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世鋒 馬高明
盡快找準浙江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發展定位,挖掘獨特后發優勢,構建促進通航產業發展的制度平臺,是當前需要重點考慮的課題
隨著國家逐步開放低空領域,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呈現加快之勢。目前,各?。ㄊ?、自治區)紛紛抓緊謀劃布局,廣東、陜西、遼寧、上海等地已成為中國通用航空產業的領跑者,北京也計劃在未來五至十年內成為通用航空研發高地和高端制造的重要承載區。去年底,浙江省政府與民航總局簽署的《關于加快推進浙江民航發展的會談紀要》中,明確提出要加快浙江通用航空發展,將浙江作為通用航空機場布局規劃試點省。但總體而言,浙江航空產業領域基礎仍然較為薄弱,無論通用飛機的制造、運營、服務,還是設施和政策配套都很不完善。因此盡快找準浙江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發展定位,挖掘獨特后發優勢,構建促進通航產業發展的制度平臺,是當前需要重點考慮的課題。本文以德清規劃建設通用航空產業基地為例,通過德清與廣東珠海、陜西蒲城等城市的比較,對浙江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提出若干對策建議。
——引入重大項目起步。在建設德清通用航空產業基地前,德清的主導產業是以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裝飾建材、新能源為主,唯一與航空產業有關聯的是浙江南洋傳感器制造有限公司,其與中國航天十一院合作生產傳感器,因此德清的通航產業基礎是比較薄弱的。
2010年,國家發布《中央軍委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后,國有和外資通航企業為尋找合作伙伴和發展契機,開始在全國考察合適的科研制造基地。中航北京藍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基于開拓長三角市場的需要,到德清縣尋找投資機會。德清縣敏銳地察覺到通用航空這一新興產業,與中航北京藍天展開深入交流,并在較短地時間內簽署協議,成立“德清藍天仿真科技產業基地項目”。此后,德清又相繼引進由中國天地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的直升機制造項目和由浙江中青國際航空俱樂部有限公司投資的德清通用航空機場項目。三大項目總投資達到100億元,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開拓。
——制定產業規劃。在當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大背景下,僅僅依靠幾個項目仍無法支撐起產業結構轉型的重擔。特別是通用航空作為新興產業,其發展規律、技術要求、設施配套等尚不為人熟悉,德清專門組織力量強化規劃研究,為招商引資與項目建設提供決策參考。2011年,德清縣與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一起合作研究德清發展通航產業的定位與實施方案。通過研究認為:
一是必須發揮民營經濟的優勢。與陜西蒲城、廣東珠海、遼寧沈陽、上海等國字號通航基地相比,德清面臨產業基礎薄弱、科研水平不足、人才隊伍缺乏的問題,這是必須正視的客觀事實。但是長期看,民營經濟模式的競爭力會逐漸體現。德清應借助這股通用航空產業東風,加快搭建公平競爭平臺,引入民營資本與外企資本,鼓勵各主體之間相互合作與競爭,實現“從有到強”的提升。
二是招商領域堅決不能貪大求全。鼓勵企業在特定領域精耕細作,圍繞龍頭企業實現產業鏈縱向延伸與橫向耦合。如圍繞中航北京藍天的仿真模擬器(機)項目和天地行控股集團的直升機制造項目,近期重點向相關產業鏈的裝備、材料、信息等制造企業招商,遠期建設仿真模擬器(機)亞太區會展中心和直升機售展中心,形成仿真產業和直升機產業一體化制造和服務中心。同時,推進德清通航機場項目的批復與建設,圍繞機場引進若干固定翼飛機總裝和通航飛行服務業,打造空港產業集聚區。只有通過這種模式,才能避免盲目招商,持續增強經濟發展動力。
三是通航產業的空間布局統籌規劃,既要符合當前嚴格的土地政策,也要為未來的發展留有足夠的空間。按照德清現有空間規劃與土地指標,中航北京藍天的仿真模擬器(機)項目與天地行控股集團的直升機制造項目在較為成熟的德清經濟開發區落地,周邊留有適當拓展空間。中遠期重點布局在德清經濟建設主戰場——臨杭產業區,用于通用機場、一體化服務基地、固定翼總裝以及其他配套產業。只有按照這種“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逐步調整優化產業配套,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水平,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
