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出臺
兩年前,國家發改委批復設立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近日,國家發改委正式下發 《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以下簡稱 《方案》)。《方案》中,國家發改委將山西未來發展設定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 “十二五”期間,山西初步形成 “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產業體系,資源型產業改造提升取得明顯成效;第二階段,到2020年支撐資源型經濟轉型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基本建立,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不斷提高。為保障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方案》提出了10項主要措施:創新完善產業轉型促進機制;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健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加強金融創新和改革;完善資源、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機制;改革創新城鄉統籌體制機制;加快社會體制改革;推進行政管理和投資體制改革;加大開放力度。針對在山西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的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方案》指出要提高煤炭資源的開采回采率,并且繼續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和企業的兼并重組,打破產業邊界,加快推進煤炭、冶金、焦化、電力、建材等上下游關聯產業的聯合兼并重組整合,促進資源型企業跨行業、一體化發展,加強企業轉型尋找替代產業。在產業發展方面,要進一步改造提升資源型產業。全面提升煤炭產業規模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設晉北、晉中、晉東三大煤炭基地和晉北、晉中、晉東南三大煤電基地,加強晉電外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