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曉君 胡瑋
信息社會對圖書館尤其是高校圖書館館員的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應具有相關學科專業背景,構建圖書館與院系之間溝通的橋梁,負責館藏相關學科資源建設;主動地有針對性地收集、提供學科信息服務,咨詢學科問題;參加院系相關文獻資源建設等,其中嵌入式館員學科服務應作為重點來研究實施。
嵌入式館員即“將自己作為助教、聯合指導者或者是聯合設計者添加到在線課程的館員”。[1]學科館員嵌入教師的科研活動后,了解本學科領域內的信息資源,通過提供有效的、高知識含量的服務,對教師的知識創新活動產生重大的影響。如為學科信息提供整合式的跨庫檢索工具、協助教師進行文獻管理工具的應用、學術研究趨勢分析、為科研立項提供科技查新、介紹學術文獻與數據庫的發展、幫助教師利用引文檢索工具撰寫高質量研究論文等。
科研立項是科研工作開展的前期階段,教師在進行科研立項時可能遇到如概述歸納表達課題、獲取高影響因子的文獻資源、分析課題的發展趨勢等方面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學科館員為教師不能僅僅只是提供資料信息,更重要的是加強與教師的溝通,了解教師的信息需求,應用自身熟練的檢索技能,提供經過加工后的學術信息和相關的如課題查新等方面的信息服務。
學科館員要改變原來坐等教師上門的觀念,主動了解相關學科的發展規律和趨勢,做好相關科研項目的統計分析工作。如可將已經批準的不同部門科研項目進行統計分析,總結科研項目管理部門的研究重點,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發展的熱點和扶持的重點項目,參考國外相關科技發展的趨勢以及國內的引進和發展概況、競爭對手與合作伙伴情況。教師獲取學科館員的分析統計信息以及前期的信息調研后,才能放心地讓學科館員加入科研團隊,學科館員也才能有目的地進行嵌入式信息服務。
館藏相關學科數據庫建設。圖書館應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加強館藏相關學科數據庫建設,通過參考其他高校圖書館的館藏數據庫建設經驗,因地制宜地做好本館相關數據庫的采選工作。同時還要加強試用數據庫的管理工作,特別要掌握試用數據庫的學科特性,參考教師、讀者的建議,有目的性地進行館藏數據庫的建設。
網絡免費學術資源建設。網絡免費學術資源在圖書館的資源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對圖書館現有訂購資源的補充,更是為廣大讀者提供了容易獲取的信息資源。學科館員和讀者可在網絡中根據學科發展、本校科研教學目標,精挑細選形成本館的學術網絡資源,圖書館按學科導航和類型導航在圖書館網站或者是學科博客上揭示,做到簡明實用,方便讀者使用。
學科館員還應經常對網絡免費學術資源進行測試,同時做好網絡免費學術資源的使用培訓,有針對性地進行數據庫增減工作,特別是一些失效的免費學術資源要及時刪除。
學科文獻的信息發現。學科館員要了解學科數據庫的內容和特點,選擇與研究方向相關度最高的數據庫作為檢索的對象。訂制、跟蹤相關數據庫的發展規律,發現、收藏相關協會網站、專門數據庫、個人主頁等資源。檢索出相關課題的綜述文獻,了解課題的發展趨勢,利用已有信息源,對教師相關的研究成果進行客觀的比較。
學科館員應進行全方位的文獻調研,提供國內外科技發展現狀與動態、科技發展前沿或國家戰略發展需求。應用專業數據庫提供的引文報告功能,制作引文報告,了解相關學科發展的總體趨勢。學科館員通過分析功能了解相關課題論文發表量、學科屬性、國家地區的分布、語種發表的類型、相關學科的機構或專家、會議收入等詳細信息;協助教師進行構思,確定立論依據充分和創新性強的研究方向、內容和方案,開展具有應用前景的研究;以最新最前沿的報道為主,掌握相關領域的基本情況,為科研選題和立項做充分的調研。
科研申報需要相關機構出具的查新報告,由于科研管理機構的不同,查新機構的要求也不同,學科館員應開展申報中的課題預查新服務,根據查新結果和前期的科研統計工作有目的地選擇科研管理機構進行課題申報,提高課題申報的中標率。學科館員有了前期深入的課題分析,能更好地確定后續檢索的內容和策略,對相關數據庫和網絡資源進行深層次的檢索和挖掘,結合課題申報提供全程文獻跟蹤服務。
圖書館可以通過圖書館工具條、郵箱、手機等,實現推送服務,將最新信息即時發送到教師手中,增強主動服務意識。例如,圖書館可制作圖書館工具條,實現快速訪問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如數據庫檢索、館藏資源檢索、數據庫的更新、電子期刊的調整、搜索引擎的應用。再如,學科館員通過圖書館的WAP服務,讀者可以通過手機查詢科研信息或者進行文獻檢索,通過彩信推送服務提供電子期刊的最新文章信息。
學科博客是學科服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科館員開展深層次服務的橋梁。學科館員與教師共同對學科進行研究,使用文獻計量學分析方法進行學科統計、分析工作,可將工作經驗上傳到博客上與其他課題組成員進行交流、探討和分享。同時博客也可將學科常用資源的介紹和鏈接進行連接,多角度、深層次揭示可利用的資源。
信息共享空間是應用互聯網、計算機和豐富的信息資源,提供集成的空間、資源和服務,為讀者的學習、討論和研究等活動提供一站式服務。學科知識服務平臺是聯系學科館員和讀者的媒介,是學科知識服務系統的外在表現形式。教師通過知識服務平臺享受學科館員服務,學科館員通過這個平臺向知識服務讀者提供服務。[2]上海交大圖書館在信息共享空間基礎上,引入“創新社區”的新型服務理念,即圖書館根據讀者個性化需要,主動創新服務機制,營建支持主題學術交流和創造的環境,以“學科服務”為主線開展工作,提倡與讀者的互動、交流與參與,支持協同研究,啟迪創新思維。
[1]E Stewart Saunders.The LibQUAL + Phenomenon:Who Judges Quality? [J].Reference & User Services Quarterly,2007,47 (1):21 - 24
[2]徐愷英,劉佳.高校圖書館學科化知識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7,51(3):53-55,116