在產業規劃的基礎上,德清申報認定了通用航空省高技術產業基地,力爭“一年規劃、三年基本建成、五年產業初具規模、十年基地發展成熟”。
——優化環境積極開拓。在德清通航產業基地建設過程中,各級領導重視,各部門通力合作,是項目成功引進與基地有效布局的關鍵。2010年,為全力推進德清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縣政府成立縣長為組長的“德清縣通用航空產業工作領導小組”,三位副縣長為副組長。在與項目對接過程中,為更好地服務企業,縣政府進一步成立了“縣仿真科技產業項目工作領導小組”、“縣通航機場規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縣通用飛機制造項目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均由縣長擔任,同時,在財稅、土地、融資、人才、科研平臺等領域抓緊出臺扶持政策。設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機場設施建設、飛機研發制造及關鍵零部件配套企業予以重點扶持;通過多種途徑為通航企業和金融機構、風投機構的合作創造平臺;依托科技新城的平臺和人才優惠政策,鼓勵通航科研機構與企業落戶德清等。這些政策既滿足中航北京藍天、天地行控股集團和中青國際等通航企業的需求,也產生了巨大的示范效應,為持續引進優質項目和本地企業向通航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制度支撐。
從客觀條件看,德清的特點恰恰也反映出浙江發展通用航空產業的劣勢與優勢。一方面,浙江通航產業基礎明顯不如擁有航空央企基地的陜西、廣東、遼寧、上海等兄弟省市,航空技術與人才配套不足;另一方面,浙江民間資本雄厚,創新能力活躍,消費水平頗高,投資環境較好。因此,如何有效規避劣勢,充分發揮優勢,將對浙江通航產業發展產生直接影響。
凝聚發展共識。要正確認識通用航空產業的實質,將其作為浙江重要的新興產業予以扶持。目前,許多人對通航產業理解不夠,往往認為通用飛機就是私人飛機,把通用航空簡單地看作“富人產業”、“奢侈產業”。實質上,通用航空不僅在內涵上不是所謂的“富人產業”,在公共服務領域應用很廣,而且許多通航飛機價格適中,完全是中產階級可以負擔。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通航飛機可能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主流交通工具之一。因此,在通航產業即將大發展的背景下,浙江需要進一步凝聚發展共識,盡早謀劃布局通航產業,搶占歷史性發展契機。
明確產業定位。在產業發展中明確優勢與定位,走一條具有浙江特色的差異化發展之路。目前,陜西、廣東已是國際通用航空會展所在地,北京、上海是航空研發機構和人才培育的基地,遼寧、四川是國企研發制造軍用飛機、航空飛機的中心。浙江要錯位化發展,就應從具有救災、醫療、勘測等功能的作業飛機制造入手,實施精細化發展戰略,在各個細分市場攻城略地,逐步積累技術、設備與人才后,向高、精、尖的通航領域發展,實現“農村包圍城市”。與此同時,通航產業的發展必須堅持制造業與服務業兩條腿走路。溫州、橫店、德清等地已經計劃開展飛機養護維修、駕駛培訓、航拍攝影等服務業務;富陽永安山、慈溪伏龍山正在拓展空中運動、高空觀光等新興旅游業務;此外,浙江五名青年在2010年創辦365私人飛機網,立志成為航空領域的“阿里巴巴”。這些積極的信號表明,通航服務業與制造業一樣大有可為,且可能成為浙江率先超越其他省份的關鍵。
依托浙商資源。要充分發揮浙江的優勢,就必須信任浙商、依靠浙商、支持浙商。浙江通航產業基礎確實不如一些兄弟省市,但是民間飛行活動卻全國聞名。許多浙商早欲布局通航市場,因為許多政策因素而無法遂愿。此次國家逐步放開低空領域,浙江與民航總局簽署的《關于加快推進浙江民航發展的會談紀要》也明確提出“支持國有資本、民營資本投資設立通用航空企業”,這為浙商進入通航領域創造了條件。因此,建議把通航產業發展與浙商回歸工程緊密結合起來,既可以為浙商創造一個新興的投資領域,又可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雙贏。
完善體制機制。通用航空產業的快速發展,核心還在于政策措施的完善與基礎設施的建設?!蛾P于加快推進浙江民航發展的會談紀要》明確提出:“雙方共同加快浙江通用航空發展,將浙江作為通用航空機場布局規劃試點省,新建、改擴建支干線中統籌設置通用航空功能區域?!蓖瑫r,從2012年1月1日起,國家進一步擴大低空空域開放試點范圍,杭州與寧波成為試點區域。在這些試點政策下,浙江應緊密結合“三大國家戰略”的空間布局,統籌省內干、支線機場,科學合理布局通航機場。與此同時,在杭州、寧波兩地加快完善政策措施,優先發展各類通航服務業,逐步向國家爭取擴大試點開放城市,使低空開發領域連成網絡。在非試點區域,積極扶持浙商發展通航制造業,明確將通航產業納入浙江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補助范圍予以支持。只有支持通航產業的政策實、創新多、步子大,才能在競爭中超越兄弟省份,為浙江經濟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