CT的檢查,融合圖像均達到了診斷要求的圖像質量,受檢者無并發癥發生;5例重癥患者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完成PET-CT檢查。1例患有嚴重的狹窄空間幽閉癥,1例無法長時間平臥,1例心絞痛發作,1例血糖持續增高、無法降低,1例呼吸衰竭,1例嚴重心律失常(各因素所涉及的患者互有交叉)。其中2例患者轉入危重患者監護病房(ICU)進一步治療,均逐漸恢復。
由于PET-CT檢查時間較一般的影像學檢查時間長,年齡大、危重患者發生危險的概率明顯增加。如果相應的治療措施及時、準確,則患者生存的機會極大;反之,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會使患者喪失生存機會。PET-CT檢查時的風險因素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3.1.1 患者方面 患者的年齡大、病情重,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加之檢查前緊張等心理因素,都會增加檢查過程的風險。如本文中1例患者因患有嚴重狹窄空間幽閉癥,無法完成檢查。這主要與患者自身因素有關,同時說明科室醫務人員與患者的溝通不足。1例血糖高,因此要求護士預約患者時要詢問病人的病史,對檢查的病人做一個簡單的評估,對檢查流程和注意事項進行詳細的講解。如果病情較重應事先通知醫生,檢查當日和醫生一起重新對病人進行詳細的評估,做好各種急診急救的準備工作,盡量降低檢查過程中的風險因素〔2〕。
3.1.2 科室方面 影像科室的醫護人員對重癥患者的風險防范意識相對淡薄,急診急救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比臨床科室弱,使檢查過程中存在諸多安全隱患。針對這些情況本科室定期組織醫護人員進行急診急救技術的培訓,如心肺復蘇、吸氧、吸痰、心電監護、除顫等技術,確保醫療、護理的安全。嚴格執行各種操作規程,消除護理工作中不安全的隱患,對各種儀器設備要定期檢查,使其保持在隨時備用的狀態,急救藥品要定期檢查質量和日期,及時補充,以免延誤搶救時機。創造良好的環境,保持地面干燥、鋪防滑墊,候診室設有監控儀器、候診床帶有護欄和滑輪,使檢查過程中各個環節風險系數降到最低〔3〕。
3.1.3 轉運方面 病人在往其他科室轉運時有一段路程,這期間病情變化、監護不連續以及藥物應用不及時等,都會加重病人病情。所以轉運過程中應盡量縮短時間,與相關科室開通綠色通道,定期聯系,設有電梯組和ICU固定電話。最好以整床運送,監護儀放在床上,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實時的監護。
提高科室人員的整體素質,尤其是檢查科室對急診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高規避風險的意識。規范工作順序,提高工作人員的思維能力、溝通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等綜合能力。(1)建立健全各種監控制度,保障重癥患者在檢查的各個環節都有醫護人員的監控,使PET-CT檢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精細化、規范化。檢查科室急救設備硬件設施的準備以及環境流程的合理性,是重癥患者安全的保障。(2)轉運過程中的綠色通道是轉運重癥患者安全的保障,正確評估病情,和主管醫生一起充分評估運送的可行性,選擇合適的運送工具,運送前電話通知相關部門開通無障礙通道,交待接收科室需要的特殊準備,呼吸狀態不好的患者要大致估算病人的體重,確保接收科室做好充分的準備,尤其是呼吸機的準備,注意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保持呼吸道通暢。
總之,由于檢測信息的深化,疾病復雜性增加,PET-CT檢查的危重患者越來越多,適當的溝通技巧、準確的病情評估、周到的服務、嫻熟的技術是檢查科室醫護人員必須具備的素質,是PET-CT診斷疾病的首要條件。
1 潘中允.PET/CT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9.
2 孫淑梅,高 瑩,趙 鵬.210例患者PET/CT檢查的護理指導和體會〔J〕. 實用醫藥雜志,2008;25(11):1353-4.
3 王 莉,趙 健,劉理慧,等.PET-CT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上旬版,2004;20(4):38.
R445.2
A
1005-9202(2012)23-5308-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3.113
李 勇(1969-),男,博士,主要從事腫瘤影像診斷研究。
王麗范(1968-),女,主管護師,主要從事PET/CT檢查整體護理研究。
〔2011-05-30收稿 2011-06-15修回〕
(編輯 袁左鳴/徐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