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強
學習并吸收香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可以更好地推動浙江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近年來,浙江文化產業發展一直保持平穩增長勢頭,一些產業領域在全球性金融危機中還出現了“逆勢上升”的情況。“十一五”時期,浙江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9.0%,高出同期GDP現價增幅3.4 個百分點。浙江文化產業在產業結構上趨于合理,在業態分布上重點發展新聞出版發行業、會展業、文化旅游和休閑服務業、新興的動漫游戲等產業,在發展路徑上逐漸形成以園區為中心的集群化發展特征。浙江還充分利用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等重要契機,著力探索文化產業發展方式的變革,初步形成文化與科技、文化與創意、文化與品牌、文化與貿易文化與產業集聚緊密聯動、融合發展的格局。
與此同時,浙江文化產業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管理體制不順暢,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法規不健全、產業結構亟需優化、創意人才緊缺等方面。在此情況下,借鑒香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經驗顯得彌足珍貴。
自上個世紀90 年代以來,香港特區政府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狀況進行了大量的基礎研究。2003 年發布《香港的創意產業》和《香港創意產業基線研究》兩份報告,2004 年發布香港創意指數,2009 年發布《就香港經濟未來發展、鞏固和優化現有支柱產業及發展優勢產業的跟進研究》報告。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規劃、知識產權保護及文化創意產業的市場拓展等方面建立一個綜合的行動方案,為香港特區政府制訂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提供了完整的信息支持,從而保證了政府產業政策的有效性、連貫性、一致性。
基于香港的經驗,浙江應加強發展戰略、發展方式、執行實施、績效考核等宏觀層面的組織領導工作,要建立常設機構,做到有專職領導、專門機構、人員編制、專項經費、辦公場地,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建立文化產業工作責任制。做好規劃協調,充分發揮發展規劃的宏觀協調引導功能,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加快資源要素集聚,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省市縣三級要按照《國務院關于印發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的通知》精神,編制本地“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區域發展總體規劃,確保將文化產業發展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文化產業各行業主管部門都要編制各產業門類發展規劃,特別是報刊、影視、動漫、出版發行、數字電視、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文化旅游、數字內容等產業門類,均應編制具體切實的發展規劃。建立包括政府、文化界、企業界、學術界共同參與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指導委員會,探討浙江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遠景、方向,制定長遠規劃和政策。健全政策法規,政府主管部門要強化政策扶持和法律法規保障,積極運用政策杠桿,完善產業發展配套政策,營造更好的政策環境。
在投融資方面,香港政府主要通過成立文化及創意產業發展基金,對富于創新精神或有發展潛力的微型公司提供支持。工業貿易署有4 個資助計劃,創新及科技基金有5 個資助計劃。早在2004 年,香港政府就專門成立基金,推出“設計智優計劃”,并成立“創意及設計中心”,扶持新興的設計企業。同時政府還提供信用保證,以保障借貸的體制形式,解決融資問題。主要有香港信用保險局提供的出口信用保險、電影貸款保證金提供的信貸保證等。
浙江在解決文化創意產業融資問題時可以借鑒香港的做法,成立不同性質的發展基金,資助鼓勵有發展潛力的專業人員創業,資助優秀創意產業化。對中小企業提供風險融資的信用保證,從銀行或其他財務機構獲得貸款提供貸款保證計劃等,保證文化創意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受制于資金。逐步完善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相結合、內資外資相結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降低門檻,放寬市場準入政策,把文化產業的市場逐步向民營資本開放。鼓勵和允許外資、國內資本進入文化領域,特別是民營資本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特許經營等方式進入文化市場。
在完善大的文化產業集團的同時,應積極培育中小文化企業。中小企業有著大企業所不具有的優勢,如創立和管理成本低,對市場變化的適應速度快。在文化產業內部,保持一定數量的中小企業,使大、中、小并存,有利于增強文化產業組織內部的競爭力。應制定并頒布扶持中小文化企業發展的有關法規條例,建立新型的中小文化企業管理體制,積極引導、促進中小文化企業加強協調聯合,加強和完善對中小文化企業的財政、稅收、金融支持,鼓勵成立各種所有制形式的咨詢、策劃、設計、代理、創作、節目制作或開發等中小型文化企業或中介服務機構,以覆蓋更廣闊的文化產業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培養并激勵創意產業所需要的人才,香港各個政府部門都提出了各自的人力資源策略。香港特區政府一方面堅持對教育的投資,積極開發本地人才資源,香港八間本地大學以及香港演藝學院都提供一定數量的學士學位課程,香港職業培訓委員會、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以及繼續教育學院則負責副學士學位、文憑和證書課程,使學生具備專門技術和職業從業資格。同時,特區政府著力于吸納各方面的外來人才,包括鼓勵擁有資金的海外人士以投資移民身份來港,以及放寬和吸引內地人才來港發展事業,并為此制定了一系列優厚的人才政策。
浙江近年來致力于推動創意產業的發展,但對人才培養和引進創意專才方面仍十分欠缺,人才流動大,行業整合能力差。如何在引進創意人才及改善創意教育方面多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創意人才培養、招攬、引進和使用機制,應是浙江未來發展創意產業的努力方向。
在培養人才方面,應加強與研究文化及創意產業的學術機構的合作和交流。在高等教育層面,浙江應建構一套完整的學術及培訓架構,或成立一個獨立的文化及創意產業研究機構,建立配套的科研及技術開發中心。要不斷優化人才成長環境,認真貫徹落實《浙江省中長期宣傳文化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深入實施“百千萬人才工程”,同時系統梳理全省現有文化人才相關優惠政策,形成完整配套的人才政策體系和運作框架。建立健全人才使用激勵機制,加大財政投入,搭建各種平臺,集聚文化人才;健全以政府獎勵為導向、用人單位和社會力量獎勵為主的人才獎勵體系。重視領軍人物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引進,積極推進理論、新聞、出版、文藝和文化經營管理等“五個一批”人才工程建設,努力造就一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文化人才;加大海內外創意人才、團隊的引進和合作力度,吸納高端人才。通過與國內外知名高校聯合辦學等方式拓寬人才培養途徑,著力培養具有宏觀文化視野、現代產業理念、科學決策能力、實際經營水平的復合型高端文化管理人才和從事創意研發、項目策劃、市場運作、媒介公關和國際文化交流與傳播的各類專門人才。
與內地相比,香港的法規與政策清晰而全面,全面的法律體系、嚴厲的執法措施、普及的公眾教育與宣傳提供給知識產權有效的保護。在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操作和常規層面,香港工商及科技局通訊及科技科負責厘定政策,知識產權署輔助立法過程,香港海關具體負責知識產權刑事執法工作,執法資源豐富,執法力量強大,效率極高。這三個部門構建了一個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
浙江要在創意產業發展過程中以維護知識產權的方式維護產業的健康發展,借鑒香港成熟的政策與法律體制、引進其知識產權理念是十分必要且大有裨益的。有鑒于此,可以和香港在知識產權保護、專利技術轉移與產業化等方面進行區域合作,加大保護知識產權的執行力度。加強文化產業法制建設,規范文化市場秩序,一是加強立法工作,通過法律來規范文化市場,重塑文化市場秩序;二是嚴格執法、依法行政,強化版權意識,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對盜版、偽造、假冒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運用嚴厲的制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