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冬,郭德玉,杜福新,宮喜龍,郭顏秋,張 宏
(黑龍江省大慶市采油三廠,黑龍江 大慶 163113)
管理職責覆蓋全廠的車輛檢查、設備維修、潤滑油更換和注水泵機組的狀態監測,為消除設備隱患、做好預防性維修提供了可靠依據。設備日常維護實施“十字作業”的方案,內容是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設備修保工作實施“兩不見天、三不落地”的措施,即油料、清洗過的機件不見天;油料、機件、工具不落地。在設備管理中以“三率”來考核基層,就是設備的完好率、利用率、維修費用率,對設備潤滑堅持“五定”:定點、定人、定質、定量、定周期。
“四懂三會”就是懂原理、懂構造、懂用途、懂性能及會操作、會維護、會排除故障。設備發生事故后,處理問題一定要做到“四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責任者未經處理不放過,干部群眾未受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
(1)“四懂三會”的培訓。2012年5月邀請4S店的專家對采油廠的專職司機進行專業培訓,內容包括:車輛的拆解分體、部件的構造及用途和性能;對車輛的日常保養和維護。通過培訓使司機對車輛的整體結構有了理性化認識,掌握了車輛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四懂三會”的考核。從基層小隊開始有月度、季度、年度考核,依據每位司機對車輛的平時保養情況評選紅旗設備。評選標準有:按時添加潤滑油、防凍液;車輛的整潔程度;是否嚴格執行“三交一封”;違規超速等。采油廠的車輛保養站對全廠的1783臺車輛進行保養和維護,每個月都要組織一線工人的知識競賽,并進行獎罰。通過月度考核評選出的優秀選手參加季度考核,季度考核出來的選手參加年度考核以此來促進工作的不斷前進。
(3)“四懂三會”的推進。推進措施包括崗位競賽、技術賽、不定期的培訓和學習交流。通過競賽鼓勵員工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并從中選拔優秀的人才,提升崗位晉級晉職。
設備管理細節包括設備使用規程和維護規程的貫徹,要求相關人員熟悉掌握。
⑴設備技術性能和參數。如最大負荷、壓力、溫度、電壓、電流等;
⑵設備交接的規定。崗位人員交接班時必須對設備運行狀況進行交接,內容包括設備運轉的異常情況、原有缺陷變化、運行參數的變化、故障及處理情況等;
⑶操作設備的步驟。包括操作前的準備工作和操作順序;
⑷緊急情況處理的規定;
⑸設備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項。非本崗位操作人員未經批準不得操作本機,任何人不得隨意拆掉或改動安全保護裝置等;
⑹設備運行中故障的排除。
⑴設備傳動示意圖和電氣原理圖;
⑵設備潤滑“五定”圖表和要求;
⑶定時清掃的規定;
⑷設備使用過程中的各項檢查要求。包括路線、部位、內容、標準狀況參數、周期、檢查人等;
⑸運行中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
⑹設備主要易損件的報廢標準;
⑺安全注意事項。
通過以上環節來要求一線生產人員和管理人員達到懂技術、懂性能、懂管理、懂構造的水平。
本著“能修盡修,應修必修”的原則,促進了修舊利廢工作的開展,同時做好以下各環節的工作。
(1)抓源頭,嚴把進料、使用關。要求購進的材料都是必用、必換、必修之料。領料時,堅持崗長申報制度,做到按需領料,避免材料的浪費。
(2)抓關鍵,強化設備保養。針對站庫系統運行設備多的特點,要求維修人員對全站設備定期進行保養,并做好記錄。特別是在冬季運行時,加大設備的檢查保養力度,有效延長設備零部件的使用壽命。
(3)抓效益,突出節能創新。北十五聯合站組織技術骨干對處理液量進行了對比分析,通過數據計算,調整了放水站機泵的運行數量,少運行1臺污水泵和1臺外輸油泵,日節電約2000kW·h。改造了污水站氣浮選工藝流程,加裝除油器引流管,降低油耗,年可節約1.8萬元。把機動車舊皮帶改造成了密封圈,每年可節約1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