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競爭性世界,軍事力量的背后是經濟,經濟的背后則是效率
最近,有一連串令中國人民不爽的事。先是黃巖島,接著又是釣魚島。而無論是黃巖島還是釣魚島,背后總有一個超級大國的影子。昨天一早又聽電臺廣播,“日媒說,美稱日美安保條約適用釣魚島”,難道真的要打仗嗎?
這是一個競爭性世界。雖然世界的理性因素不斷增強,當今的大國已不至于像17世紀的大英帝國那樣,在全球殖民牟利,也不會像美國1853年以四艘“黑船”打開日本的大門那樣,以赤裸裸的武力逼迫去和他國往來。可是,這世界仍不太平,一些小事上的擦槍走火,就有可能導致重大事件發生。
面對蠻橫不講理的挑釁行為,積極溝通和政治智慧固然必不可少,但也需要具有足夠威懾的軍事力量。我們當前已越來越不能滿足于傳統的國土防衛,非常需要發展一支具有較強綜合實力的遠程軍事力量,這里包括遠程巡航,以及遠程接應、支援和打擊。1911年5月,拉美一些國家發生排華暴亂,當時正在紐約訪問的清朝“海圻”號巡洋艦奉命駛入古巴。古巴政府態度隨之變化,墨西哥政府也隨即就排華事件向清政府正式道歉。
軍事力量的背后是經濟。連清朝的大臣們都知道,打仗打的是銀子。當年左宗棠出征新疆,越過天山,從俄羅斯手上收復伊犁,靠的就是胡雪巖協調江浙財力的支撐。美國人現在有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最后一艘2009年服役的布什號造價62億美元,剛好等于2010年中國出口54萬輛汽車的總金額。
經濟的背后則是效率。國有經濟一統天下也能打造一支很強的軍事力量,據說當年前蘇聯的核彈能把世界各國毀滅N多次。可是,這種經濟體制的特點是低效率,不具有推動經濟體系長期自我發展的持續動力,即使前蘇聯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仍難免自我毀滅,帝國的大廈建立了69年后終于在1991年轟然而倒。
國家的持續活力在民間。以當前的知識水平而言,民間自主的企業制度和市場交易體系是最具持續效率的制度安排。這是因為一個國家的人民,只有在最小化體制障礙的高度自主狀態下,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聰明才智。這里的關鍵就是遵循“奧卡姆的剃刀”的原理,即切勿用復雜的制度安排去做用簡單的制度安排同樣可以做好、甚至做得更好的事情。民營經濟通常較少具有“委托-代理”關系,即使有“委托-代理”關系也相對比較靈活,預算約束也是剛性的,從而效率較高。
民營經濟也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稅收就是集聚民間力量的一種手段,浙江財政收入已高達4000多億元,90%以上來自民營經濟。企業集團則是民間自我集聚的一種手段,浙江的吉利集團已進入世界500強,而早一年進入世界500強的國有企業浙江物產集團,其實也有很強的民營因素。大量的小舢板所迸發的持續的力量也能建造大航母。
可是,僅有效率還是不行,還得有氣順心齊積極的社會情緒。甲午海戰的時候,大清朝的海軍強于日本海軍,最后還是一敗涂地。這里,固然有日本海軍運氣實在太好的原因,清朝上上下下愚昧腐敗,整個國家彌漫著保守消極的社會情緒,也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
社會情緒受到分配結構的較大影響。改革開放初期,提高農副產品收購價格,提高工人工資,社會情緒普遍較好。可是,隨之出現的分配向資本和政府傾斜的趨勢,令城鄉居民很不開心。前幾年取消農業稅,是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如果能進一步減免中低檔次商品和勞務的稅費,實際就等于全面提高了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當然,分配僅僅是影響社會情緒的一個方面,還有貪污腐敗等諸多因素,都需要加快予以改變。
經濟體制應使整個社會具有效率,方針政策應使廣大群眾開心順暢,國家力量才能持續增強。我們增強自己的力量,只是為了使自己的人民過得更好。也正是在這種狀況下,對于那些重大的雙邊和多邊糾紛,我們手上才能隨時都有必要的解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