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寶
(開灤股份范各莊礦業分公司,河北省唐山市,063109)
煤礦企業是高危行業,有著工作環境艱苦、工作對象復雜、作業區域分散以及業務活動技術多樣性等特點,特別是歷史上形成的管理粗放、員工操作行為的不規范,導致安全事故頻發,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煤礦企業的形象和自身發展。為適應新的形勢,迎接市場挑戰,煤礦企業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新時期企業發展的源動力。如何打造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煤礦企業文化,是新世紀、新階段實施企業文化管理的要求,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轉型發展的戰略要求。順應文化管理的大潮流,切實加強煤礦企業文化建設,對于提升煤礦企業管理水平、改善煤礦企業形象、提高煤礦員工素質、規范員工行為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安全文化是煤礦企業和員工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為全體員工認同和恪守的安全意識、安全素質和安全態度的總和,是安全理念即安全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統一體。良好的企業安全文化是增強安全管理功能的重要無形資產,一種優秀的煤礦企業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將產生一種無形的力量,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行為。對于屬于特殊行業的煤礦企業,安全工作是頭等大事,是煤礦企業生存的基礎和發展保障。技術可以學習,管理可以引進,惟有安全文化只能產生于煤礦內部,需要大力提倡和長期精心培育。
(1)推進安全文化建設,有助于提升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處于激烈的競爭狀態,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量、取得好的經濟效益是企業的共同追求,而這就需要企業有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近幾年來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特大事故屢禁不止,人們的違章行為得不到有效控制,重大隱患依然存在,企業疲于應付對事故的處理。因此,只有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形成濃厚的安全氛圍和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企業才能精心組織生產,才能高產高效,煤礦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時,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好壞決定著煤礦企業的整體形象。煤礦企業是高危行業,礦工是特殊群體,煤礦的社會形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煤礦的安全狀況。就煤礦企業自身而言,安全搞好了,員工的積極性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才能穩定和諧。
(2)推進安全文化建設,要從思想觀念轉變著手,用現代企業管理的理念和思維方法來思考這個問題。煤礦安全文化建設是全方位和全員性的,因此,煤礦企業各級領導要深刻認識煤礦安全文化對煤礦安全管理工作的積極作用,轉變以往傳統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樹立以人為本、精細化、人性化的安全管理新思路。要加強對廣大員工安全知識及相關安全理念的教育培訓,充分認識安全事故對煤礦工人生命安全的危害和對社會、家庭的影響,持續提高廣大員工的安全認識水平,確保煤礦安全文化建設的穩步推進。
(3)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企業員工隊伍的狀況發生了很大改變,以前那種靠行政命令及發文件、作指示的簡單工作方法,在現代化的煤礦已經過時了。煤礦企業應該圍繞員工最根本的利益和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開展工作,因為廣大員工是建設煤礦企業安全文化的主體,是安全生產的最終實踐者。要通過建立豐富多彩的企業安全文化活動,引導員工及家屬關注安全、享受安全,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事故,實現安全生產,從而形成良好的企業形象,穩定員工隊伍,保證安全生產的新局面。
(4)推進安全文化建設,要著力夯實物質文化建設基礎。物質是文化的體現,又是文化發展的基礎。工作環境和生產條件越差的煤礦,客觀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反之,條件較好的煤礦,事故發生的頻率就越低。良好的安全環境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必要條件和保障。先進的技術裝備是營造良好的安全作業環境、避免事故發生的前提條件,企業的裝備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經營效益,也決定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因此,煤礦企業要積極應用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加強設備技術改造,逐步提高企業裝備水平。
從管理的本質上講,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靈魂?,F代企業的主體是人而不是物,企業中人的素質、人的熱情、人的積極性和獻身精神是企業的寶貴財富和資源。因此,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企業管理的本質也就是圍繞對人的管理這一核心而產生的深層意義,通過企業成員的發展而使企業發展。運用先進的理念引導人、塑造人,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精神文化建設的效果,從而也提升企業文化建設的效果。
