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無錫惠山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于2001年初設立,前身為原“華夏第一縣”——無錫縣,地處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腹地,南臨萬頃太湖,北靠萬里長江,東接上海蘇州,西鄰南京常州。全區區域面積325平方公里,下轄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五個街道和兩個建制鎮,戶籍人口41.17萬人,常住人口58萬人,是無錫特大城市規劃藍圖中的副中心之一,“長三角”國際制造業基地的重要板塊。
2011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8.8億元;財政總收入129.6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3177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468元;小康社會全面達標。連續多年進入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評比前6名。
作為江蘇省第一個億元鎮、第一個億元村、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的誕生地。惠山區建區以來,GDP年均遞增14.4%,民營經濟活躍,是中國企業密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集聚了冶金、機械、紡織三大傳統產業,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技、數字信息等新興產業,產業結構不斷向高端化邁進。
近年來,惠山區始終把“科教興區、人才強區、知識產權立區”戰略擺在經濟轉型和優化發展的優先位置,全區科技綜合實力明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高,已基本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府為依托的自主創新體系雛形。2011年,惠山區成功躋身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區。
創新創業環境明顯改善。區委區政府先后出臺了《無錫市惠山區科技創新創業“510”工程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政產學研合作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快“三創”載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關于扶持發展“530”計劃項目產業化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創新創業日益成為全區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自覺行動。
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全區每年研發經費支出達10多億元,按新標準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數累計達到57家,擁有國家創新型企業1家。重點發展光伏、風電、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先進裝備等為重點領域的高新技術產業,其中風電關鍵零部件產業、特種冶金新材料產業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
“三創”載體建設成效明顯。全區已基本形成了以惠山新城為中心,洛社新城為副中心,其它各鎮(街道)差別發展的“三創”載體建設布局。與深圳清華研究院共建了江蘇數字信息產業園、與中科院電工所共建了電工所無錫分所、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建了江蘇風電設計研究院等一批研發平臺和載體;擁有國家級機動車輛、起重機械等一批高標準檢測機構。
政產學研合作深入推進。先后與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科院自動化所、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院校建立了全面合作關系。通過政產學研合作,集聚了國內外一大批高校院所的科技創新資源。2006~2011年,惠山區有282家工業企業與153家高校科研院所共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478項,共建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179個。在合作規模、合作層次、合作效益上都有大幅提升。2010年惠山區被認定為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
“人才強區”戰略穩步推進。全區人才隊伍建設量質并舉。同時人才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先后出臺了惠山“雙千”行動計劃、“四高”人才工程、“人才”特區先導區建設等30多項人才政策,形成了一個重點突出、配套完備、講究實效的政策體系。截至目前,惠山區已引進國家“千人計劃”人才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