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通篇貫穿著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突出了人民至上的重要思想。據統計,“人民”一詞在報告中出現145 次之多,令人印象深刻。
就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具體要求和途徑而言,筆者認為,可以通過我國第二個《國家人權行動計劃》中闡明的我國推進人權事業發展的三個原則來解讀。
首先是依法推進原則。它要求,根據憲法關于“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原則,從立法、行政和司法各個環節完善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法律法規和實施機制,依法推進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十八大報告中將“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置于“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之前,合為一句進行闡述,勾勒出依法推進人權的愿景,表明了我國實行法治、建立法治政府和加強司法公正的目標和宗旨。十八大報告還在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人民民主部分再次強調:“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這是對于依法推進人權原則的具體闡釋和要求。
其次是全面推進原則。十八大報告既關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又著力加強民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是對我國切實保障人民生存權和發展權的最新闡釋。
第三是務實推進原則。既尊重人權的普遍性原則,又堅持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和新的實際出發,切實推進人權事業發展。總結和鞏固改革開放取得的成果,穩步推進,是我國人權事業向前發展的重要特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柳華文在《法制日報》上撰文如是說,《法制日報》,2012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