(1)弘揚企業精神,構建文化理念系統。首先要確立目標愿景。企業目標是團隊精神的核心動力,文化理念是企業的主導意識形態,二者是企業文化建設中的“軟”要素,但卻發揮著統領及導向的“硬”作用。為此,企業要在制定企業發展戰略時,同步確定企業文化戰略,要圍繞煤炭行業發展高端,著眼科學可持續發展,確定先進的、導向性強的目標愿景,并將愿景目標進行分解,形成層層分解傳遞的目標體系和實現愿景的責任保證體系。其次要構建理念體系。企業文化既不是高堂深院的深奧演講,也不是對管理簡單的改良和嫁接,而是現代企業自我塑造的歷程和方法,是把最“實”的企業文化元素升華為企業的文化精魂,企業文化的“落地”和“深植”,更在于對理念的認同內化。在文化理念的設計中要堅持把握好三個原則,即:體現理念的原創性、自有性、獨特性;不故弄玄虛,不故作深奧,不照抄照搬;化繁為簡,好識好記好用。
(2)強化宣傳和激勵機制建設,實現企業價值理念的自我培養。宣傳手段在企業精神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在推進企業精神文化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傳播企業所倡導的價值理念,可以統一廣大員工的思想,吸引人們按照企業倡導的價值理念思考問題,從而形成統一認識的價值理念,使員工的價值理念與企業所倡導的價值理念相一致。同時,采取競賽等形式構建有效的激勵機制,激勵員工奮發向上,通過典型的選樹以及標桿先進的導向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向員工灌輸企業所要倡導的理念,保證精神文化建設效果。
(3)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提升精神文化建設效果。隨著改革的深入與發展,員工隊伍的思想越來越活躍,因此,不斷探討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途徑,就成為了當前的重要任務。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中,要十分注重發揮黨組織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積累的經驗和優勢,把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所倡導的情感管理有機融合,對原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組織體系、工作內容、方法手段、形式載體和管理機制等要素進行系統研究和優化整合,進一步擴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蓋面,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廣泛性、針對性和主動性,著力豐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創新工作載體,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企業文化是價值理念與行為規范的有機統一。建塑企業文化的最終落腳點是規范員工的行為舉止,只有想辦法把價值理念見諸于員工行為之中,企業文化才能體現“做”的原則和“實踐”的特性。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企業現代化的進程也在不斷加快,煤礦企業都在探索著精細化、高效率的生產經營模式,也就要求煤礦員工行為要充分體現現代化企業新形象和發展要求,符合崗位規范標準要求,實現操作的科學、有序、規范,實現員工行為由“自在”向“自覺”轉變。
(1)健全標準規范,推進員工規范行為養成訓練。要圍繞開創一種高效、安全和規范的工作秩序,建立完善崗位規范體系,對已有崗位規范標準在運行實踐中認真檢驗,并根據發現的問題和紕漏隨時進行完善。同時,要強化各類規范標準的學習培訓,鼓勵鞭策員工真正掌握、消化本崗和相關崗位的規范標準。在此基礎上,對照標準深入開展查糾不規范行為,以“查”為先導,以“糾”為目標,設立企業禁忌。這一過程也就是健全完善員工行為標準的過程。要認真開展各種模擬演練和現場實戰訓練,通過各種比武、競賽及各種手段的重復性演示,通過在作業現場的實地演練和訓練,在實踐中強化員工的行為養成,使規范標準內化于心,外顯于行,使員工按標準操作成為習慣。
(2)推進行為養成訓練要堅持的幾個原則。首先要堅持由淺入深的原則。推進員工行為養成訓練,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先易后難,先簡后繁,在扎實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的基礎上,循序漸進開展工作。其次要堅持總體目標與階段目標相結合的原則。在謀劃員工行為養成訓練方案時,應分別制定出每個工種崗位所要達到的總體目標,并在此框架基礎上,分季度、月份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階段性具體目標,以此來激勵員工不斷向前。再次要堅持管理者先行的原則。各級管理者尤其是現場管理者,是廣大員工行為的老師。廣大管理人員必須從我做起,規范管理,嚴格要求,做行為規范的示范標兵,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其他員工。最后要堅持責任明確、獎罰分明原則。要建立行為訓練保證機制,明確訓練主體及不同人員的責任。制定考核獎懲的相關政策,以政策為保證實現行為訓練的健康有序推進。
(3)實施職業化團隊訓練,促進員工規范行為固化升級。要圍繞促進員工行為養成訓練固化升級,引導員工養成強烈的規范意識、執行意志和團隊精神,磨煉員工敢于拼搏、不斷進取的優秀品格,運用準軍事化等手段,大力推進職業化團隊訓練,打造一支具有現代工業文明品格、適應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優秀員工團隊。煤礦企業員工的職業化,就是煤礦企業員工要具備的適應煤炭開采特殊行業要求的執業行為和職業操守,是我們能夠規避風險、消除隱患、實現安全的資質要求。煤炭行業作為典型的高危行業,安全隱患無處不在,搞好安全生產,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打造一支紀律嚴明、步調統一、管理嚴格、行為規范、團結協作的職業化員工團隊。持續不斷地推進企業員工行為養成訓練,雖然在規范員工行為、促進員工行為養成等方面取得了積極發展,但還遠不能達到職業化要求,這就需要進一步深化拓展員工行為養成訓練,在總結以往員工行為養成訓練工作的基礎上,實現訓練內容、對象、方向、方法的拓展。實施和推進職業化團隊訓練是全面深化安全文化建設、打造職業化員工團隊、塑造本質型安全人、建設本質型安全礦井的一項重要舉措,它必將在加快員工職業行為養成、塑造員工現代工業文明品格、提高團隊整體戰斗力、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等方面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