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刑訴法本身的概念和內涵來講,它是限制和規范公權力的一部法律,同時它也是保障民生、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一個法律。刑訴法之所以有“小憲法”的稱謂,正是由于這是一部貫徹落實憲法的保權法。把“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這部法律,它既成為刑事訴訟的指導原則,也成為刑事訴訟的最基本任務,還意味著這一原則要貫徹到刑事訴訟的每一個階段,體現在每一個環節。
刑訴法好像與老百姓沒多大關系,但實際上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如果刑事犯罪猖獗,老百姓沒有安全感,便談不上幸福感。另外,刑事犯罪一旦發生,你可能成為本案的被害人,可能成為本案的證人,也可能成為鑒定人和見證人。刑事犯罪發生后,應當怎么做,不應當怎么做,這就涉及到刑訴法所規定的內容。這次刑訴法的修改,實現了黨的十七大所確定的如何在全社會實現公平正義這樣一個法治目標。我們把尊重和保障人權貫徹在每個訴訟程序中,這樣案件質量就提高了,所有利害關系人就會心服口服,實現了社會和諧。
(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樊崇義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法制日報》,2012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