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順,劉永剛,趙久長,付庭勝
(1.鞍鋼設備檢修協力中心鲅魚圈分部;2.鞍鋼股份鲅魚圈分公司設備保障部,遼寧 營口 115007)
隨著國內外鋼鐵市場的疲軟,各鋼鐵企業紛紛采取降本增效措施來提高其市場競爭力。鞍鋼鲅魚圈1580熱軋帶鋼生產線在“點檢定修”的設備管理體制下,認真搞好定修管理工作,開展優質、低耗、快捷定修保產活動,實現了降低設備維護費用,促進鋼廠降本增效的目的。
該生產線裝備齊全,從加熱爐到成品庫分別由出爐除鱗箱、SP定寬機、E1R1和E2R2粗軋機組、軋件輸送輥道、熱卷箱、切頭切尾飛剪、精軋前除鱗箱、精軋機組、層流輥道、卷取機、卸卷打包快速鏈組成的快輸運卷系統、離線開卷檢查線、步進梁運卷系統等組成。該線工藝流程配套設備是鞍鋼最齊全、生產維護檢修最復雜的生產線。其設備布局特點是點多面廣、產線長。但對其實施檢修工作存在項目眾多、人員分散、資源受限、施工困難等問題。要做好定修工作必須改進定修管理工作,通過點檢方、檢修方一體化管理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并創新組織、技術措施才能管理好定修工作。
運用并創新組織措施進行定修工作,實施精細管理的主要內容如下。
1.科學組織定修項目。(1)運用TPM管理體系,落實生產操作點檢和運行點(巡)檢作業,及時發現設備運行隱患,積極采取措施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改善設備運行狀態。做到能運行維護的項目絕不拖成定修檢修項目,減少非計劃的檢修項目的發生。(2)貫徹“點檢定修”制,實施計劃檢修。運用專職點檢和專業化精密點檢對異常設備狀態進行分析,確定其維護、維修措施,防止出現突發事故造成的搶修或過修,制定科學合理的定修計劃。積累定修經驗,整合常規檢修項目,創立了“8h定修”和“16h定修”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益。(3)發揮檢修計劃會的作用,根據設備運行狀態、備件情況、檢修資源等情況,統籌檢修項目,確定關聯檢修項目的作業順序。(4)做好檢修前施工準備工作,督促點檢方與檢修方共同做好檢修工作交接,將檢修項目工作落實好。
2.科學組織施工要素:(1)根據設備各部位定修項目的不同,檢修方按專業和區域安排好各工段、班組的投入人力;力。實施定修人力資源整合,爭取人員數量、工種配置、技術能力滿足項目需求。督促核對工票,落實檢修計劃。(2)確定檢修作工藝。作業班組確認檢修項目的《檢修作業標準》、《檢修作業指導書》、《檢修預案》等文件,規范工人檢修作業行為。制定本次作業的一級網絡計劃或作業流程,必要時增補工種配置及工機具,并做好安全提示。(3)統籌調配檢修資源。根據網絡計劃統籌安排車間吊車、電源、電氣焊的分時段使用,整合量具、專用工具的使用,發揮物資資源利用率最大化效應。(4)通過核對圖紙、檢查舊品、核對備品的裝配尺寸,進行裝前準備工作。(5)督促作業班組進行作業環境的檢查、創造施工條件、落實防范措施,確保檢修作業安全順利展開。(6)改進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在檢修時,為配合檢修對待檢設備進行停機、停電,辦理工作牌、工作票(一項安全保障措施),實施計劃停電,既保證停機、停電安全,又縮短換牌辦票的時間。
3.運用工程網絡計劃技術進行項目進度控制。檢修前制定資源限額及工期最短的網絡計劃,按節點控制施工進度,合理有序組織施工。定修作業長、指揮長和區段點檢長、工段長運用三級、二級網絡計劃同時統籌安排所需的人力配置、工機具、吊車等。施工中利用網絡計劃進行嚴密的過程控制,爭取檢修完成率100%。
4.強化信息管理、工作協調,提高工效。利用現場廣播、無線對講、個人手機加強檢修信息溝通,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5.做好監督檢查,實施過程控制。在檢修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中,實施作業長、指揮長對點檢長、檢修工長和點檢組長、檢修班長,直達作業項目的三級監督檢查工作,全體管理與技術人員深入現場指揮、指導作業,提高執行力,推進工程順利展開。開好檢修計劃會、檢修平衡會、檢修總結會,運用平衡會針對檢修實施中項目發生的變化,協調后續作業;運用檢修總結會總結經驗,不斷改進定修管理工作。
