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中國科協年會是中國科技領域高層次、高水平、大規模的科技盛會。其前身為中國科協學術年會,1999年由胡錦濤同志主持中央書記處會議同意設立。從2006年起,由綜合性、跨學科、開放性的學術年會轉型為大科普、綜合交叉、為舉辦地服務的綜合性科協年會。 年會由中國科協與省級人民政府聯合舉辦,每年舉辦一屆,至今已先后在杭州、西安、長春、成都、沈陽、博鰲、烏魯木齊、北京、武漢、鄭州、重慶、福州、天津舉辦了十三屆,第十四屆將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行。
中國科協年會主要通過組織高層次、開放性、跨學科的學術交流活動,促進學科交叉融合,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2006年,中國科協學術年會更名為中國科協年會,確立了“大科普、學科交叉、為舉辦地服務”的年會定位,并啟用了年會永久標識,實現了年會的全面轉型。從2008年開始,中國科協決定年會以屆次確定名稱。
從中國科協的學術年會到綜合性的科協年會的轉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印證著中國科技發展與經濟發展、社會發展逐步協調,全國戰略與地方戰略逐步融合,科技工作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逐漸增強。僅從歷屆年會的主題來看,這樣的變遷就很明顯——科技創新與經濟結構調整(2012)、科技創新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2011)、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新(2010)、自主創新,持續增長(2009)、科學發展與社會責任(2008)、節能環保,和諧發展(2007)、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新型國家(2006)、科學發展觀和資源可持續利用(2005)、以人為本,協調發展(2004)、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2003)、加入WTO和中國科技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挑戰與機遇、責任與對策(2002)、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知識創新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2001)、西部大開發,科技先行和可持續發展(2000)、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經濟社會發展(1999)。
1999年的首屆中國科協學術年,圍繞數理化、生命科學等基礎科學,信息、農業、資源環境、工程技術、醫學等應用科學,以及高科技產業、金融與市場、大中型企業改革與發展等專題設立了27個分會場;115個全國性學會、114個地方科協、22個國家重點集團參加了會議的征文等組織工作。
到了2012年,科協年會已經有6大系列活動,并將舉行河北省引進京津高端人才政策新聞發布會;共設立21個分會場,其中有4個國際分會場,已經報名參加21個分會場的科技工作者達2700多人,約有30多個全國學會參與組織這些分會場的學術交流活動。
自2006年起,中國科協年會從規模、模式、服務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在促進科技創新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發展特點和需求,年會專門組織了12個新疆專題論壇,并舉辦第三屆中國科學院——新疆科技合作洽談會。2012年,年會的8個專題論壇由河北省有關政府部門組織,全國學會和省級學會參與主辦,重點關注河北省的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當中的關鍵問題和熱點難點問題。河北省已經組織專家圍繞河北省確定的“經濟強省、和諧河北”的戰略目標,到河北相關的產業和地域進行了前期的實地調研,形成了一些書面調研報告。
歷屆中國科協年會舉辦以來,已經形成了四個方面的主要成效:一是通過舉辦專題論壇,為舉辦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決策咨詢建議;二是通過舉行學術交流,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及人才成長;三是通過開展科普活動,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四是通過年會宣傳報道,展示舉辦地城市新形象。
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把科技置于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推動各領域科技迅猛發展,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成果,培養了一批優秀科技人才和科學家。科學技術已經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力量,為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大幅提升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所強調的,“科技工作者是中國科技事業發展的寶貴財富,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那么,如何把科技工作者的貢獻有機地與全國以及各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促進區域間的協調發展,正是中國科協年會的功能所在。
這就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按照國家戰略所進行的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把事業抱負、科技專長同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緊密地聯系起來,激發創造活力,勇攀科技高峰,作出無愧于祖國和人民的新貢獻。
作為中國科協的團體會員,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自成立以來積極參加中國科協組織的各種活動,并組織了第十期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秘書長沙龍等活動。在今年舉辦的中國科協年會上,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與石家莊高新區管委會、秦皇島經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和主辦所在地的有關部門共同承辦“政產學研用結合,促進企業創新與特色產業園區發展”專題研討會,以產學研合作為突破口,探索創新機制、搭建創新平臺,通過科技引領、創新驅動,進一步整合創新資源,提升園區整體創新能力,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為會議舉辦地的科技創新和經濟轉型發展服務。
展望未來,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將在中國科協的指導下,圍繞服務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開展科學普及,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努力成為產學研合作的傳播者,大力弘揚創新文化,全力支持科技體制改革,在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實現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宏偉事業中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