1.加強管理與作業的規范化。技術措施是通過規范檢修作業和驗收來保證完成的。《檢修作業標準》、《檢修作業指導書》、《檢修預案》三個文件,規范了驗收工作的流程和標準,促進了檢修質量的提高。
2.進行流程控制。技術措施的運用,讓相關人員熟知工作內容、設備資料、檢修要求、工藝制度,做好檢修前的技術準備和安全保障工作。
3.實施檢修項目分級管理。檢修過程中進行項目的分級。A級項目最重要,由指揮長、作業長、工程師跟蹤;B級項目為重要檢修,由工段長、質檢員跟蹤;C級為常規檢修項目,由班組檢查,向工段長匯報。大型檢修項目中由多種作業組、多工種作業時,嚴格工序檢驗和竣工驗收工作。落實設備協力檢修項目的AB級管理,在檢修作業過程中進行AB級質量控制。確保檢修項目合格率100%。
4.做好各項作業的檢驗工作,認真做好工作記錄。能修舊利舊的備件不使用新品,能在線檢修的不離線檢修,能“小手術”處理的不“大手術”解決,做到檢修成本最小化。
5.強化QEO(質量、環保、安全三位一體)貫標體系活動。在施工中廣泛深入地開展檢修作業現場的QEO貫標檢查監督工作,及時發現并糾正不規范作業,避免不合格檢修項目的發生;加強質量管理,嚴格執行標準化作業。做好各項貫標的記錄工作,保證檢修行為的可追溯性,通過檢修質量問責制,提升員工質量意識。在施工中貫徹點檢方的《維護檢修技術標準》、《給油脂標準》 和行業標準,保證檢修質量不斷提高。落實檢修班組的自檢自查工作。強化工程技術人員與工長的工程監督工作。關注作業對環境的影響,避免人為破壞環境和安全事故的發生,實現安全檢修、優質檢修、綠色檢修的目標。
6.努力學習新技術,不斷探索新工藝(如采用噴涂與刷鍍技術修復孔箱部件和軸件),持續改進作業工藝。進一步提高檢修質量,降低勞動強度,逐步縮短檢修作業時間,不斷提高檢修效率和效益。
1.實施點檢方、檢修方定修管理一體化。在明確各自分工和職責的前提下密切協調雙方工作。如落實工作交底制度時,點檢方監督點檢員下好工票,檢修方安排好作業班組,避免發生推諉扯皮現象。
2.加強制度建設,提升管理水平,保證精品檢修實施。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運用制度體系進行各方面的管理。如運用《檢修管理制度》進行檢修管理,強化了工作交底、記錄、信息、檢查、驗收等施工行為。運用《工機具管理制度》對工機具進行全壽命管理,運用《工時管理制度》對檢修作業的人工費用進行管理。
3.強化思想教育,提高檢修能力。運用企業文化,提升員工的敬業精神,以高技能水平和精心操作實現精品檢修,優質快捷低成本地完成檢修工作。
4.加強QEO貫標管理的宣傳,讓標準化工作深入人心。通過標準化管理促進全體員工標準意識的提高,提升工作的規范性。
5.加強員工隊伍建設,重點進行素質培養。調動工程技術人員結合檢修實際開展通用技術和專項技術的培訓,提升隊伍整體水平。開展多種檢修技術培訓,提高專項檢修技能和團隊專項檢修水平。總結經驗改進檢修作業方法和施工方案。加強對《檢修作業標準》 的學習和《檢修作業指導書》、《檢修預案》 編改工作,使檢修工藝水平不斷提升,滿足精品檢修的要求。
6.運用經濟措施,完善監督考核機制,量化考核指標,確保施工管理制度的落實。根據檢修項目的重要程度、技術含量、勞動強度,薪酬適當向關鍵項目傾斜,做到按勞取酬,調動檢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改進定修管理關鍵在組織,基礎靠管理,效果在作業。管理者應熟悉檢修項目,掌握作業內容,充分調動作業者工作積極性,按網絡計劃,合理整合人力、機具、備件、材料、方法、環境等資源,進行過程控制,使檢修按計劃進行,做到科學管理、精密組織、精心操作,以精品檢修和低成本的維護,實現生產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